学生宿舍里的水龙头一个星期就坏了上百个;一新生隔三差五同门卫吵,嚷着要回乡下老家……这些事发生在新成立的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
“这都是农村孩子对新校园不适应造成的‘甜蜜烦恼’。”校长余佑红笑称,这已是他第二次遭遇这样的烦恼了。
“2002年7月,村头片4所初中合并到原村头高中,率先拉开全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大幕,我担任了新学校的校长。”余佑红介绍,当时学校软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师生“磨合期”发生的各种烦恼事也特别多。让余佑红感到高兴的是,到2005年,合并后的新学校中农村学生优秀率达到50.1%,及格率达到80%,与县城初中的差距大幅减小。
今年6月,余佑红再次被挑中,担任新成立的“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校长。新学校以占地88亩的原开化高级中学为校址,合并了6所乡镇初级中学,1900多名农村孩子成为这所县城初中的学生。
“城乡学校的差距就摆在那里。”余佑红表示,现在学校的400米环行标准跑道、宽敞透气的大食堂、8人一间带卫生间和盥洗室的宿舍,这些都是学生在原来的乡下学校没有见过的。开学第一周,仅学生宿舍里的水龙头就被拧坏100多个,盥洗室里的洗澡喷头坏了40多个。他认为,出现这些烦恼事并不奇怪。“开了关,关了又开,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好奇心。”余佑红更替这些农村孩子感到甜蜜:因为他们拥有了与县城孩子一样的学习条件。为了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校顺利度过“磨合期”,余佑红将这个学年确定为学校的“规范年”。新学期的第一周,老师不教课,学生不上课,专门进行规范教育:宿舍里毛巾成行、被子成方;出操、上实验室、进音乐教室全部列队进出;通校生早上进校园和老师互致鞠躬礼……
来自6所乡镇初中的1900多名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获过县级以上奖励,学生的自信心严重不足——开学后第一个月,许多学生看到老师老远就躲。为了“让每个师生与成功有约”,开学两个月,学校已先后举办了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校运动会等5次全校性活动,100多名学生崭露头角。来自农村的余璇奕还在市级演讲比赛获了奖。
“每一节课,老师都上得非常生动。”家在音坑乡的方莹同学现在越来越喜欢上课了。作为一所能容纳近2000名农村孩子的学校,县教育局为其配备了不逊色于县城学校的师资力量:全校11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县级学科带头人4人,还从县第二初级中学抽调来15名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