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嘉兴资讯
3  
PDF 版
· 全球最大紧固件博览采购中心落户海盐
· 秀洲拧紧食品“安全阀”
· 全国首个市场惩防体系展示中心亮相桐乡
· 嘉兴港区前三季度
经济运行保持快速增长
· 南湖街道桂苑社区
建立业主自律公约
· 嘉兴经开区打造高技能人才“生产线”
· 建行嘉兴城南路分理处
多策并举促发展
· 平湖洁具转型升级凸显科技含金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校企合作 借力育才 三方得益
嘉兴经开区打造高技能人才“生产线”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晓忠 周志祥) 面对技能型人才“招工难”问题,嘉兴经济开发区树立“以技能稳定就业,靠技能成才创业”的理念,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联办、定培、定习”等合作新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借力育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打造一企一品,造就了一条高技能人才的“生产线”。

  韩泰轮胎有限公司是校企合作起步较早的企业之一。在开发区劳动部门的牵头下,公司与嘉兴国立技校牵手,在该校开办了合成技术专业,由校企双方共同招生,共同制定学生的基础课目和专业课程,通过统一的岗前考试,符合条件的全部录用。目前已有8期240余名成型、检验和硫化技术工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并获得了初级以上的技术职称。

  今年以来,许多企业把目光转到了省外,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汉纳明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在陕西、黑龙江建立基地,在当地招生就地培训,开展以无氧焊接和精加工为主的培训。基础课程学习结束后,企业再对学生进行3个月的实践学习,首批31名学员已于今年7月底正式上岗。胜代机械则把目标定在了大专以上学历的技能人才上,他们在江西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胜代班”,招收完成了两年基础课目学习后的学员,专门派出师资,制定教学大纲。

  校企合作模式促成了学校、企业和学员的“三赢”。一位学校校长表示,校企合作为学校解决了部分培训资金,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扩大了学校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韩泰人事部负责人说,经过学校培训的技术骨干,稳定性好,融入企业快,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增强了针对性和计划性,也为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源源不断的人才库。而令学员满意的是,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学到技术,而且有稳定的工作,尤为关键的是,在企业里通常能得到重用,可以看到光明的前途。

  据开发区劳动分局负责人介绍,区内已有近20家企业表示将采取这种模式,以解决对高技能人才的饥渴状态,开发区劳动部门已与全国71家职业技术(技工)学校建立联系。同时,开发区将构建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将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育基金,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各类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此外,开发区还将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引导企业确立以岗定薪,凭业绩和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薪酬机制,建立技能人才奖励和高技能人才津贴制度,确保技能人才招得进、用得上、留得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嘉兴资讯 00016 嘉兴经开区打造高技能人才“生产线” 2008-11-5 浙江日报000162008-11-05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