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资讯
3  4  
PDF 版
· 迈入新阶段
大有新作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1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迈入新阶段
大有新作为

——嵊州经济开发区转型提升突破自我
  迈入新阶段

  大有新作为

  ——嵊州经济开发区转型提升突破自我

  十年

  积淀

  成就全区卓越实力

  成立于1994年的嵊州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创造了辉煌业绩,已成为嵊州市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产业提升的新高地,城市建设的新形象,政府职能转换的“试验田”。目前工业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城东分区、浦口分区和城北分区。翻阅嵊州经济开发区的“履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50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最具投资潜力奖,2007年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排名为第五名,并连续多次获得省先进开发区称号。嵊州经济开发区的综合实力毋庸置疑。

  嵊州地处宁波、杭州、义乌、台州之间的一小时交通圈内,到上海也只需要两个半小时。104国道、上三高速公路与甬金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并在开发区交汇,两条高速公路都在嵊州经济开发区内设有道口。交通区位上的优势给予了嵊州人车来车往的兴盛,也带来了投资致富的先机。现在区内已累计入园企业262家,并拥有绍兴市级以上各类高新技术企业50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级5家,各类科研机构22家,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初具雏形。2007年嵊州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3.8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71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39亿美元。

  现在的嵊州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按照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的要求,开发区现已完成基础投资15亿元,一期19.1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已基本完成。区内主要道路严格按照城市主干道标准实施,通车路网长度达72公里;完成绿化面积68万平方米,配套基本达到通路、通电、通信、通自来水、通污水管、通热及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要求。双塔路、浦南路、科创中心、外来人员生活区、浦南大桥、浦东路、双塔大桥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动建或竣工。一座配套设施齐全、最适合投资创业的工业化和生态型的新东城区已初步崛起。

  

  合力

  兴工

  工业发展风生水起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2001年嵊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合力兴工、聚焦园区”的发展战略,这无疑成为开发区飞速发展的助推器。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性投资近130亿元,足见开发区对发展工业的力度。近几年来,区内产业集聚明显增强。开发区已成为特色产业的聚集区、优质产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孵化区,同时也是全市经济增长的突破口。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经济实力的增强,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推进,嵊州经济开发区的对外影响日益扩大,工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合力兴工使开发区工业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强劲的产业板块集聚促进发展,“中国领带之乡”、“中国厨具之都”、“中国电声零件之都”等一系列头衔,足以见证嵊州产业的特色和优势。领带服饰、机械电机、厨具电器、电声配件等已经成为开发区的支柱产业。开发区有全球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亚洲第一的扬声器零配件制造出口基地,同时,已初步建成先进的机电制造基地和厨具制造基地,电子信息、汽摩配等新兴产业势头十分迅猛。区内企业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3个,浙江省著名商标13个,浙江省名牌产品22个,天乐集团则当选为“中国十大行业隐形冠军”。

  招商引资是工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项目谈何发展。因此开发区除了集聚产业、优化创业环境外,也把一大批实实在在的境外、市外项目引进来,不断地给区内注入新鲜血液。开发区在实施“合力兴工、聚焦园区”的发展战略以来,凭借其原有产业链和投资环境的优势,共累计新引进外资项目172个,总投资9.8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引进市外境内项目22个,实际到位内资11.55亿元。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市招商引资的主战场,还体现在引进了不少大项目、产业链项目。172个外资项目中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项目达37个,占全市总量的56.9%;市外境内项目投资超亿元也达到9个。可以说,现在的嵊州开发区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创业的乐园。

  

  转型

  提升

  集约发展势在必行

  经历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项目的聚集势必推动开发区发展进入十分关键的转型时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嵊州开发区,急需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克服各种要素制约及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为经济先行区和职能“试验田”的开发区,在继续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毫无疑问地承担起中流砥柱的大任。

  从2007年开始,嵊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市、和谐惠民”的工作主线,突出“集约、创新、和谐”的发展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发区已经着手产业升级、培大育强、自主创新、招商选资、完善配套等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规划的工作。今年已经进入实施“工业强市、和谐惠民”工作主线的关键之年,开发区将加速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

  加快产业升级。开发区重点促进领带服饰、机械电机、厨具电器等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加大创牌创新力度,提高装备工艺水平,增强研发和设计能力,延长产业链,细分市场,扩大规模,加快品牌化、系列化步伐。培育汽摩配、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为开发区新一轮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2008年,开发区力争新兴产业在全区所占的销售份额从去年的20%增长到30%。

  加快培大育强。开发区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构建一批现代产业集群,扶持一批自主品牌,造就一批高素质企业家。鼓励区内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做大企业;引导成长型、潜力型企业向终端产品、名牌产品努力,做优企业;引导底层企业以生产配套产品为主,做专企业。2008年,全区力争新增20亿元以上企业1家、新增亿元以上企业4家。

  加快自主创新。目前区内积极开展“创新发展年”活动,进一步发挥科创中心的综合性公共创新平台作用,创建区内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创牌创新,加快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技术革新步伐。同时做好企业品牌与产业品牌文章。2008年,区内要培育各级各类科技型企业15家以上,新建企业各级研发中心3~5家,争创中国名牌1个、浙江名牌1个,浙江省著名商标2个。

  加大招商选资。只有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引进“高、大、外、优”的投资项目,才能促进开发区经济总量的扩张。开发区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的原则,力争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或上市公司1家以上;坚持“以民引外、以外引外”的原则,继续挖掘入园企业的增资潜力,加大企业合资合作的力度;加快三产招商,着力引进商住楼、宾馆、酒店、超市、教育、汽车4S店等税源商贸型产业,努力开创三产招商新局面。此外,开发区还在欧洲设立了自己的招商联络处,实现与国外商机的对接,也使区内企业有了迈向国际市场的可能。

  完善服务配套设施。2008年开发区计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亿元。根据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快双塔大桥东接线、有关园区道路、公建设施等市政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同时加快商住地块出让,加快金湾国际、明山桃源等开发区高档住宅区的建设,集聚人气,集聚商气,提高开发区城市化水平。现在很多开发区已经进入了城区并举的阶段,嵊州也不例外,实现城区一体化,旨在提升开发区形象,为发展城市三产提供配套服务功能区。

  和谐惠民。开发区还将在今后的发展中一直秉持和谐发展的理念,主要包括优化生态,努力营造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加快建设,努力营造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加强管理,努力营造经济发展与社区发展的和谐。积极开展社会治安大整治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开发区治安形势明显改善,全面打造“平安开发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切实提高开发区和谐发展水平。

  

  统筹

  规划

  长三角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

  今后五年,嵊州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走集约型、跨越式、和谐化的发展之路,着力建设一个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进步的多功能综合产业区,尽快把嵊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杭州湾南翼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嵊州城市化组团的新城区。开发区将按照“经济增长突破口、招商引资主战场、产业提升新高地、城市建设新形象”的总体定位,以“产业立区、科技兴区、开放活区和环境兴区”的发展战略继续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全力跻身全省一流开发区行列。

  规划是发展的龙头,开发区将加紧修编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提高发展的科学性。根据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制订开发区未来十年开发建设的空间布局规划和建设时序,加快区内用地调整,争取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农转用6000亩,新增可开发土地5000亩。同时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综合经济实力。

  而一组自加压力的经济新标杆,折射出嵊州人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开发区争取到2010年,完成工业性投入1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当年工业总产值250亿元,销售收入230亿元,创利税20亿元。全区积极做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和扶持以及特色产业的升级工作。招商引资也不落后,争取引进合同外资6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个;引进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0个;引进新产业体系或高新技术项目2~3个,重点突破IT产业、低压电器产业、汽摩配产业和高档面料产业。

  展望未来,这个位于浙东的“中国厨具之都”、“中国领带之乡”、“中国电声零件之都”又将多一个新的头衔——“长三角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这将是嵊州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的见证,也是它围绕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拓宽发展道路的成果结晶。嵊州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未来的发展势必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方向,向着又好又快的目标勇往直前。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2 迈入新阶段
大有新作为
2008-11-5 浙江日报000122008-11-0500022;浙江日报000122008-11-0500021;浙江日报000122008-11-05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