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圣诞树包装,英文换成了俄文
· “养鱼经”
同样是专利
· 畲乡姑娘
吆喝
家乡特产
· 食用农产品
价格回落
· 稻谷晾晒难 农民盼帮忙
· 秋风吹“暖”时令消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稻谷晾晒难 农民盼帮忙
  编辑部:

  眼下正值稻谷收割时节,记者近日在永康采访时发现,虽然晚稻丰收,但当地不少农户依然犯愁。永康石柱镇种粮大户梅东正说,由于缺乏晾晒的场地,加上近来连日阴雨,当地许多种粮大户都在为晾晒收割好的稻谷伤脑筋。

  由于缺少专门的晾晒场地,许多地方村民只能将刚收割的稻谷晒在通村公路边,为了抢占位置,有的还在周围放上砖头和树枝圈定范围,作为各家各户稻子的分界线。

  种粮大户晾晒就更加困难了。梅东正说,他承包了100多亩土地,每天收割进来的稻谷就有几万斤,晒在自己村里还好点,如果晒在其他村通村公路上,村民意见更大。此外,遇到阴雨天,晒在公路上,抢收回来都很困难。为了晾晒,梅东正和永康的一些种粮大户每年都要花费不少人力物力,有时还造成稻谷发芽,影响稻谷品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种粮大户们曾经合计过多次,比如出资建设专门晾晒场地,或者办一个粮食烘干厂,这些方案后来都没做成。梅东正解释,稻谷晾晒时间短,建个专门晾晒场很不划算,而且也不能解决下雨天晾晒问题;另外,办一个粮食烘干厂,经过初步计算,平均每50公斤烘干要10元钱,成本也不低。

  近年来,政府对粮食生产十分重视,在政策扶持下,我省粮食生产从育苗、插秧、植保到收割全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粮食产量、品质不断提高。对于生产环节最后的稻谷晾晒问题,许多种粮大户希望政府也能帮助解决。

  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厉宝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稻谷晾晒难 农民盼帮忙 2008-11-5 48256F32002924A6482574F7003DC7B4[A1-杨军雄≈A5-厉宝仙≈B1-李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