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杭圆满结束
· 浙江要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
·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昨在乌镇颁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要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
——习近平在浙江考察纪实

本报记者 金 波
  和风轻拂金色水乡,那是丰收之际的欢歌;

  细雨浸润锦绣江南,那是蓄势再发的行吟。

  10月28日至10月31日,就在我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浙江考察指导。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等陪同下,习近平先后赴我省的嘉兴、宁波、绍兴和杭州等地考察。

  踏上这方曾经工作过多年的热土,走近与之结下深厚情谊的干部群众,习近平进农家、访企业、看市场、问发展,听取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并就浙江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又好又快发展,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作出重要指示。

  一

  改革开放30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新征程的号角。在改革开放先行之地的浙江,广大干部群众如何理解中央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中央全会精神,是习近平在考察期间重点关注的问题。

  10月29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一见村党支部书记王四根,话题就围绕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展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你们都学习了吧?”习近平问道。王四根说:“我们村的全体党员都认真学习了。村民群众对全会精神的主要内容也了解。”

  “你对三中全会理解最深刻的是什么?”习近平又问。王四根爽快地答道:“我觉得,三中全会精神中对农民最有利的就是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习近平笑着说:“看来,你是认真学了。”

  在上世纪90年代,缪家村还是嘉善县的贫困村之一。如今,村集体建设标准厂房,“筑巢引凤”兴办企业,还培育花卉产业,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4.7亿元。村集体每年能收入400万元,用于村公共事业建设和运营。目前,通过“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工程,缪家村统一规划了农民小区,大家不但住上了新房,生活环境还十分优美。习近平听了介绍后,指着王四根,问一旁的农村指导员:“村里事业做得很大,群众对这个带头人怎么看,拥护他吗?”指导员说:“王书记在村里威望很高。选举村支书,全村109名党员,有107名投了他的票。”习近平叮咛王四根说:“党的政策制定后,干部就是关键因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依靠你们这样的农村基层干部来宣传、贯彻、落实。你身上的担子不轻,一定要带领农民群众走好奔小康之路!”王四根激动地连连点头。

  习近平一边了解情况,一边亲自向普通农民群众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他走进缪家村村民缪新兴家,只见六七位村民正在学习远程教育课程。他与花卉大户柴金甫攀谈起来。柴金甫告诉习近平,通过土地流转,他集中经营500亩土地,从事花卉生产,经济效益很好。柴金甫说:“现在,中央全会让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这让我们规模经营大户也安心了。”习近平详细询问了土地流转的形式和期限,他听说柴金甫500亩地经营合同今年即将续约,鼓励柴金甫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下发后,还要出台一些配套细则,会有些规范性的要求。总的来讲,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你花卉规模经营搞得好,对老百姓有好处,老百姓就会支持你,党和政府就会支持你。”

  在杭州市江干区丁桥镇皋城村考察时,习近平又与村民杨金炎一家围坐桌前,聊起家常。习近平听说老杨家一年有9万元的收入,四顾打量着杨家的房子,问道:“我看你这房子还挺新。不用建房,你还要添置些别的大件吗?”杨金炎说:“家里该有的都有了。”习近平问:“不想买辆汽车吗?” 杨金炎说:“公交车通到村口,方便得很。不需要了。”习近平又追问道:“那你家现在最大的消费支出是什么?”杨金炎指着身边的女儿说:“就是孩子教育的费用最多,一年要两万元左右。”

  习近平对陪同的省市区领导说:“我们要拉动内需,农村市场大有可为。浙江农户殷实,硬件大多齐全了,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需求就成了主要方面。我们既要好好研究如何启动农村市场,也要好好研究如何及时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高度重视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二

  全球“金融海啸”持续蔓延,虚拟经济的衰退已开始影响实体经济。浙江这样一个制造业大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国际国内各种不确定因素,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习近平带着问题走进浙江企业。

  纺织业,是浙江十分典型的传统产业。而今,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纺织业所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10月30日傍晚,习近平冒雨来到绍兴中国轻纺城东升路市场,详细了解轻纺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困难和应对之策,为企业经营者打气鼓劲。

  富润印染有限公司的门店内,公司董事长赵林中的一番话让习近平深切地感受到浙江企业家的坚韧作风。赵林中向习近平汇报了企业通过节能减排、挖潜改造提高效益的做法以及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困难后说:“轻纺印染企业的困难是行业性的,每家企业都没法独善其身。现在,对企业来说,生存就是胜利,站着挺过去就是尊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要一心一意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管理水平,想尽办法生存下来,等待下一个发展的高潮。”习近平听后,高兴地拍拍赵林中的肩膀说:“你让我看到了企业家渡过难关的坚强信心。”

  在美德丰贸易有限公司和绍兴绅花纺织有限公司的销售部内,习近平详细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对当前经营形势的分析,鼓励他们通过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保持国际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大力开发国内市场,实现“堤外损失堤内补”。他对随行的省市领导说,中小企业占浙江经济的“半壁江山”,党委、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经营困难,保市场、保生存,促进中小企业在经营条件趋紧的环境下进行自我调整。

  离开轻纺城市场时,夜色降临,风雨更甚。习近平又不辞辛劳地来到轻纺城的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实地考察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情况。他饶有兴趣地察看了这个民营纺织技术创新平台的若干新成果。当得知从事布料花式创意的设计师金曾善是从韩国来的,就与之攀谈起来。金曾善告诉习近平,绍兴的纺织企业众多,特别需要好的创意设计。他能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很高兴。习近平希望金曾善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好好为企业服务。习近平又嘱咐研究院负责人,纺织业为全国和浙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解决了大量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你们要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及时转化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为纺织业优化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

  依靠自主创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变挑战为机遇,开创经济发展的一片新天地,是习近平在考察时多次强调的观点。

  在嘉善县科技创业中心,习近平考察了群鑫科技有限公司微环境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群鑫公司通过技术手段人工培育出了“冬虫夏草”等名贵真菌。这个年轻的生物科技企业是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创办的。习近平愉快地回忆起当年他在浙江工作时引进这家研究院的过程。看到研究院的科技成果已经产生经济效益,他十分欣慰。习近平对科创中心工作人员和各家企业负责人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对当前严峻挑战,希望在于科技创新。要通过科创中心等平台,探索创新模式,通过科技带动优化产业结构,并优化配置各种要素资源。希望你们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10月30日下午,小雨稍歇,杭州湾海面一片清灵,近舟远屿,尽收眼底。此时,习近平登上杭州湾跨海大桥。在施工中的观景平台上,习近平凭栏远眺,抚今追昔,流露出一股眷恋而又自豪的神情。这是习近平第六次来到这里,从开工到建成,这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建设者们回忆起当年习近平提出“大桥经济”、“大桥时代”的口号,鼎力支持大桥建设的情景。习近平深有感触地说,大桥的建设是浙江创业史的缩影,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浙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创业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当时,建设大桥并不是什么条件都具备的,很多事也没有前人做过,但最终大桥还是建成了。浙江人就是靠着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建成了世界一流大桥,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当前的形势下,浙江干部群众要继续发扬浙江精神,增强信心,不怕干扰,克服困难,一以贯之地把浙江的事情办好。习近平仔细询问了大桥建设、管理的一些关键点。他要求,大桥要继续建设,完善管理,注意安全生产和交通管理,把建设的高水平同样体现在管理上。

  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习近平在考察期间一直重视民生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成了百姓最为关心的事。10月31日上午,习近平专门来到食品生产企业杭州祐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调研食品安全问题。透过全封闭的玻璃窗,看着企业明亮整洁的操作车间、先进的机器设备,听着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天荣介绍保证产品质量的各种措施,习近平对在场的企业员工说,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就没有科学发展。中央把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摆在民生问题上。而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已陆续出台一系列法规措施加强监管。食品生产企业一定要以诚信为本,依法经营,严把质量关,让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浙江的老龄工作、助残工作等社会事业一直走在前列。习近平考察期间,对此十分关注。

  在嘉善县老年公寓、杭州江干区丁桥镇皋亭山养老院等地,习近平实地考察老人食堂、宿舍和康复护理设施。在皋亭山养老院老人徐学林、施雪荣的宿舍里,习近平祝两位老人健康长寿,并问起老人为什么愿意选择入住养老院。施雪荣说:“我儿女虽多,但没有时间照顾我。这里条件好,还有医生,住在这里医疗有保障。”原来,这家养老院专门配备了为老年人服务的医护力量,一般老年病在院内就能治疗,所以老年人很愿意在这里生活。习近平对养老院解决老年人入住后顾之忧的做法表示赞许。他说,我们国家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加快发展社会化养老等老龄事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皋亭山养老院的残疾人培训室,正在学习的智障儿童为习近平及随行的中央部门、省市区领导唱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习近平和着节拍,轻声击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向护士长吴静波道声辛苦,并鼓励她为残疾儿童付出更多爱心,让他们能够自强自立,融入社会。

  四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在浙江考察期间,习近平无论走访农村,还是深入企业,都非常注重党建工作。

  远程教育,是新时期开展党的建设,加强党员培训的一个先进手段。在嘉善县和杭州市,有着党员远程教育的不同形式,它们是否真正发挥作用?习近平看得细,也问得细。

  以党员为中心户建立群组,吸引周围农户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农业实用技术,并依托网络推行村务公开,是嘉善缪家村的特色。习近平在党员中心户缪新兴家里,亲自在电脑中调看了远程教育的资料和村级财务账目。在杭州皋亭村的党员远程教育室内,习近平向管理员了解远程教育的教材内容、实施方式等。管理员介绍,这里的党员远程教育以村为单位,定期组织党员收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讲座和教学片。他们还从全省各地收集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录像资料,有针对性地让党员借鉴。在课程中间,还穿插播放革命战争和农村改革开放题材的影视剧。习近平赞赏地说:“这种形式好,寓教于乐,不枯燥,很生动。”他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有效方法,使远程教育真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高现代农民综合素质中发挥作用。

  在祐康集团考察时,习近平专门来到企业的党建活动室,了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祐康集团党委根据员工工作性质组建党支部,并分别开展党员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的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习近平听说企业每年都发展新党员,现在有80多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频频点头。他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下功夫,这样党组织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扩大影响力,提高凝聚力。

  五

  握不完的手,道不完的珍重。每到一地,当地干部群众都热情地欢迎浙江的老领导、老书记习近平副主席。习近平也把良好的祝愿、殷切的期望留给浙江广大干部群众。

  在10月31日下午举行的浙江省党政负责干部座谈会上,习近平深情地说:“这次到浙江,时间虽短,收获很大,真切感受到浙江这一年多来的变化和进步。”他指出,近一时期,浙江省委做了很多开创性的扎实的工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重大部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浙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改善民生有新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希望,浙江省委进一步团结和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多做些战略性的谋划和思考,切实化不利为有利、变挑战为机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调整,继续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勇立潮头,当好排头兵。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浙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努力使浙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谱写浙江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钱江潮起浪涌,永不会停歇;东海风卷云舒,总有新气象。浙江人民一定不会辜负习近平副主席的嘱托,一定会走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之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浙江要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 本报记者 金 波 2008-11-3 48256F32002924A6482574F5004DB20A[A1-金波≈B1-霍建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