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典浙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像经营超市一样种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哪里有田,金华市婺城区群飞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就到哪里去发展……
像经营超市一样种田
本报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厉宝仙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现代农业描绘出了一幅蓝图。

  在浙江大地上,这幅蓝图正在慢慢展开。

  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浙江有434家粮油生产专业合作社,社员34251人,带动种植面积超过118万亩。他们采用现代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改变了浙江传统农业生产低、小、散局面,为确保浙江粮食自给率提供了保障。

  位于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的群飞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农业蓝图描摹者。

  全程机械化,107人种植管理4000多亩土地,土地全年利用,每年粮食亩均产量超过1000公斤……从一台手扶拖拉机起步,经过10多年的探索,群飞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社长丰群飞带领社员在探求粮食生产现代化道路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经过多年粮食生产实践,如今,“群飞合作社”已经具备成品米加工、品牌化经营的基础条件,他们正积极地为拉长粮食产业链、发展粮食加工业、打造粮食绿色品牌而努力。

  一台手扶拖拉机的启示

  皮肤黝黑、身体壮实,见到显得十分老成的丰群飞,你一定想不到,这个才三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已经和农田打了10多年交道。

  丰群飞10多岁就在家务农了。他回忆说,那时知道用拖拉机耕地快,但是买台拖拉机要花费好几千块钱,村里没有人敢尝试,只好用牛耕地或者人工挖地,效率很低,每天一头牛顶多能耕作2亩地,一天下来牛累、人也累,如果单凭人工挖地,效率更低,一人每天半亩都挖不完。丰群飞家里六口人,除了弟弟妹妹上学之外,其他四人都忙着干农活,没时间出去打工。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一家人生活过得很拮据。

  “四个人干活还养不活一个家,这样的效率太低了,如果有一台拖拉机,这么点农活两个人就能干好,农闲时候还可以跑跑运输。”21岁的丰群飞凭借年轻人的闯劲,说服家里人。东拼西凑,他们家花费2000来元钱购买了村里第一台旧手扶拖拉机,丰群飞从此开始农机手生涯。

  “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用拖拉机代替人工和牛耕地,丰群飞深刻感受到机械化带来的高效率。丰群飞说,用上拖拉机后,一天可以耕作12亩。

  由于驾驶技术过硬,耕地速度快、质量好,丰群飞很受村民欢迎,活多得忙不过来。许多邻村村民也来请他帮忙耕地,甚至有些人还托关系求他。那时候丰群飞就想,这个拖拉机很神奇啊,一下子改变了村民千百年来传统耕作习惯,自己家里耕完后,他还可以为其他人耕地,给家里带来了额外的收入,不用跑运输就能赚到钱,看来机械化大有前途啊。

  从“单打独斗”

  变成“抱团作战”

  一不做、二不休。经过几年积累,丰群飞又添置了两台手扶拖拉机和一台收割机,还聘用了几个农机手。

  机器设备增加了,人手也充足了,丰群飞希望能够为更多村民提供耕种和收割服务。然而,由于土地分散,稻谷成熟时间不一样,上门为一家一户服务时,往往一小块田耕作或收割好后,又要跑很远去另一块地,耽误时间,油费成本也提高了,机械化变成了“半拉子”。

  干脆承包土地,连片种植。世纪之交,丰群飞试着包地种粮。从最初承包耕地108亩,到2003年承包300多亩。丰群飞发现,那时承包土地最大的难题是,承包关系不稳定,遇到哪家要回土地,土地就连不成片,不利于大型农机耕作,影响了种粮效益。结果,一年下来,除去人工费、油费、种子、化肥等开支,每亩也就百来块赚头,如果土地承包费高一点,还要赔本。为了多赚点钱,丰群飞不得不在农闲时间跑运输。

  从1996年至2004年,丰群飞从一个普通的手扶拖拉机手,到既当农机服务者,又直接承包耕地从事粮食生产,甚至农闲时候还跑跑运输,个人收入虽然还算稳定,但始终没有解决一个做大的问题,难以突破个人经营的小范围。丰群飞感觉到,要搞规模经营,要搞全程机械化,没有一定的实力不行,仅凭一个人的积累太慢,风险也很大。

  2004年,国家、省、市都出台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丰群飞抓住时机,联合其他农机手、粮食生产大户,组织成立了群飞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通过资金入股、机械入股的方式,初步解决了做大的发展力量问题。

  成立了合作社,丰群飞力量一下子大了。2004年“群飞合作社”成立之初尽管只有社员7人,共有收割机、拖拉机等各类农用机械7台,但是,农田连片承包面积扩大到了425亩,农田连片服务面积达到了1800亩。连片种植和服务让机械化威力一下子发挥出来,当年合作社年产值共计29.3万元,比先前增长了三成以上。

  “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

  驱动效率提升

  初尝甜头,“群飞合作社”社员们加快了发展步伐。

  近年来,从购买农机具,到测土配方施肥,从种子种苗,到种粮直补,政府部门对粮食种植出台了一系列补助政策。“群飞合作社”借机建起了工厂化育苗设施、购置了机械化植保设备和高速插秧机,使耕作、播种、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等粮食生产各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

  现在“群飞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高速插秧机、育秧流水线等农用机械共35台,价值350万元,合计1267马力。

  大片土地集中经营才能让全程机械化有空间作为。“群飞合作社”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通过建立一支专门从事采购(租赁)土地的队伍,奔走在汤溪镇田间地头,这样不论是季节性的空闲土地,还是愿意长期出租的土地,都能及时地反馈到合作社,进入合作社的租赁程序。

  这两种灵活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形式收效明显。要求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越来越多,目前“群飞合作社”有社员107人,今年通过土地流转落实粮食生产面积2100亩,十年时间承包耕地面积扩大了19.4倍。

  “群飞合作社”广泛应用农技、农机部门推广的良种、良法、良机。农技员出身的合作社社员戴天德说,“群飞合作社”运用“拿来主义”,发扬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积极配合农技、农机部门在承包田搞科技应用试验。

  “群飞合作社”粮食单产也得到不断提升。戴天德说,从他刚刚收割完成的100多亩晚稻来看,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另外,实施科学的轮作、套种等集约化种植方式,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成倍提高,实现全年利用。

  从2004年成立到2008年,群飞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经过短短的五年时间,固定资产从19.4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58.5万元,整整增加了17倍,这虽然算不上一个财富神话,但在低盈利的粮食生产领域至少也是一个传奇。

  要像开连锁店一样经营

  在“群飞合作社”社员脑海里有这样一幅蓝图:种田要像开连锁店一样,为农户提供菜单式标准化服务、销售品牌化产品。

  这几天,在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前宅村,五六台收割机正在金黄的稻田里收割晚稻。年初就向“群飞合作社”预定了“全程服务”的该村村民丰敬南,基本上不用动手,就可以坐等合作社将收割好的5亩地晚稻谷送到家里。而且每年只要付给合作社400元服务费。

  丰群飞介绍,菜单式种粮服务是专门针对不想转让土地经营权的农户推出的,包括育苗、机耕、机插、植保、收割等服务内容。农户可以向合作社购买任何一项服务或者“全程服务”。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群飞合作社”专门聘请了植保农技人员、育种育苗负责人、专业农机手等专业人才,设定了项目责任技术员,负责各项服务质量监管工作,使每一项服务内容都有作业标准。

  菜单式标准化服务尽可能地扩大了连片服务面积。今年,“群飞合作社”就有两万多亩次的服务项目被“预订”,带动粮食生产3800多亩。

  占地4700平方米的群飞合作社基地已初具规模,投资26万元购买的现代化粮食加工机械、烘干机已经运送到位。一直来,以初级粮食生产为全部经营内容的“群飞合作社”即将开始新一轮飞跃。

  负责成品米加工的合作社社员徐福南说,仅仅搞粮食生产季节性太强,一到农闲许多人员没有活干,而且单一粮食生产盈利低,抗风险能力差,会影响合作社进一步发展。今年初,合作社提出计划,延长粮食生产产业链,利用合作社丰富的产品资源,创办自有品牌的粮食加工厂,发展粮食加工销售,让合作社这支队伍,农闲时也有活干,有固定的经济收入。

  如果速度快,今年底,大家就可以在市场上看到印有“群飞”商标的大米。凭借丰富的粮食生产经验,丰群飞和社员们估计每年能为顾客提供1000吨优质的品牌大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典浙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 00005 像经营超市一样种田 本报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厉宝仙 2008-11-3 48256F32002924A6482574F300463127[A1-杨军雄≈A5-厉宝仙≈B1-陈纪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