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4只脚的清洁机器
搞卫生很专业
· 让家乡的河道清又纯
· 农民的孩子乐当乡土文化传人
·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在杭设技术中心
· 关注现实:温情守望乡土中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安吉五百民间艺人走进校园“种文化”
农民的孩子乐当乡土文化传人
  本报讯 (通讯员 祁乐乐 钦国伟)鄣吴小金龙队的孩子舞姿飒爽,孝丰孝子灯的学生表演酣畅淋漓,迂迢书画培训班的孩子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在竹乡安吉“千镇万村种文化”的过程中,各种乡土文化的传承之举不断涌现。

  据安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俞栋介绍,今年以来,安吉县正式启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参加“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通过实施“新苗工程”,发动和鼓励全县500多名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道授业”活动,积极弘扬和传播乡土文化,把竹乡近百项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种进了校园,种进了学生心里,孵化了鄣吴小金龙队等近百支“文化新苗队”和5000多名乡土文化新苗,有的还在省市文艺汇演和比赛中崭露头角。

  每个星期五下午,安吉县鄣吴镇金龙会会长于炳炎就会准时出现在当地昌硕小学的课堂上。于炳炎讲的不是数学语文,而是“鄣吴金龙”的传说、扎龙和舞龙技艺。被孩子们称作“金龙老师”的于炳炎利用课余时间在昌硕小学拉起了一支小金龙队,用竹篾造龙骨,用小球当龙珠,手把手地教学生制作金龙,还在传统基础动作上增设了“节节跳”、“跑滚龙”、“金龙大翻身”等近十种适合学生的舞龙招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平时经常看‘金龙老师’舞龙,听了他的课,我还知道了许多的金龙故事,现在我们都成了‘金龙迷’”,小金龙队队员、该校602班的永亮告诉我们。

  和于炳炎一样,省级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昆铜“竹叶龙”嫡系传人杨森芳、胡启华前不久也应邀成了昆铜中学的“艺术老师”,欣然收下了40多名学生徒弟。他们不仅给学生讲“竹叶龙”的故事,还带着学生精心制作了两条小“竹叶龙”,编排了“竹龙贺盛会”舞蹈,使古老的“竹叶龙”在当地开出“新花”。

  在书画氛围浓厚的良朋镇和鄣吴镇,当地红叶书画会会长丁寿石、陈宏贵等农民书画家不但主动走进校园为孩子们传授书画知识,还利用暑假将孩子们组织起来,开办书画培训班,悉心培养迂迢农民画的传人。

  今年以来,已有500多名民间艺人走入校园,越来越多的安吉学子加入到了安吉竹乐、孝丰孝子灯、山川威风锣鼓、磻溪花灯等民间文艺演出队伍中,他们用青春的激情灌溉传统文化,用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文化传承,为乡土文化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

  

  图为杭垓镇小学生在“种文化”展演中表演《上学堂》。夏鹏飞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6 农民的孩子乐当乡土文化传人 2008-11-3 48256F32002924A6482574F5003DAB7F[A5-祁乐乐 等≈B1-吴德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