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台州”战略
台州创新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
——台州市推进“内生台州、海上台州、市外台州”建设纪实
序
台州,是一片创业创新的热土。在市场经济的前沿,台州人长袖善舞,创造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全国第一家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全国第一条民办高速公路、全国首家民营商业银行,民主恳谈、党代会常任制等均在全国首开先河。
台州,更是一片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热土。台州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5位,跻身我国沿海发达城市行列,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商业城市”、“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台州有78个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居首,40多个国字号生产基地遍布台州。
然而,在新的发展阶段,台州既面临着许多新的重大机遇,又面临着不少新的严峻挑战。尤其在经济领域,台州面临着艰难的路径选择,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面对不期而至的发展拐点,硬气的台州人没有迷惘,更没有退缩。
台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内生台州”、“海上台州”、“市外台州”的“三个台州”发展战略。“这是当前台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途径。”台州市委书记张鸿铭作了这样的阐释,建设“内生台州”,就是要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出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求的是质量与效益;建设“海上台州”,就是要进一步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和优化生产力布局,求的是拓展增量;建设“市外台州”,就是要走内源型与外源型的互动发展之路,求的是开放与合作。
“三个台州”的发展战略,就像一声号角吹响,掀起了台州560万人民新一轮创业创新的高潮。
面对要素资源的紧缺与民营经济弱质性的凸显——
“内生台州” 脱胎换骨正当时
台州30年来的发展历程,几乎就是一部微缩版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
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台州市委、市政府清醒地看到发展的瓶颈,粗放型增长的“天花板”已经近在咫尺;民营经济的草根与弱质也展露无遗:企业“低小散”格局依旧,34个行业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大部分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资源利用效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大都沿袭家族式管理……
就在这个寒意渐浓的“冬天”,一个走向“春天”的共识在台州上上下下形成:台州经济不能再停留在拼干劲、拼资本的原始阶段,而是要拼素质、拼水平,走内生型发展路子。
何谓内生型经济?就是通过内涵式发展解决经济增长粗放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转型升级。
走到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流水线旁,就可以发现每位员工边上都有一个呼叫灯开关,轻轻一按,便有专职人员前来配送物料,品质管理员、机修工、电工也会“应声”上线服务。这家生产电动工具用钻夹头的企业,自从实施精益生产模式后变化不小。公司董事长周文华说,通过管理创新,不仅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还拉动企业利润率回升了4个百分点。
从单纯依靠要素拉动,转到通过创新驱动;从单纯民资为主,转到多资并举;从资源利用“大手大脚”,转到“精打细算”……变化,正在台州大地悄然萌动。而政府,则适时出台了引导之策、破解之策、减负之策、提效之策和落实之策等“政府五策”,努力培育“内生台州”。
国内最大的微型小型水泵制造商——浙江利欧股份有限公司,引入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ERP管理软件;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国家机械工业汽车齿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把“双环制造”转变为“双环设计”;国内热交换器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前全部产品都是仿造生产,现在与大院名校合作,已有35%的产品自主研发,并具备与国际客户同步开发的能力……
台州市经委主任张锐敏深有感触地说,企业是内生发展的主体,只有企业转型升级做到位了,才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正是有着这样的意识,台州市总结了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结构调整、市场拓展等“突围十策”,并选择100个成功案例,向全市企业推荐。
以下一些数据足以证明“内生台州”的脱胎换骨作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20%,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500多家,上市企业达到15家,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4家,省级研发中心和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近百家。
从内陆时代迈向陆海联动时代——
“海上台州” 面朝大海新跨越
昔日沉睡的台州东海岸,已成为创业激情喷涌的“黄金海岸”。一条横跨台州全境、规划总面积760平方公里的沿海产业带,在东海之滨跃然而出。
向大海要空间,向滩涂要土地。规划蓝图清晰地勾勒出这条未来“黄金产业带”的轮廓:以台州市区为中心,三门、玉环为两翼,拟建的台州沿海高速公路犹如一条纽带,把三门滨海工业城、三门沿海工业城、三门健跳临港工业区、临海东部区块、椒江滨海工业区块、台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区块、路桥滨海工业区块、台州石化工业区、温岭东部产业聚集区、玉环滨港工业城、玉环漩门工业城和玉环经济开发区等12个滨海重点开发区块串成一条产业走廊。
台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区块,堪称台州沿海产业带的“点晴之笔”。在该区块的核心地带——正在紧张施工的三山北涂围垦工程现场,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朱英杰告诉我们,到2011年,这里全部2.08万亩滩涂基础建设将完工,与北面椒江十一塘、南面路桥三山涂7万余亩滩涂共同构成“海上台州”建设的主战场。据了解,沿海产业带共有12个在建围涂工程,总面积达36.59万亩,为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撑。
台州经济的未来在海洋。站在椒江区三山港区放眼望去,沿岸船厂龙门吊林立,船坞随处可见——“大造船,造大船”,台州船舶修造业步入井喷发展的轨道。
台州理工船舶工程设计院是台州市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的结晶。两年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董元胜亲眼见证了台州船舶修造业的兴盛。起初,他们接到的船舶委托设计合同很少,吨位大都只有三五千吨;现在就大不一样了,不仅设计订单越接越多,船型设计也越来越大。自2007年下半年至今,该院已承接了7种船型、总计50多艘船舶的设计委托,多数船舶载重吨位在万吨以上,最大的一艘达3.5万载重吨。
目前,沿海产业带已开发50.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近60亿元,吸引了1119家企业落户。一大批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水资源保障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的建设和谋划,正在改善沿海产业带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支持能力。
在能源项目建设中,台州沿海产业带正在建成中国兼有核电、火电、风电、潮汐电、抽水蓄电等门类最多、装备最先进、装机容量最大的综合能源基地之一。台州的三门核电厂是首个国家核电建设自主化依托项目,装备是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玉环华能火电厂总装机为4×100万千瓦,4台机组已全部建成;温岭江厦潮汐电站规模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三;三门牛山火电厂址已通过可研评审,三门扩塘山已列为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13个沿海核电储备厂址。更令人振奋的是,千万吨炼油百万吨烯烃的台州大石化项目作为建设台州沿海产业带的“一号”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正在台州和中石油公司共同努力下稳步推进。
随着沿海产业带的加速崛起,吉利年产16万辆经济型轿车的产业升级项目、海正可降解高分子新材料聚乳酸项目、吉奥年产10万辆皮卡及SUV汽车生产基地、路桥再生金属产业基地等大项目正在相继投产。石化、汽车、船舶、港口物流等临港型产业,有望成为主导台州发展的新增长极。
台州市发改委主任郑荐平说,打造沿海产业带,不仅有利于台州摆脱过于倚重传统资源优势的路径依赖,而且有利于台州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的转移,实现经济外向循环式发展。
蓝色经济的潮涌,在台州东海岸指日可待。
120多万台州人遍布天南海北——
“市外台州” “青藤经济”瓜熟蒂落
不仅有硬气,还有灵气、锐气和志气——山海文化交融激荡孕育出来的台州人,注定不会“安分”。
当120多万台州人的足迹遍布天南海北时,“台州人经济”随之风生水起。81个异地台州商会、3个境外台州商会——在外台州人发展手笔日益壮大,每年创造的财富相当于台州市内所创造的财富。这一切,对发展冲动极其强烈的台州而言,不啻是一笔宝贵的增量资源。
跳出台州发展台州,回归台州发展台州。“走出去”和“引进来”,看似矛盾的“两极”,却在台州人身上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台州人“走出去”的步子更大了。越来越多的台州企业瞄准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或投资办厂,或建立销售和研发机构,拓展发展的新空间。
在外人眼里,国内最大的小型空压机生产企业——浙江鑫磊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最近有些“犯傻”。今年6月,该公司与意大利一家企业合作,在米兰附近建立分装工厂,产品装配等费用增加了20%至30%。但出人意料的是,“鑫磊”产品的卖价在欧洲市场不降反升,最高提升了50%。总经理钟仁志笑呵呵地道出了秘诀:把生产基地搬到对方“家门口”,看似“舍近求远”,实则赚大了——关税因此减少了60%,再加上品牌价值提升,不仅绕过了欧盟的反倾销壁垒,还使产品实现了境外本土化制造。钟仁志一个字:“值!”
这样的“聪明”企业,在台州有许多。钱江摩托、宝石、吉利等纷纷踏上跨国发展的征途。据初步统计,台州的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创办企业的已多达277家。“这些龙头企业甚至通过境外并购、设立研发中心等形式,融入到高端产业链,加快了创新发展的步伐。”台州市外经贸局外经处处长周应善说。
“走出去”,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家乡。今年6月,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诚邀台州企业到昆明开设台州工业园,他的一番话可谓意味深长——“走出去”发展,既能实现台州产业向外梯度转移,又能享受相对较低的发展成本。最终,台州企业“走出去”创造的效益,总会部分回流到台州,这是双赢之举。
事实也在证明这一点。一些在外创业有成的台州企业,目前纷纷回流,反哺家乡建设。位于台州经济开发区内的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回归企业,董事长邵雨田17年前只身赴沈阳创业,企业做大后毅然返乡投资3亿元生产电子薄膜。他说得很实在:“台州人的家乡观念很重,在外创业终归要叶落归根。”
据统计,自2003年至今,台州市共签约各类回归项目224个,总金额281亿元。台州市协作办负责人说,企业回归带回的不仅是资金流,更有人才、技术、信息和管理等台州经济发展急需的要素。
潮平两岸阔。台州,扬帆启航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