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诞生地,台州创造了以“民营经济加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的“台州现象”。
在市场经济前沿长袖善舞的民营经济,为台州创造了辉煌:78个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居首,40多个国字号生产基地遍布台州。
但是,随着民营企业从小舞台走向大舞台,从本土舞台走向国际舞台,原来台州人引以为荣的体制机制优势开始弱化,而其草根性、弱质性却更加明显。台州市市长陈铁雄说:“开展以转型升级为核心的新一轮创业创新势在必行,我们要实现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台州现象,打造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
从“台州现象”到“新台州现象”,一字之差却意味着全新的内涵。迈出这一步,海更阔天更高。
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十面埋伏”孕育“十策突围”
人民币升值、融资成本抬高、生产成本上升……这一切对海正集团这样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来说,无疑像一曲“十面埋伏”。海正集团董事长白骅说:“但是,有一个数据却很有意思,各项成本上涨使海正集团减少利润1.1亿元,技术创新却为我们增加了1.6亿元的利润。”
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海正集团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设有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技术、天然植物提取、创新新药和制剂六大研发平台,80%的原料药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18个产品通过美国FDA认证……而保持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8%以上,是其突出重围的秘诀。(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白骅滔滔不绝地讲述创新的成果,而这一切源于“海正人”的“鱼论”:花钱买鱼,从科研机构引进成果;借池养鱼,借助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开发;放水养鱼,与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出课题,实行联合攻关;筑池养鱼,建立企业研发平台,开展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
“鱼论”,就是海正集团的发展哲学。白骅感慨地说:“没有昨天的投入,就没有今天。”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今年前8个月,海正集团的抗肿瘤药出口量占领了美国非专利市场60%的份额,降血脂药他汀类系列产品生产规模超过世界1/3。
依靠研发摆脱困境的,当然不只海正集团一家。据台州市科技局统计表明:全市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占销售收入1.49%,位居全省前列。
缝纫机行业的宝石集团正在用管理创新燃起“冬天里的一把火”。宝石集团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机构重组,将9个车间整合为5个,开辟了生产流程快车道。当家人阮小明希望创新管理能激发出每个人的潜能。
“五个手指握成拳头,才能更有力地打出一片市场。”阮小明自信地说,“我们就是要以小、快、灵的精干团队,独立运作,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创造性。”精干的研发团队为宝石集团贡献了当今国际最高水平的花样机电脑控制系统;不少新产品进入了世界先进产品行列。阮小明自豪地说:“在缝制设备行业‘洗牌’中,我们保持了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结构调整、市场拓展……台州市经委总结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突围十策”,并选择100个成功案例,向全市企业推荐。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用一句话描述“突围十策”的作用:“自主创新是把刀,有刀才能切市场的蛋糕。”
集约发展破解要素制约
“亩产论”引领发展新路
“如果说以前我们更强调‘规模论’,那么,现在我们更提倡‘亩产论’。”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新说,“企业也要以亩产论英雄,这可是逼出来的。”
“富岭塑胶”生产一次性塑料餐具,在创业之初,60亩的土地上曾创造了7000万元销售产值,亩产仅100多万元。企业常常抱怨政府不能及时提供土地,扩大规模。今年,在高成本的倒逼之下,“富岭塑胶”主动开始调整发展思路。胡新扳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通过降低原材料损耗、采取节能措施,节约了800万元;提高自动化程度,又节约了劳动成本300多万元。
如今,“富岭塑胶”亩产已经增加到近千万元。但是,这家为世界500强企业配套的公司,却没有就此止步:为什么肯德基能够跨国办连琐企业,我们就不能输出资本,把工厂办到全世界去?
“富岭塑胶”已经成立了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正在开发成套加工模具,建成一家样板工厂。胡新说:“我们准备实施产业的二次转移。将来,我们要成为一家研发中心和设备供应商,通过资本运作,在全世界克隆我们的样板工厂。”
台州市外经贸局提供的数据,印证了台州民营企业崭新的发展之路。据统计,目前台州企业在海外有277个项目,已在55个国家设立了加工中心。“钱江摩托”并购意大利的百年老店“百纳利”、吉利集团在马来西亚创办中国首家境外汽车工厂……
资本市场,越来越吸引台州民营企业的目光。随着“联化科技”和“水晶光电”近日上市,台州的上市企业已达15家。伟星集团总裁章卡朋告诉我们,通过上市,让伟星集团真正步入现代企业的行列。集团旗下还有房产、水电、新型建材等产业,他们打算再包装4家企业上市。
中捷环洲钢业公司走的是一条联合重组之路。环洲钢业由7家小企业联合而成,实现了由“小”变“大”。接着,又进行第二次股权重组,重建法人治理结构,中捷控股集团占有环洲公司51%股权,成了控股股东。两次资产重组,原先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现在已经跻身“2008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打造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党委、政府大有可为。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要素集聚的大平台,营造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开展帮扶解困的大服务。
政府推动建立的自主创新平台,已经成为民营经济的“服务器”和“孵化器”。台州(上海)科技园、浙大台州研究院、中科院台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等创新平台相继落成,不但让民营企业在家门口享受创新服务,还让这些大院名校与民企联姻,催生了108家创新载体。
“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更成为台州各级干部服务民营经济的自觉行动。台州市政府出台了引导、破解、减负、提效和落实等“政府五策”,为民营企业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从今年3月份以来,全市3000多名各级领导干部与6331家企业结成帮扶对子,为企业破解各类难题上万个。
台州湾畔,一个民营经济的创新示范区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