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经典浙江·纪念改革30周年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党内基层民主“试验田”
· 支部建在楼道
党员就在身边
· 风正帆扬党旗红
· ●人物名片●
· 凝聚职工的磁铁
· 记者感言
· 博士书记和传化的红色团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0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博士书记和传化的红色团队
——访传化集团党委书记陈捷

本报记者 贺一祺
  作为浙江最早建立党委的非公企业,传化集团党委的党建工作没有更多的外部经验可以借鉴。陈捷带领着传化的红色团队勇于探索创新,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心理学博士成了党委书记

  1999年夏天,从浙江大学毕业、顺利拿到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的陈捷,作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抉择:回绝外资企业的邀请,毅然把目光锁定了民营企业这块孕育着无限生机的土壤。陈捷相信,民营企业能给他一片广阔的人生舞台。而就在他加入“传化”大家庭的一年前,浙江省非公经济组织第一个党委已经在“传化”宣告成立。

  2000年4月,时任传化人力资源部经理的陈捷正在重庆为壮大企业“招兵买马”,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集团组织部打来的,内容是:因企业党建工作的需要,经企业提名,上级组织批准,由陈捷同志担任集团党委书记。

  从搞管理工作到搞党建工作,对陈捷来说,既有点意外,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再加上社会各界对传化党建的高度关注,“火线上任”的陈捷感到压力很大。但他表示:“党组织不能在广阔的非公有经济领域失去影响力,党的建设符合民营经济发展的心声,党的需要就是我的任务,作为一个党员,我愉快地接受组织安排。”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一种生产力

  担任党委书记后,陈捷不断探索非公企业党建的新路子。

  他很快从企业党组织和企业经营组织的交融中寻找到了党建的创新支撑点。“党务工作和经营工作是不能分开的,两者是互相促进、互相作用的,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一种生产力,它能让党员形成一股合力,凝聚到事业发展上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建工作,让党委在集团中有了特殊的地位。传化集团的党委书记进入集团最高决策层——管委会,参与企业重大决策。集团的重大决策,在形成之前,集团党委都认真组织党员和职工参与论证,推动了企业的民主管理,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归属感。

  一定要让群众满意

  陈捷非常重视党支部和群团组织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推进作用。在传化集团,他倡导建立了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每月一次汇报交流各党支部、群团组织的工作,统一协调群团组织的活动。集团党委又建立了“党员民主听证制度”,架设起企业党员与职工群众、党组织与企业经营组织之间有效沟通的通道。通过民主听证活动,全面落实党员对企业发展、职工利益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工会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同企业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并实施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在党组织的提议下,企业给员工办理了内部储蓄式养老保险金,推行了“小病包干,大病统筹”的医疗制度。后来,在党组织的推动下,又实现了从内部养老保险向社会养老保险的接轨和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这些举措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的整体推进作用。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典浙江·纪念改革30周年特别报道 00003 博士书记和传化的红色团队 本报记者 贺一祺 2008-10-31 浙江日报000032008-10-31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