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绍兴资讯
3  4  
PDF 版
· 第九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开幕在即
· 嵊州领带产业:延伸·提升·走向蓝海
· 百年越剧
在新世纪更显辉煌
· 嵊州
· 科技创新助推嵊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嵊州领带产业:延伸·提升·走向蓝海
  

  一个100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崛起于嵊州。1100多家企业,5万多从业人员,10万余人的生计依附于此。这个产业就是领带,年产领带3亿条,占国内总量的90%,占全球总量的40%。

  短短24年间,嵊州领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小产品大市场、小区域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小政府大服务”的领带产业集群。

  2000年,被省政府定位为“21世纪的嵊州·国际性领带都市”;2002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领带名城”;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授予“中国·嵊州领带产业国际合作基地”;2008年,嵊州领带成为浙江省首批5个区域名牌之一。

  领带落户嵊州,以及这个民营产业的勃兴,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微缩样本。早年创业者们从最原始的织机出发,一直到全球最高档的领带设备悉数集聚嵊州。嵊州领带业的历程,显然浓缩着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的成功轨迹。

  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使民企们开始面对一个全球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今年上半年,嵊州领带企业集体提价,前提是这个产业已具备与世界对话的一定基础。

  比如,桑茧是领带开始的源头。嵊州领带现在要用6000吨白厂丝,这意味着其用量已占全国的10%。在云南、广西等省份,现在已出现了大片由嵊州企业定向收购蚕茧的桑园。在云南普洱市,目前就有50万亩嵊州领带企业的桑园基地。嵊州市目前正在打造一个茧丝绸原料的吞吐集散基地。规划中的嵊州领带城升级改造计划中提到,将建设一个领带原材料的物流中心。

  文化也是领带的一根重要链条。从古老的江南文化的挖掘以展示中国丝绸之美,到越剧清音,再到剡溪风光,嵊州的山水人文似乎为领带文化提供了一个天然大舞台。而只有富有灵感的设计,才能让这些文化积淀,成为织进领带里的附加值。

  所以,包括设计在内的人才战略是嵊州领带急需破解的重要课题。嵊州已就人才维权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或制约措施。同时,领带协会以“企业俱乐部”的角色出现,标志着领带产业正向着全球化靠近。

  “发现蓝海,去新的草原看升起的太阳。”嵊州市的抱负是,让一个100亿元的民营产业变成200亿元,这称之为“再造一个领带产业”。

  从作为丝织品加工的领带,进入到产业上游,并由此延伸出高档的真丝家纺,这应该属于那片“蓝海”里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已集聚了生产能力的民营产业,嵊州显然可以做得更多。比如目前巴贝集团已成功地吸引到了战略投资者,而在创业板即将推出的前提下,很多中小企业也都跃跃欲试。业内人士还透露,将打造一个国际营销组合的领带出口模式,那是一片营销的“蓝海”。到海外开店,去海外合并、收购,这个流行话题,距离嵊州领带企业其实也并不遥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绍兴资讯 00017 嵊州领带产业:延伸·提升·走向蓝海 2008-10-31 浙江日报000172008-10-31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