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绍兴资讯
3  4  
PDF 版
· 第九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开幕在即
· 嵊州领带产业:延伸·提升·走向蓝海
· 百年越剧
在新世纪更显辉煌
· 嵊州
· 科技创新助推嵊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百年越剧
在新世纪更显辉煌

  越剧,这种来源于农村田头的草根艺术,由生活在嵊州民间的多才多艺的农民所创造。

  1906年3月27日,嵊州唱书艺人高炳火、李世泉等人相聚甘霖镇东王村,首次在用4只稻桶和门板组成的舞台上成功演出《双金花》。越剧,由此正式诞生。之后,越剧历经了小歌班、绍兴文戏、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从乡村一路唱进大上海,流行于全国。

  越剧在嵊州诞生、成长,为嵊州带来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越剧也伴随嵊州的发展而继续前行。

  建立文化发展专项基金 越剧故乡嵊州一直把发展繁荣越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嵊州市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设立了2000万元的越剧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和“绿城·嵊州”越剧发展奖励金,为做大做强越剧文化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硬件设施日臻完善 1990年建成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越剧博物馆;修复了一大批越剧发展史上的标志性建筑;建造了越剧艺术中心,改善了越剧艺术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辟建了文化广场,还修复了一大批古戏台和设立了100多个越剧戏迷角等。今年,由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捐资建设的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将于节会期间举行奠基仪式。

  加大扶持越剧事业 按照打品牌、抓精品、出效益的要求,嵊州市每年投入100万元排大戏,新编大型历史故事剧《貂蝉与吕布》、《柳永与虫娘》、《蔡文姬》、《王羲之》成为长演不衰的精品剧目,同时每年举行中国民间越剧节。今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越剧事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

  民营剧团红红火火 至目前,全市有民营剧团100余个,从业人员4500多人,相关产业总收入上亿元。民营剧团常年巡演于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农村,各团平均每年演出450场以上。嵊州市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全国首次民营剧团演出人员职称评聘试点工作获得成功,今年又开展了星级民营剧团争创活动。嵊州市民营剧团发展经验,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梅花奖花落嵊州 创建浙江省梅花奖演员学习基地,在越剧之家的基础上创办市越剧艺校。几年来,累计向全国专业越剧团输送演员和演奏员1000多人。2004年,嵊州市越剧团演员黄美菊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同时坚持越剧教育从娃娃抓起,涌现了8名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演员。

  统筹:嵊州市委报道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绍兴资讯 00017 百年越剧
在新世纪更显辉煌
2008-10-31 浙江日报000172008-10-31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