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百大店庆引发杭城促销热
· 台州菜场
干净像超市
· 眼下理财
不妨考虑信托产品
· 生态柿干
身价高
· 回转窑里烧一烧
医疗垃圾变无害
· 温州人为“自家餐桌”变勤快了
· 摘青没必要 惜售也不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未婚白领合伙做饭,城市“农夫”自己种菜,网友平摊油费下乡团购放心菜——
温州人为“自家餐桌”变勤快了
  本报讯 (记者 李扬 通讯员 朱承立) 如今,温州一些市民主动出击,自己动手,给“自家餐桌”添花样,让自己吃得健康放心。

  未婚白领流行“合伙做饭”

  陈雅莉、刘白、黄晓雯一起合租在温州市区上陡门住宅区,前两年她们都是各自在外面解决“肚子问题”,偶尔也叫些外卖。出于对饮食安全的担心,前不久,她们购置了煤气灶、炒锅、电饭煲等厨具,让原本闲置的厨房重新发挥作用。

  “以前在家里都是‘饭来张口’,根本不知道怎么做菜,现在只好从网上找些视频边学边做。”在温州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陈雅莉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买菜、做菜、洗碗挺麻烦,但吃起来毕竟放心。”

  记者在发展大厦、中园大厦等写字楼随机采访了十多位白领,约有两成白领表示现在自己动手做菜烧饭,其中不乏男同胞。

  都市“农夫”开辟“空中菜园”

  在温州市区下吕浦的一处住宅小区里,住着这么一对夫妻,买房时特意将原已经定好的五楼换到了顶楼七楼,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利用业余时间把自家楼顶打造成一处“空中菜园”。

  “自己种出的菜干净卫生,吃着放心。”男主人姓郑,小时候在瓯海农村长大,女主人姓叶,土生土长的城里人,两人今年都已经年过半百了。

  记者在他们家的“空中菜园”里看到,楼顶北面种了四季豆和甜瓜,东面种了蒲瓜,西面种了丝瓜、刀豆。四季豆只有四五根悬着,丝瓜和刀豆也分别只有三四个老的挂在上面。叶女士说,这些都是留着做种子的。而在一个月前,几十根丝瓜同时挂在藤上,自己根本吃不完,还送给亲戚朋友尝鲜呢。

  在温州,不少高层房屋的楼顶,都被精明的市民们打造成了一处处“绿色小菜园”。

  网友平摊油费

  下乡团购放心菜

  网友“归田园”姓朱,在QQ群里发出“平摊油费上山买菜”的建议,一下子就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眼球。朱先生是永嘉徐岙人,早已在市区定居,但在老家还有一亩地。他这个“农夫”当得可比郑先生夫妇名副其实多了。

  “自己种菜一方面是可以吃到原生态、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保证健康;另一方面,自己也比较喜欢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可谓一举两得。”朱先生说,今年玉米、番薯、盘菜的收成都不错,他还会在老乡那里买些青菜、蚕豆等其他菜以及猪肉、田鱼等回家。如果网友需要,可以和他平摊油费一起上山采购或者由他把菜送到网友家里。

  朱先生目前已经成功给三名网友送过菜,有一名网友还打算和他拼车去永嘉楠溪江沿岸的村里买些新鲜蔬菜和土特产呢。朱先生乐呵呵地说,他的妻子吴女士以前经常为每天的菜谱烦恼,现在一家人熬熬番薯粥吃也很惬意。

  据了解,温州本地的一些QQ群及论坛里,也经常会冒出“平摊油费下乡买菜”的帖子。而在城乡间往返的有车一族,也经常会沿路捎回一些“绿色放心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温州人为“自家餐桌”变勤快了 2008-10-30 48256F32002924A6482574EE00359591[A2-李扬≈B1-李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