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临海街头出现人性化宣传标语
· 没有反光标识,车辆年检不合格
· 邻里一家亲
· 一次不寻常的送行
· 邻里一家亲
· 北京下月起
急救用上摩托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其他需要说明的宗地情况:

  1.宗地起始价为人民币贰亿陆仟伍佰万元(¥265000000.00)。

  2.竞得人须在土地出让成交之日起1个月内付清全部土地出让金。

  3.土地开发程度:(1)由花山区政府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地上建筑物。(2)地上架空线、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道路、绿化等均由竞得人自行勘验,并按照有关规定自行妥善解决。(3)基础设施及配套(包括施工临时用电、用水,施工便道,上下水,场地平整等)由竞得人自行勘验,并按照有关规定自行妥善解决。

  4.土地交付:由花山区政府负责在2009年1月31日前拆除地上建筑物后交付。

  5.动工及竣工时间:竞得人须在土地出让成交之日起6个月内动工建设,在土地交付之日起24个月内完成项目施工建设,并申请竣工验收。

  6.日照间距、安全距离、消防通道、小区出入口、与周边已建建筑物的退让距离等按照国家建筑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均可申请参加,申请人可以单独申请,也可以联合申请。

  三、我局将根据申请截止时的申请情况,确定该宗地公开出让的具体方式——在竞买申请期限内,凡符合竞买条件并取得竞买资格的竞买人达到三人以上(含三人),按拍卖方式出让;竞买人不足三人(包括无人申请)自动转为挂牌方式出让(拍卖公告期即为挂牌公告期),并告知所有申请人。

  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受让人。

  四、本次拍卖出让的详细资料和具体要求,见拍卖出让文件。申请人可于2008年10月29日8时至2008年11月25日17时,到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储备经营科(马鞍山市雨山路建管大厦14楼)获取拍卖出让文件,也可登录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网站http://www.mastdzx.org下载出让文件。

  五、本次拍卖出让交纳土地竞买保证金(竞买保证金汇款账号详见出让文件附件或登录马鞍山市发展中心网站http://www.mastdzx.org下载)的截止时间为2008年11月25日17时。申请人可于2008年11月26日8时至2008年11月26日9时,到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储备经营科向我局提交书面申请。

  经审查,申请人按规定交纳土地竞买保证金,具备申请条件的,我局将在2008年11月26日10时前确认其竞买资格(详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挂牌)出让须知》)。

  六、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会定于2008年11月26日10时10分在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土地出让厅(马鞍山市雨山路建管大厦15楼)举办。

  七、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项

  (一)如本次公开出让方式为挂牌,报名申请截止时间延长至2008年12月5日17时,交纳土地竞买保证金的截止时间相应延长至2008年12月5日17时。挂牌时间为2008年11月26日10时10分至2008年12月9日16时,地点为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土地出让厅(马鞍山市雨山路建管大厦15楼)。

  挂牌时间截止时,有竞买人表示愿意继续竞价,转入现场竞价,通过现场竞价确定竞得人。

  (二)本次出让采用电脑报价方式即竞买人通过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土地出让厅专用电脑报价终端登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采矿权公开出让报价系统”进行报价。

  (三)意向竞买人可向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咨询电脑报价系统的使用方法。

  八、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储备经营科(马鞍山市雨山路建管大厦14楼)

  联系电话:(0555)2345436

  联系人:陶先生、许先生、谷女士

  查询网址:http://www.mastdzx.org

  监督电话:市监察局监察一室

  (0555)8355326

  因市土地发展中心拟于11月中旬搬迁,如遇联系不上可致电(0555)2373676、5211021咨询,或登录http://www.mastdzx.org中心网站查询。

  安徽省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马国土出让告字[2008]第28号

  经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批准,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一幅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 拍卖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

  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

  2008年10月29日

地块编号 地块名称 界址范围 建设用地

面积(m2) 土地

用途 规划指标要求 出让年限

(年) 土地竞买

保证金 交易

地点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马土让2008-28号 慈湖河路与湖南路交叉口东南角 东至慈湖河绿化带,西至慈湖河路,北至湖南路 137167.76

(约205.752亩) 商业

居住 居住﹤1.8

商业﹤3.0 居住﹤23%

商业﹤35% ﹥37% 商业:40

居住:70 8000万元 土地发展中心土地出让厅

  其他需要说明的宗地情况:

  1.宗地起始价为人民币壹亿零贰拾万元(¥100200000.00)。

  2.竞得人须在土地出让成交之日起1个月内付清全部土地出让金。

  3.土地开发程度:(1)由花山区政府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地上建筑物。(2)地上架空线、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道路、绿化等均由竞得人自行勘验,并按照有关规定自行妥善解决。(3)基础设施及配套(包括施工临时用电、用水,施工便道,上下水,场地平整等)由竞得人自行勘验,并按照有关规定自行妥善解决。

  4.土地交付:由花山区政府负责在2009年1月31日前拆除地上建筑物后交付。

  5.动工及竣工时间:竞得人须在土地出让成交之日起6个月内动工建设,在土地交付之日起24个月内完成项目施工建设,并申请竣工验收。

  6.日照间距、安全距离、消防通道、小区出入口、与周边已建建筑物的退让距离等按照国家建筑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均可申请参加,申请人可以单独申请,也可以联合申请。

  三、我局将根据申请截止时的申请情况,确定该宗地公开出让的具体方式——在竞买申请期限内,凡符合竞买条件并取得竞买资格的竞买人达到三人以上(含三人),按拍卖方式出让;竞买人不足三人(包括无人申请)自动转为挂牌方式出让(拍卖公告期即为挂牌公告期),并告知所有申请人。

  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受让人。

  四、本次拍卖出让的详细资料和具体要求,见拍卖出让文件。申请人可于2008年10月29日8时至2008年11月25日17时,到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储备经营科(马鞍山市雨山路建管大厦14楼)获取拍卖出让文件,也可登录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网站http://www.mastdzx.org下载出让文件。

  五、本次拍卖出让交纳土地竞买保证金(竞买保证金汇款账号详见出让文件附件或登录马鞍山市发展中心网站http://www.mastdzx.org下载)的截止时间为2008年11月25日17时。申请人可于2008年11月26日8时至2008年11月26日9时,到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储备经营科向我局提交书面申请。

  经审查,申请人按规定交纳土地竞买保证金,具备申请条件的,我局将在2008年11月26日10时前确认其竞买资格(详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挂牌)出让须知》)。

  六、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会定于2008年11月26日10时10分在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土地出让厅(马鞍山市雨山路建管大厦15楼)举办。

  七、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项

  (一)如本次公开出让方式为挂牌,报名申请截止时间延长至2008年12月5日17时,交纳土地竞买保证金的截止时间相应延长至2008年12月5日17时。挂牌时间为2008年11月26日10时10分至2008年12月9日16时,地点为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土地出让厅(马鞍山市雨山路建管大厦15楼)。

  挂牌时间截止时,有竞买人表示愿意继续竞价,转入现场竞价,通过现场竞价确定竞得人。

  (二)本次出让采用电脑报价方式即竞买人通过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土地出让厅专用电脑报价终端登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采矿权公开出让报价系统”进行报价。

  (三)意向竞买人可向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咨询电脑报价系统的使用方法。

  八、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马鞍山市土地发展中心储备经营科(马鞍山市雨山路建管大厦14楼)

  联系电话:(0555)2345436

  联系人:陶先生、许先生、谷女士

  查询网址:http://www.mastdzx.org

  监督电话:市监察局监察一室

  (0555)8355326

  因市土地发展中心拟于11月中旬搬迁,如遇联系不上可致电(0555)2373676、5211021咨询,或登录http://www.mastdzx.org中心网站查询。

  安徽省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马国土出让告字[2008]第27号

  经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批准,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一幅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 拍卖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

  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

  2008年10月29日

地块编号 地块名称 界址范围 建设用地

面积(m2) 土地

用途 规划指标要求 出让年限

(年) 土地竞买

保证金 交易

地点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马土让2008-27号 慈湖河路与雨山路交叉口东南角 东至马向铁路,南至规划小路,西至慈湖河路,北至雨山路 62726.64

(约94.09亩) 商业

居住 ≤1.5 ≤25% ≥37% 商业:40

居住:70 3000万元 土地发展中心土地出让厅

  嘉善县国土资源局

  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

  2008年10月30日

  嘉善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善土告字

  [2008]25号

  经嘉善县人民政府批准,嘉善县国土资源局决定委托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以拍卖方式出让2幅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

  嘉善县位于江浙沪三省市交界,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320国道横穿全县,素有“水乡泽国银嘉善”之美称。本次出让地块开发环境较为优越。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均可申请参加,申请人可以单独申请也可以联合申请(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本次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

  四、本次出让的详细资料和具体要求,见出让文件。申请人可于2008年11月6日至2008年11月18日,到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获取出让文件。

  五、参加拍卖的申请人可于2008年11月6日至2008年11月18日,到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按公开出让须知要求的材料提出书面申请。交纳竞买保证金(汇票或现金)的截止时间为2008年11月18日下午3时30分。

  经审查,申请人按规定交纳竞买保证金,具备申请条件的,嘉善县国土资源局和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将在2008年11月19日下午3时30分前确认其参加拍卖资格。

  六、本次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地点为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拍卖时间为2008年11月20日下午3时30分。

  七、特别说明:本次土地拍卖至报名截止日,如某地块报名参加者在3个以下的,供地出让方式将由公开拍卖改为公开挂牌方式,拍卖公告时间相应折抵挂牌公告时间,届时不再另行公告,同时土地拍卖起拍价即为挂牌起始价。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会逐一通知到有关已报名的竞买人。挂牌报名时间自2008年11月19日至2008年11月28日,交纳竞买保证金(汇票或现金)的截止时间为2008年11月28日下午3时30分。将在2008年12月1日下午3时30分前确认其参加挂牌资格。挂牌报价时间自2008年11月19日上午8时至2008年12月2日下午3时30分。挂牌时间截止时,有竞买人表示愿意继续竞价的,则转入现场竞价,通过现场竞价确定竞得人。挂牌地点为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

  八、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款支付时间:以拍卖方式成交的2008-24号地块2009年2月20日之前付清,2007-1号地块2008年12月22日之前付清;以挂牌方式成交的2008-24号地块2009年3月2日之前付清,2007-1号地块2009年1月5日之前付清。

  九、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项:

  (一)公开出让过程由嘉善县公证处公证。

  (二)嘉善县国土资源局(县国土资源局二楼土地储备中心226、216室),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一楼大厅)负责接受咨询。

  (三)本次公开出让成交价含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耕地用地指标有偿调剂费;本次公开出让设有底价。

  (四)开户单位: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嘉善支行营业部。账号:330201040010188。

  十、联系方式

  出让人:嘉善县国土资源局

  地址:魏塘镇人民大道777号

  电话:(0573)84233327 84233330

  联系人:吴先生    陆先生

  代理人:嘉善县招投标交易中心

  地址:魏塘镇亭桥北路158号

  电话:(0573)84129500

  联系人:陈先生

编号 土地位置 土地面积

(m2) 土地

用途 规划指标要求 出让年限

(年) 起始价

(元/m2) 保证金

(万元)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2007-1号 陶庄镇陆家湾路北侧 476.4 商住用地 ≤1.5 ≤35% ≥30% 40年、70年 1100 11

2008-24号 魏塘镇环北路北侧、汽车站东侧 11239.3 商住用地 1.5~2.5 ≤30% ≥30% 40年、70年 2145 483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2008-10-30 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16;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17;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18;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19;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20;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21;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23;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24;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26;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27;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28;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29;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30;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31;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33;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34;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36;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37;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38;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39;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40;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42;浙江日报000072008-10-300004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