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资讯
3  
PDF 版
· 浙江海洋学院:打造海洋创新人才高地
· 50年,
因海而生
缘海而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0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海洋学院:打造海洋创新人才高地
文/陈樱之 图/王利明
  浙江海洋学院:

  打造海洋创新人才高地

  文/陈樱之 图/王利明

  “向海则兴,背海则衰”,人类文明与海洋休戚相关。在浙江东海之滨,舟山群岛上,浙江省唯一的海洋类高等本科院校——浙江海洋学院,沐浴半个世纪的海风海雨,坚持“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立足海岛,面向海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抢抓海洋开发的战略机遇,积极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突破万人规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等标志性目标,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海洋特色日趋鲜明的办学道路,积极打造浙江海洋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为浙江海洋经济强省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海纳百川 海院人敞开胸怀接纳八方英才

  看点:浙江海洋学院自组建以来,教师中先后有27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15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30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17人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专家,15人次入选舟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师资队伍建设能够获得如此成就,靠的是重视人才的战略意识,汇聚人才的宽广胸怀,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关爱人才的良好环境。海纳百川,海院人以海洋般宽广的胸怀吸引接纳着八方英才。

  对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来讲,师资人才是基石,是保障,是开拓未来的中坚力量。打造海洋创新人才的高地,浙江海洋学院全校上下形成共识,把教学科研人才视为支撑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视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人才强校”成为学校谋求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总体建设中被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2005年,学校领导班子调整,以现任党委书记周达军、校长苗振清为首的领导班子,以“海”为主轴,围绕科学海洋和人文海洋打造学科和专业,并做大做深“造船、航运、港口、物流、储运等产业”的“船”字文章,以及“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环境、海水增养殖、海洋捕捞、海产品加工等产业”的“渔”字文章。学校的办学重点也由量的扩展转移到质的提高,并积极做好由教学型大学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过渡。为加速师资力量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使之能够满足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浙江海洋学院高度重视引培并举,从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两条途径上并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近5年来引进博士60余名,高级职称教师数十名,师资队伍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师资队伍的实力增强不仅需要外部的人才引进,更需要内部的师资培养,长期以来不论学校整体还是教师个体,都把培养与深造当成提升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学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形成了5种模式并行运作的态势:一是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位、学历培养,近5年来输送120人次参加学历学位进修培养;二是选派教师进行学科、专业上的定向培养;三是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分层培养;四是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学能力方面的在岗培养;五是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在新老教师之间建立起“一带一”的对位培养关系。

  学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动力,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为使师资队伍建设真正体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学校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战略性安排。

  同时,海洋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立项工作,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开展重点课程建设和评估,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教师教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汇聚成浙江海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文社科方面有上百篇论文发表在《国学研究》、《教育研究》、《文学评论》、《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等国家权威性刊物上;自然科学方面亦有数百篇论文被SCI、EI、ISTP三大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学校在建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重点建设教材8部,获省新世纪教改项目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

  自强不息 海院人不停歇科研创新的脚步

  看点:浙江海洋学院以“项目”为龙头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研究,科研工作近年来厚积薄发,取得优异成果。2008年6月,浙海院被国家科技部授予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成为全国国际科技合作76强之一。自2000年以来,浙江海洋学院承担了“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与养殖示范”、“新型离岸深水网箱成套装备及养殖技术”等一系列与深水网箱类有关的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并获得2007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搏击风浪、自强不息是海院人的本色,海院人从没停止对科研创新的探索和追求。

  创新,是推动学院进步的灵魂。科研创新,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建校50年来,海洋学院始终重视科研工作,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结合,全校教师、科技人员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科研机构不断充实,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制度和奖励政策不断完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科研成果逐年增多,特别是近几年来,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批科研成果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浙江海洋学院近10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支撑计划项目、“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重大国际合作、省部级等重点科研项目176项,累计项目经费达12609.65万元。其中“深水网箱设备国产化研究”、 “大黄鱼规模化养殖新技术”、“岱衢族大黄鱼养殖技术开发应用”、“新型离岸深水网箱成套装备及养殖技术”等5项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

  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科研成果,实现科研工作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浙江海洋学院重视科研管理是保障和前提。50年的发展,学校的科研管理日趋规范化,在研究内容上,也走上了精细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科研品牌,实现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并以科研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近年来,学校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新政策和举措,使学校的科研逐渐向重点学科、向优势发展学科、向海洋特色方面汇聚。

  学校积极鼓励广大教师潜心科研。一是不断加大科研的资金投入,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提升;二是加强科研管理,重视教师科研条件建设,特别是为教师向校外争取科研项目创造条件;三是制订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引入竞争机制,把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师专业技术评聘、教师职务岗位聘任结合起来。

  学校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22个科研机构,浙江省远洋渔业培训中心等6家培训机构,拥有海水增养殖省级中试基地1个和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显著增强。在人文社科方面,扎实地开展政府管理、区域经济、港口物流、旅游资源研究,积极参与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各种活动,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颇丰:宋秋前教授的科研成果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黄建钢教授的科研成果获浙江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黄式三、黄以周学术著作汇辑”被列入国家清史撰修工程项目。

  自然科学方面,更显示出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强大的推动力:大黄鱼规模化养殖新技术研究开发,突破了关键性技术,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为渔民转产转业开拓了新路子;曼氏无针乌贼苗种繁育与增养殖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设计新型网具,促进海洋捕捞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和药用价值等研究力度,优化地方产业结构;积极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吴伟志教授主持的“模糊与随机环境下的粗糙集理论与知识获取”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实现了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

  浙江海洋学院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了学校的信誉度与知名度。国家领导人在考察深水养殖示范基地时指出,在这方面浙江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而舟山又走在了全省的前面。

  敢为人先 海院人创新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看点:舟山船厂92500DWT散货船正紧锣密鼓地进入部件生产阶段,该船是目前舟山造船业中较大吨位的船舶,技术要求高,将出口欧洲。这艘重量级货轮设计的主创人员正是浙江海洋学院一群刚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学生。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海洋类高等本科院校,浙江海洋学院一直是浙江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学院积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目前,学院已经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并建立了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船舶与临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浙江海洋学院50年来坚持开放办学,坚持以开放的视野和思路创新海洋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自组建以来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挪威等40多个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同时与国内众多的高校、地方政府及8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加强了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学校的“浙江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是促进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的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一个大胆尝试,目前已建立了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船舶与临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船舶海洋工程专业许多即将毕业和刚毕业的学生成为舟山较大吨位货轮的设计主力,就是浙江海洋学院立足海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之一。学校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教发展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海洋特色日趋鲜明的办学之路。

  为了开阔学院师生的视野,学校积极扩大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从2004年起,学校每年都举办了国际科技学术会议。今年,学校将迎来国际海洋高校校长论坛和国际海洋科技论坛,世界上10多所高校校长或副校长和30位专家学者云集舟山,共商国际海洋人才的培养,共议海洋发展大业。

  培养创新人才,造就创新的环境条件是基础。浙江海洋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主持科研项目。为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从2007年开始就着手进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当年全校共有47个项目列为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总资助金额达3万元。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是浙江海洋学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另一种方式。学校专门制定了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科技竞赛的教学及管理质量。同时,学校在组织大学生科技竞赛时,遵循“两个导向”原则。一是科普性导向,即竞赛要面向广大学生,使更多学生了解科技竞赛并参与进来;二是科研性导向,即各教学单位举办专业性强、水平高的科技竞赛。因此,在选修课开设方面,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开设科技竞赛选修课。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的人数逐年增加,参赛级别、获奖数量及层次明显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省“舜宇杯”首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海洋文化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成长,通过举办电脑文化节、科技文化节、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海洋学院学生社团已发展到70个。同时建立了“蓝色论坛”、“蓝色周末文化航班”、“新世纪人才学校”、“青年博士教授论坛”、“青春风采系列活动”等载体。海洋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社团走出校园,进行实地考察调查,涌现出一批以“浙江骄傲人物”刘凌云和“川浙两地优秀志愿者”吴东昌为代表的优秀青年学子。“海洋文化”被评为首批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形成了《蓝色报告》系列品牌,目前已正式出版了5套学生实践论文报告集,共收录学生论文286篇,总计约266万字,为全国高校少有。特别是《蓝色报告2003》得到浙江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认为该报告“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有一定的参阅价值”。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浙江,凭借丰富的海洋资源、辽阔的海域,正向海洋经济强省迈进。面对历史的机遇和重任,浙江海洋学院党委提出了以建设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知识创新基地、科教兴海技术攻坚基地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为发展方向。海院人正再次扬帆启航,勇立潮头,乘风破浪,去拥抱新一轮辉煌的太阳!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6 浙江海洋学院:打造海洋创新人才高地 文/陈樱之 图/王利明 2008-10-30 浙江日报000162008-10-3000018;浙江日报000162008-10-3000026;浙江日报000162008-10-3000009;浙江日报000162008-10-3000019;浙江日报000162008-10-3000020;浙江日报000162008-10-3000017;浙江日报000162008-10-30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