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资讯
3  
PDF 版
· 浙江海洋学院:打造海洋创新人才高地
· 50年,
因海而生
缘海而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0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50年,
因海而生
缘海而兴

  浙江省唯一建立在海岛上的本科院校——浙江海洋学院,位于“千岛之城”舟山。舟山群岛就像一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入海处,1390个岛屿,2.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赋予了舟山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风情万种的海洋风光和蕴藏丰富的渔业资源。浙江海洋学院就在这里,因海而生,缘海而兴,随着中国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走过了不断求索和壮大的50年。

  1958年,为了培养新中国渔业生产急需的专业人才,舟山筹建了水产学院,首届招生时开办有工业捕鱼、水产加工和海水养殖3个专业,这是海岛高等教育的先河,也是浙江省海洋本科教育的发轫。1975年,舟山水产学院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

  舟山师范专科学校也创立于1958年,该校克服海岛办学条件困难,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有力推动了海岛教育事业的发展。

  1998年,经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浙江水产学院同舟山师专联合办学,组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浙江省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商业学校和中国石化销售公司舟山石油化工学校(含职工中专)相继并(进)入,浙江海洋学院实力大增。

  海院人本着“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抓住机遇,勇于挑战,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不断扩大招生规模。2001年,学校招生由本省拓展到全国5个省份。2004年面向全国17个省份招收新生3790人。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已达14700余名。建立了14个二级学院,举办有独立学院——东海科技学院;占地面积由176亩扩大到1500亩;扩大充实图书资料,藏书达143万册;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36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18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

  不断开拓新的教学领域。本科专业已发展到39个,涉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等9大学科门类。涉海类专业独占鳌头,占65%以上,其中“海洋渔业与科学技术”跻身于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发展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已成为一所以海洋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拥有22家科研机构、6家培训机构,海洋生物学、捕捞学等硕士点,渔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农村与区域发展等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若干社会紧缺的高职专业。学校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先后引进、培养了30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70余名博士。

  创办之初,学校就深深地烙下了大海的印记。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与实践中,以海洋特色为重点的专业结构体系不断完善,这是学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最初的方向就像播下的一粒种子,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蔚然成林,学校不但是培养海洋开发人才的摇篮,认识海洋、开发海洋更是海院人始终不渝的理想和追求。

  浙江海洋学院,正充满自信一路前行。2008年9月,全国首个海洋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落户海院,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挪威等40多个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广泛参与世界性的交流和合作,给了学校更广阔的视野,立足舟山、服务浙江、面向全国,建设一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海洋大学是海院人矢志追求的目标。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6 50年,
因海而生
缘海而兴
2008-10-30 浙江日报000162008-10-30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