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浙江国土
3  4  
PDF 版
· 探索和谐拆迁之路 加快江北建设步伐
· 多管齐下 节约集约
科学拓展用地新空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0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探索和谐拆迁之路 加快江北建设步伐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江北分局局长 樊献鹏
  探索和谐拆迁之路 加快江北建设步伐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江北分局局长 樊献鹏

  江北是宁波市老三区之一,历史悠久,山清水秀,辖区面积208平方公里,下辖1镇7街道。近年来,随着宁波市发展重心的北移及杭州湾大通道的贯通,江北区位优势和门户地位日益突显,城市框架日渐拉大,一个“最美最好、后来居上”的新江北已开始崭露头角。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一批省、市重点项目落户江北。江北作为面积较小的市辖区,努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征地用途也不断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倾斜。

  2008年是江北区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深化“三大转型、四大突破”的关键一年,是“八大区块、十八组团”加快推进的一年。国土江北分局通过内涵挖潜、结构调整和外延扩张的方式,确保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除积极向上争取指标、精心统筹各项用地、认真做好用地报批等工作外,还积极与各街道(镇)和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在创新征地机制、破解征地难题、规范征地程序和征地后续保障等多方面都做了不少探索。

  全程紧扣

  创新工作长效机制

  为切实解决拆迁难问题,进一步提高拆迁效率,保障项目用地及早报批,江北局在《当前拆迁难的原因及对策》调研的基础上,把征地拆迁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全区征地拆迁工作实际,按照机构单列,重心下移,明确任务,加强考核的目标,建议区委、区政府改革现行征地拆迁体质,整合征地拆迁力量,将全区城拆和农拆职能合并,建议区政府成立由监察、国土、规划、建设、街道(乡镇)等部门成立的拆迁综合协调机构,进一步完善拆迁工作机制。同时,讲究工作方式方法,精心制定计划与方案,综合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等手段,有力推进了重点工程建设的用地需求。全区全年计划拆迁集体土地房屋2823户,截至9月底,共拆迁656户,最近一段时间城庄路、机场路拆迁以每周30户左右的速度推进。

  全心投入

  攻克拆迁拆违难点

  根据全区农拆遗留问题多、群众反响大、社会形象差、资金浪费严重的实际情况,自今年4月下旬起开展农村土地遗留问题拆迁攻坚行动,对全区206户拆迁遗留问题进行为期200天的集中攻坚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妥善解决历史遗留拆迁83户,行政裁决37户。

  拆违是目前全区工作的难点、各方利益的交织点,也是百姓关注的热点。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国土部门积极履行好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执法巡查网格体系,从源头入手,严厉打击违法用地现象,保护好土地资源,同时以人为本,认真倾听百姓心声,维护好百姓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化解土地信访矛盾,切实肩负起“国土卫士”的职责,促进全区工作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全神贯注

  确保重点区块用地

  江北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已经十分显现,保护好耕地,就是为了今后更好地保障发展,只有严格地按计划按规划管地用地,利用当前紧张的土地指标采取倒逼机制,把有限的资源尽量配置给对江北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突出作用的优质项目。在地根紧缩、指标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精心包装、突出重点”的总体思路,确保湾头半岛、宝庆寺地块、洪塘中路和港桥门户等地块用地需求,加快推进慈城古县城、荪湖开发地块,为江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全程公开

  严格规范工作程序

  保障农民的知情权。江北区在实施征地前,依法将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并严格执行“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征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都在被征地所在村、队内以书面形式给予公告,对征地补偿情况进行登记。

  保障农民的申辩权。依法告知农民有申请听证的权力,凡当事人有申请的一律在报批前组织听证,听取村民的意见和要求,听证记录作为必备材料附录到用地报批材料中。没有申请听证的,也通过现场会等各种形式主动听取被征地农民意见。

  保障农民的参与权。在征用土地的前期勘测、统计阶段,就邀请村民参与,并向全村村民公开拟征土地现状的调查结果,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布征地方案和补偿安置方案,听取他们的意见,做到“阳光操作、全程公开”。

  全力以赴

  确保征地农民利益

  全区加快过渡房、安置房建设,解决农民房屋拆迁的后顾之忧,以政府为主体建设统一标准厂房、做好“四通一平”等基本配套,解决中小企业拆迁后集中安置问题,以调研征地综合区片价建议调整补偿价格,完善征地后续保障政策,为今后征地工作顺利实施铺好道路。

  同时,通过“三步走”逐步建立有效的被征地农民后续保障机制:第一步是通过调整“发展留用地”政策,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土地大部分被征用的村,可获得一定比例的村发展留用地或者变现资金,用于集体经济发展,从而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土地和资金的双重保障。第二步是加强教育培训,促进被征地农民转行就业。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教育资源和手段,建立起新型农民教育机制,开展符合本区产业特点和用工需求的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委托培训。第三步是完善社会保障,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推行“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保”。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国土 00009 探索和谐拆迁之路 加快江北建设步伐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江北分局局长 樊献鹏 2008-10-30 浙江日报000092008-10-3000010;浙江日报000092008-10-3000009;浙江日报000092008-10-3000012;浙江日报000092008-10-30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