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浙江国土
3  4  
PDF 版
· 探索和谐拆迁之路 加快江北建设步伐
· 多管齐下 节约集约
科学拓展用地新空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0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多管齐下 节约集约
科学拓展用地新空间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鄞州分局局长 李波
  鄞州区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下辖17个镇、1个乡、4个街道,451个行政村,人口79万。近年来,全区大力推进实力鄞州、生态鄞州、文化鄞州、富裕鄞州、平安鄞州建设,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8亿元,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经济和社会发展快速,对土地需求与日俱增,但鄞州区耕地后备资源十分贫乏。到2007年底,人均耕地只有0.61亩。如何做好土地文章,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保持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鄞州区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为此,区委、区政府近几年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工作。

  多管齐下 节约集约

  科学拓展用地新空间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鄞州分局局长 李波

  勇于求变 主动出击

  积极从困境中寻找突破口

  在深入实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双高工程”的同时,2005年初,鄞州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双优”战略,即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同年4月,全区又召开了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工作会议,强调要高度认识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随后,区委、区政府相继制订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行政手段,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先后出台了《鄞州区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进一步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工作若干意见(试行)》等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文件。

  区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也有力推动了各镇乡、街道在土地集约利用上的探索。如古林镇从增加投资密度、盘活存量土地、建设标准厂房三个方面入手,强化集约用地意识,促进企业集聚。

  与此同时,土地管理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对土地利用的控制与约束。一是抓项目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工业用地的审批,鼓励中小企业采取租赁土地使用权或租赁标准厂房的形式获得生产经营场所,鼓励集聚到镇乡工业区块内。二是抓控制指标。落实《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从严执行投资密度、容积率“双控”标准。目前,鄞州区工业项目亩均投资强度,已经提高到181万元。三是抓存量盘活。通过整合、调剂、置换等多种手段盘活存量。近几年来,鄞州区采取原地置换项目的办法,盘活存量土地面积6700多亩。四是抓延期开发及闲置土地清理。2007年,全区对办理延长开发期的9000多亩工业用地项目进行了专项清理。通过督查,全区80%的延期开发土地都动了起来,70%以上的在建工程得以完工。更重要的是,此举向所有用地单位发出了一个信号,囤地捂地、待价沽地的生财之路已经走到头了。

  几年来,全区的用地数量以每年20%左右递减,但鄞州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却丝毫不减。说明土地瓶颈制约的影响在降低,或者说,鄞州的土地利用工作已经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积极探索 挖掘潜力

  不断深化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

  从放开用地到节约集约,鄞州区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求变之路。这中间,区、镇乡、村和广大企业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节约集约之路。

  一是合理布局,向区域集中要土地。一方面,合理规划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空间和结构布局,科学安排新城区、工业园区建设和镇乡的工业区块,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形成了企业得发展、业主得租金、农民得就业、政府得税收、环境得改善的多赢局面。古林镇陈横楼村投资2800万元,在29738平方米的存量土地上新建标准厂房14幢,建筑面积37136平方米,容积率达到1.25,目前均已出租,去年完成产值5亿元,而且该村每年可固定产生租金370万元,物业配套和各类服务费80万元,提供本村被征地农民再就业机会300个左右。近二年鄞州区新建标准厂房达181万平方米。

  二是挖掘潜力,向高效利用要土地。在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的同时,鄞州区积极实施低效厂房改造,提高现有土地利用水平。这几年,鄞州区通过低效厂房改造,新增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如古林工业区块在建设开发之初,总用地面积为34502平方米,预计投资3000万元。当时的规划容积率为0.8,工业城设计厂房总建筑面积仅为26760平方米。古林镇班子经过讨论,决定把容积率提高到1.36。工业城全部建成竣工验收后,厂房总建筑面积达到了45869平方米,厂房总面积提高了71.4%。

  三是整合企业,向盘活存量要土地。鄞州新城区原来小企业众多,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为推进新城区建设,鄞州区加大城区企业“退二进三”力度,仅目前区土地储备中心收购的城区工业用地就有740亩。对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好的,鼓励他们向高空发展,建造高层办公楼,发展楼宇经济;对于小的工业企业,一方面鼓励他们租赁标准厂房,另一方面引导他们整合联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是归并旧村,向拆迁要土地。鄞州新城区原有行政村30个,村民1.3万多户,占地共有2400亩。经妥善规划,共建成11个五层高的拆迁安置小区。全部拆迁小区仅用地1290亩,比原来一下子省下了1110亩。

  五是走产业高端,向科技要土地。鄞州区积极探索,走产业高端之路,以高新技术的推进,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一是发展鄞州2.5产业园区。该园区占地208亩,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鼓励引进研发设计、软件开发、创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创业投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二是建设鄞州科技创新孵化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46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规模约5亿元,由鄞州区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深圳清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建设。三是启动南部商务圈建设。商务圈占地580亩,规划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目前已有30家企业在商务圈建设办公楼。

  完善举措 加强监管

  努力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尤其是去年以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会议,出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文件,我们将认真贯彻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继续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进一步完善政策。一是根据国务院、省里有关文件精神,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二是调整征地区片价格。三是出台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四是对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进行修改、完善,以进一步严格工业项目用地准入门槛。

  2.进一步抓好批后监管。严格执行土地闲置处置政策,继续完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尤其是要利用省厅在鄞州区开展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试点工作,在鄞州区建立起闲置与空闲土地的位置、数量、面积、类型等基础数据库,为建设用地的挖潜调整、优化配置创造条件。

  3.进一步挖掘潜力。一是加大低效厂房改造力度。继续引导企业从现有土地利用现状出发,采取提高容积率、适度降低绿化率、改建低密度厂房、向高空发展等形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努力盘活存量土地。积极推进闲置土地收购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低效和闲置土地的收购工作。抓好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三是继续推进旧村改造。抓好拆旧建新、自然村归并等工作。

  4.进一步规范标准厂房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配套、利用高效等基本原则,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建设标准厂房,提升标准厂房建设水平和利用效率,防止不切实际、遍地开花式的标准厂房建设,引导和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有序发展。同时清理整顿近年来已建成未纳入考核范围的标准厂房,尤其是村经济合作社违规建设的标准厂房。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国土 00009 多管齐下 节约集约
科学拓展用地新空间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鄞州分局局长 李波 2008-10-30 浙江日报000092008-10-3000024;浙江日报000092008-10-3000023;浙江日报000092008-10-3000019;浙江日报000092008-10-30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