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台州资讯
3  4  
PDF 版
· 民营经济椒江文化建设的新引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民营经济椒江文化建设的新引擎
椒江区“文化民生工程”是如何展现活力的
□文/洪卫 俞益成 倪国正
  椒江文化建设的新引擎

  民营经济

  椒江区“文化民生工程”是如何展现活力的

  □文/洪卫 俞益成 倪国正

  在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形下,如何积极探索共建“文化民生工程”的新模式?椒江区率先走出了探索性的一大步,让民营经济成为椒江文化建设的新引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政府新举措:“文化民生工程”做强公共文化

  自1994年台州撤地建市后,椒江区由原先的县级市而成为台州中心城市的主城区,这对文化产业发展也就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椒江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规模、档次、效益、品位并进。文化市场布局逐步从城区向街道延伸,经营项目日臻多样化、现代化,已基本形成广播电视、娱乐、演出、音像、电影、文物、艺术品、网络、印刷业以及出版物等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市场体系。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椒江区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已达476家,从业人员约24300人,经营场所经营面积约6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到了23.2亿元,文化经营和文化产业总产值为38亿元。文化产业成为了椒江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促进文化消费、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提升投资软环境、增加区级财政收入等方面起着日趋重要的作用。

  椒江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文化民生工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那么,正在建设中的“文化民生工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区委、区政府一班人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文化民生工程”是解决农村和城市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一项“德政工程”。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城市规划和拆迁等问题,属于经济、社会方面的民生;而群众得到精神激励和智力支持,接受终身教育,享受体育和医疗服务、图书影视消费、旅游休闲,以及参加各种文娱活动等,属于文化层面的民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应是文化民生的两个基本方面。

  “文化民生工程”,就是政府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文化民生”的工程。

  椒江区为实施“文化民生工程”制定了具体目标,如:加强三馆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开展三大计划(城市艺术计划、一镇一品计划、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打造三大品牌(广场文化、精品剧场、乡村文化),深挖三大文化(海洋文化、古章安文化、戚继光抗倭历史文化和解放一江山岛红色文化),通过实现这些目标,提升台州主城区的文化品位,提高对群众的文化供给和服务能力。

  投入新模式:民营资本彰显文化“民生”性

  以市场化的方式建设“文化民生工程”,椒江区近几年来着力让民营资本逐步成为文化民生工程的重要支撑,民营资本的投入更显文化“民生”性。

  对照省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实现跨越性发展的要求,对照台州市委对主城区文化建设的要求,对照椒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以说,椒江文化发展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椒江区认真分析了全区目前的文化发展现状,发现椒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三大缺失”:

  一、理念缺失。人们往往只注重文化的社会效益,而不敢讲经济效益,更没有看到文化的产业属性,因而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文化事业的管理者和文化企业的经营者,缺乏发展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民营资本对投资文化产业有畏难情绪,以为搞文化产业是“赔本买卖”,致使文化投入不足。

  二、机制欠缺。在目前文化单位的事业性质和落后的文化运作机制下,办大型的文化活动还是政府大包大揽,这使得一些“国”字号的文化单位,缺乏市场进取精神,所从事的艺术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游离于社会、游离于经济的实际发展和群众需求;同时,民营经济又缺乏独立承办大型文化项目、文化活动的机会。

  三、产业缺失。椒江虽然也有海洋文化、古章安文化、戚继光抗倭历史文化和解放一江三岛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近年来政府也一直着力挖掘开发特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产业机制体制,各种文化资源实际开发利用不够,至今仍未能形成成熟形态的地方特色主导文化。同时,还存在着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不充分,新兴的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产业不发达,农村文化消费大大低于城市等诸多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椒江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事实证明,民营资本投入文化民生工程,就能逐渐改变上述“缺失”现象。民营企业有资金、有人才,可以弥补政府投入不够和文化人才缺失的不足;民营企业扎根于社会,对于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了解得更加深刻,其提供的文化服务更有针对性,更受群众的欢迎;民营企业具有对市场的敏锐性,其开发的文化产品会更有竞争力,在确保公益性的前提下还可以实现部分的利润,从而可促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有许多事例可以说明问题:在椒江区域内,台州新华书店大胆引进民营资本,创办了全省第一家股份合作制的台州书城,这个台州最大的图书城不但满足了主城区群众的阅读需求,而且效益良好;而纯粹由民营资本投资的“吴子熊玻璃艺术馆”, 建筑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馆内陈列着上万件玻雕作品,已吸引了20多万人次参观,可谓蜚声海内外;今年6月正式开放的台绣艺术馆和即将建设的台州刺绣博物馆,同样是吸引民资筹建的,均体现了民营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后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民营资本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广泛参与,成为了实施“文化民生工程”强有力的推进器。

  企业新责任:民资参与营造文化发展氛围

  椒江区提倡一种新的理念,即“企业参与文化民生工程建设是一种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的承担更多主要是依靠企业的自觉行为,政府的责任是引导、保护、激发他们的热情,不搞强制摊派。

  今年以来,椒江区组织开展了“企业家文化民生责任大讨论”活动,已确定将进行年度文化贡献评选活动并给予表彰,促成民营企业家参与文化民生工程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扩大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民生工程渠道,避免企业投资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这些政策和机制主要有:

  ——“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今年,区委、区政府设立的5000万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对引导民营经济投资经营影视制作、文艺演出、文化旅游、网络传媒、体育健身等文化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政府还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奖励措施,鼓励民营经济兴建博物馆、艺术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在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尽量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

  ——“百分之一文化计划”。即在城市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中,提取百分之一资金用于城市雕塑等公共文化艺术设施建设。这一计划不仅拓宽了文化艺术设施建设的筹资渠道,更为椒江活跃的民营资本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目前椒江城区已出现了《海之子》、《红苹果系列》、《玻璃之路》等10余件城市雕塑;在许多民营企业厂区内,也建设了代表企业精神的文化艺术设施,如爱华公司的50米文化长廊、东港公司的《云水长和》雕塑等,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政府排菜、企业点单”。政府在年初做文化建设规划时,吸收企业家参与,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及早参与决策;之后,政府公示全年群众性文化活动计划项目,让企业自主选择感兴趣或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这就有效规避了民营经济参与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切实提高了社会效益。

  ——村、社区文化共建机制。椒江的基层文化俱乐部已有218家,占全区村、社区总数的70.9%,今年将再建31家,达到80%。这是探索完善村、社区文化共建机制的基础。扎根在村、社区中的民营经济本身就具有草根文化特质,与农村、社区的基层群众共生共荣,他们参与村、社区文化共建会显得更加融合。这方面,椒江正在探索的形式有:企业与周边群众共享文化基础设施;企业资助村居建设文化阵地;企业文艺团队参与基层文化俱乐部展演活动;企业与村居共同承办节庆活动;企业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向周边群众免费开放等。

  发展新模式:“市场加公益”推进文化发展

  企业参与社会文化民生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色彩,但也有树立形象、追求利润的含意。椒江区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企业在更多领域参与文化民生工程建设,不因为企业有逐利的因素而有所限制。在此基础上,椒江区创建了“市场加公益”的文化发展新模式。

  ——“精品剧场”模式。即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引进和展演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儿童剧、越剧、歌舞剧等,企业冠名和赞助大型节庆活动,提高文艺演出市场的层次和品位。在今年的“兴港之夜”广场文化展示活动、椒江区庆“七·一”系列活动和元宵灯会上,都可以看到民营企业积极活跃的身影。

  ——“文艺创作”模式。即民营企业投资拍摄电影、电视剧,或投资成立艺术团。如,椒江的飞跃集团等数家民营企业参与投资拍摄第一部全景式展现改革开放光辉历程的电视连续剧《海之门》;台州大唐机电贸易公司的唐信池等7位民营企业主投资500万元,拍摄了即将公映的电影《天命之年》;由台州民营文化机构筹划,得到了爱华公司等民营企业资金上的支持,拍摄了以浙江骄傲人物罗雪华伟大的母爱为蓝本的电影《娘》。再如,星星集团组建的台州最大的艺术演出团体——“星星艺术团”,年经营性演出80多场,演出收入近150万元。

  ——“非遗文化抢救”模式。即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并将其逐步推向市场。如海正集团、方远建设集团、东港集团3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参与抢救台州的濒危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州乱弹”。重新组建的“海东方乱弹剧团”,邀请国家一级导演和戏剧专家进行艺术指导,精心整理出包括编导、音乐、舞美的完整的表演体系,先后编写出《白蛇前后传》、《武松和潘金莲》、《探庄》、《借妻》等9部大戏和10余出折子戏。其中《借妻》荣获浙江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演出金奖。

  民营经济,作为椒江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正在推动着“文化民生工程”一步步走向深入,走进城市乡村,走入企业学校,实现着新一轮的文化跨越。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台州资讯 00017 民营经济椒江文化建设的新引擎 □文/洪卫 俞益成 倪国正 2008-10-29 浙江日报000172008-10-2900015;浙江日报000172008-10-2900020;浙江日报000172008-10-2900016;浙江日报000172008-10-2900035;浙江日报000172008-10-2900017;浙江日报000172008-10-2900018;浙江日报000172008-10-2900019;浙江日报000172008-10-2900008;浙江日报000172008-10-29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