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宁波环卫工徐辉
写了本《扫地经》
· 杭州再现百年老火车站
· 谁能和我一起献爱心?
· 寻亲大会
帮你找亲人
· 面试时穿便装还是正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宁波环卫工徐辉
写了本《扫地经》

“徐式扫地法”有望在该市环卫系统中推广
  本报讯 (记者 吴晓鹏 通讯员 徐波娜) 日前,宁波市环卫协会别出心裁地举行了一个由各县市区环保专家、同行们参加的研讨会——“徐式扫地法研讨会”。由该市江北区环卫工人徐辉在劳动中积累成册的《扫地经》,引起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人士的极大兴趣。

  平日里,人们总以为环卫清扫工是个既简单又普通、人人都会干的职业。而在保洁工徐辉的眼里,扫地、扫帚大有学问。今年3月,徐辉带领8名环卫工人,组建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保洁班组——徐辉保洁班。从此,徐辉的工作行头除了必备的扫帚、畚斗、保洁车、反光背心外,工作服口袋里还多放了一支笔和一个硬壳小本子。  

  不久,徐辉保洁班负责清扫的槐树路的整洁度,以及保洁员与沿路商户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槐树路沿街店铺中个别店主贪图方便,把垃圾塞进路边果壳箱,致使果壳箱周围遍布垃圾、随风飘荡的不雅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与某网吧初步约定每天8时30分上门收集垃圾,与某银行约定定点放置垃圾的地点,并由保洁员及时清理。

  这一切,都得益于那个神秘的小本子。原来,徐辉一直在记录工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每一家商户垃圾产生的规律。通过日常观察,徐辉对店铺经营特点、垃圾产量、垃圾投放频率和时间了如指掌,并主动与店主协调沟通,用定时上门收垃圾和定点放置垃圾两种方案,解决了果壳箱附近遍布垃圾的问题。

  之后,徐辉不仅仅满足于把心得体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实践,善于思考的他,想把自己和同事们的扫路经验总结成一套扫地方法,向其他环卫工人推广。

  他告诉记者,扫马路最难扫的就是止口。徐辉的办法是用两把扫帚扫:一把新扫帚,放在下面,另用一把旧扫帚叠在新扫帚上面。身体微弓,两手向前平推,每推一次,稍用力气即可。这样利用了两把扫帚的压力,又利用了两把扫帚丝的密度,可将止口打扫干净,而且速度快、省力。

  同样,扫马路要用两把扫帚一起扫。当然,不同气候条件下,扫地方法也是不同的:雨天扫地要用旧扫帚扫,因为雨天常常会有积水,用新扫帚阻力大,用旧扫帚阻力小;遇有风的天气,将扫成一小堆的垃圾推至止口边上,就不容易被风吹跑;冬天扫雪,主攻人多的地方;春秋时节树叶多,从人行道上往下扫……

  为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有关部门还根据“徐式扫地法”拍摄制作成一个电视短片,研讨会现场播放这部短片。据悉,“徐式扫地法”有望在该市环卫系统中全面推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宁波环卫工徐辉
写了本《扫地经》
2008-10-27 48256F32002924A6482574EB0044C0D4[A2-吴晓鹏≈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