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浙江农民竞唱流行歌
· 新“四大花旦”出炉
· 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间左右摇摆
· 香港“宁波帮”
再次捐助宁波大学
· 音乐不仅可以听,还可以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音乐不仅可以听,还可以看
中国美院用电子艺术为上海电子艺术节打造开幕式
  本报讯 (记者 朱馨 通讯员 傅巧玲) 听音乐是一种享受,那么,音乐可以看得见吗?近日,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张家浜河畔,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和英、法、美等国的艺术家,就用17件新创作的电子艺术作品为大家展示了一种看得见的音乐。

  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的开幕重头戏——“河流体”全景户外音乐秀,尝试运用科技、河道、水上灯光和周边建筑等背景,将音乐视觉化,达到视听合一。日本艺术家的作品《雪花》,利用 GPS 全球定位系统与无线网络技术,可以让现场观众手持的每个iPhone手机都闪烁发光并发出声响,从而让观众参与到音乐演出之中。《淑女的手套》中,法国女艺术家戴上了布满传感器的“淑女手套”,当手部动作方向和幅度发生变化,就能实时控制声音和投影在屏幕上的画面,既有表演,又探讨了人与机器冲突、控制和妥协的主题。而来自中国美院的作品《2510 》,则是由5个人在现场进行网络QQ聊天,触发键盘演奏对应的拼音声符,形成“对话”音乐,同时屏幕上也放映出对话的全过程和内容……

  “艺术还可以这样的方式来表现,太神奇了。”这些并不多见的电子艺术品,为现场的上海市民提供了新的艺术体验。

  “运用手机、电脑、传感器等现代科技产品捕捉到的数字化信息,可以转化成声音,也可以转化成画面,再配合上演员的戏剧化表演,以及现场建筑、灯光等效果,就诞生了可以观看的音乐。”“河流体”展演由中国美院负责策展,作为策展人之一的范厉告诉记者,电子艺术早已突破了传统思维中单一视觉装置、声音艺术、电子音乐等等作为艺术品的封闭框界:一切数字化信息皆可相互转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音乐不仅可以听,还可以看 2008-10-24 48256F32002924A6482574EB0046FEDF[A1-朱馨≈B1-吴德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