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寒门学子更自强
· 孩子放学不再“流浪”
· 有人冒用公安机关
电话行骗
· 换肾恋人
病房婚礼
· 换肾恋人
病房婚礼
· 孟琳同志逝世
· 居民烦恼事,“圆桌会议”沟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中医大“自强社”为贫困学生营造温馨之家
寒门学子更自强
  主持人:前不久,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校园里举办了一场勤工助学招聘会,来自一个学生社团——“自强社”的大多数成员经过竞争,如愿以偿地找到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这是一个在浙江中医大人人皆知的学生社团,一个属于寒门学子的温馨港湾。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用一颗永不屈服的心去接受挑战,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现状,战胜贫寒。

  不让社员因贫辍学

  “自强社”社员梁奎来自革命老区山东临沂。2006年3月,他的母亲不慎从高处跌落,导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因家庭生活难以为继,父亲意志消沉,表示不再承担家庭责任。梁奎没有放弃,这个瘦弱的男孩毅然扛起了家庭的重任,他背着母亲来到学校附近租下一间房,一面继续求学,一面照顾母亲的生活。

  除了贷款解决学费,通过“自强社”,梁奎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勤工助学活动,兼职做了两份家教,还抽空做些手工活,努力赚钱维持自己的学业和母亲的生活。去年,梁奎被选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之一。如今他已经开始实习,临近毕业的他相信,将来的生活一定会得到改善。

  “自强社”成立于2005年12月 ,是我省高校中最早创建的寒门学子社团之一,目前有180余名社员,其中绝大部分是贫困生。在所有社员中,90%以上参加了学校的勤工助学活动。在学校设立的清洁、搬运、计算机维护等近200个勤工助学岗位中,都可以看到这些贫困生的身影。

  社团还积极寻找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与滨江各小区居委会联系,帮助社员寻找家教;与银行进行合作,介绍社员前去参加勤工助学;在校外学生公寓管委会争取岗位,让社员得到工作。

  重新获得阳光和自信

  对于贫困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扫除心理上的自卑与封闭,树立阳光的心态,获得自信。

  “自强社”指导老师刘佳说,给贫困生提供心理帮助和感恩教育,倡导“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这是社团成立的宗旨之一。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差,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心理上的引导、心灵上的救助。

  社团经常邀请校内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做辅导讲座,帮助社员克服自卑感,积极面对生活。社团就是一个家,通过“心理茶坊”等活动,让社员们增进交流,增强友谊,寻找知心朋友。他们还创办了校内首份贫困生自己的内部刊物——《资助报》,让贫困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说出心里话。在这个园地,很多贫困生打开心扉,结交了新朋友。

  大三学生牟慧莉在刚入校时就加入了“自强社”,这也是她参加的唯一一个社团。因为她觉得大家都来自贫困的家庭,可以随便谈自己的烦恼,不用有太多的顾虑。

  慢慢地,这个当初内向敏感的女生变得活泼阳光了。现在,她已经成了“自强社”的社长。

  在奉献中享受成长

  他们是贫困生,一直得到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关爱。他们懂得感恩,并且一直在回报。

  2006年1月,“自强社”创立了“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活动,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品牌。社团组织大家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定期在街道社区、广场、大型超市门口、公交车站为人们开展义诊、体检、健康咨询等公益性活动。并且赴外地为农民工和贫困户子女提供家教,走进福利院为老人和孩子送去药品和日用品。

  到目前,这项活动已经开展了25次,服务群众3000多人次。活动次数多了,学校附近社区的居民都知道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社团在搞义诊,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

  占鹏飞是06级学生,由于家中发生变故,她一度变得非常沉默。在老师的推荐下,她加入了“自强社”,在各种公益活动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并申请加入了中国骨髓库。“我希望自己能从接受帮助的人变成帮助别人的人,希望也有人能像我一样得到帮助,哪怕只是一点点。”

  (BBS情报员:金聪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寒门学子更自强 2008-10-24 48256F32002924A6482574EB003643A0[A1-陈扬渲≈A5-金聪伟≈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