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奥斯卡
华语参赛片选定
· 梦里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梦
· 《海角七号》:
呼啸台湾影坛
· 历届双年展
· 快城里的快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梦里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梦
■实习生 孙 晨
  寻访一座城市有时候是件很神秘的事情。陌生的人、陌生的街道以及弄堂深处残留的记忆。每次来上海之前,我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背包、地图、大壶水还有路线图。上海实在太大,站在人民广场,感觉自己瞬间被高楼和车流包围,很容易迷失在人群中,让人找不着北。

  城市像一个巨大的迷宫磁场集拢了四面八方的陌生人:年轻的、年长的、谋生的抑或是来寻找梦想的,多数是匆匆而过,留恋也只是瞬间的念头。人们不断随着城市进程的浪潮而飘向另一个城市。他们的足迹遍布每个角落,是城市变化和拓展的贡献者。

  “快城快客”因此萌生。

  2008年的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快城快客”显得十分切题。

  我来到了上海美术馆,人流照例拥挤,穿过大门,被展馆东门外巨型的160多只玻璃钢做成的蚂蚁所震撼。这些不是你想象的生物变异进攻地球的景象,也不是什么恐怖片的吓人伎俩。艺术家陈志光让这种具有迁徙特质的动物在上海美术馆的墙上攀登,形态各异。他将放大镜置于这些“快客”身上,把事实夸张地展现出来,预示着新一代移民的进取和开拓精神。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拥有对安全感的需求。然而我们又为什么停不住离开的脚步,是什么驱动我们漂泊,移动?我想那是我们心中的城市梦。今天我就是带着对于这个城市的梦而来的。

  “移动”用于形容上海再贴切不过了,特别是夜上海,流动的质感一直是对浪漫都市的最好诠释。迁入和迁出成为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主题,最好的见证者就是一幢幢鳞次栉比高耸的楼房。在城市中央形成无数个巨大的“盆地”,人在其中只是渺小的“蚂蚁”,在忙碌的穿梭中实现着自己的城市梦。不管实现与否,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身影和智慧,永远是这座城市的坐标。

  巨大的火车原型是所有来到双年展的人留影最多的地点,充满铁锈味的“大个子”,像是大卫·科波菲尔的神奇魔术,一下子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场举国的知青梦想呈现在眼前,这辆45米长的火车就是最好的运载工具,历史在此刻没有界线。

  走在车厢里,回想起曾经在书里翻阅过的“画面”:列车带着一批又一批的知青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特殊的经历使他们对于城市的重新认识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多年后,他们重新回到自己的城市,扮演着新的城市角色并演绎自己的故事。这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艺术把历史空间进行巧妙的糅合,使人产生新奇的意味。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线条简单的油画《床/过客》。早期的可折叠的木质硬板床,墨绿色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绿皮火车亦是如此。画面表达的内容也很简单,床是过客最依赖的生活物品,多少身体和梦想在这里启航,酝酿着各自的前程。多少汗味和热泪流淌在这张情意绵绵的温床上。在这里,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提供睡觉的地方了,对于一个刚迁入城市的新快客来说,床是连接家乡和城市的摇篮,是在城市立足的强大根系,容不得半点侵袭。

  上海注定是只大熔炉,不同的人群拥有自己的城市梦,不分贵贱,他们都值得我们尊敬。展览馆里留下了很多老上海的照片和城市变迁的规划图,这一切都是人的创造物和智慧的结晶。不管是快客还是慢客,城市都是为他们而存在。

  当然城市里也有温暖的故事。刘野的《旅行者》讲述的是作者外公和外婆的爱情,外公在外做生意,得到外婆细心的照顾。但相隔异地,照面的机会却很少。于是旅行便成了他们生命中的轴线,上海成了他们的中转站。外婆和外公来了又走,不作停留。这样简单的故事,仅仅是整个城市生活图景的一个缩影,琐碎却不可或缺。

  视觉“旅途”的最后一站让我眼前一亮,《上海,我能请你跳支舞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互动装置之一。黄心健别出心裁地让不大的展馆空地上流动着大人小孩的跳跃身影,而大投影上展现的是上海高楼充满律动感的跳跃,打破了机械的线条。每当你挥动双臂或画出一道弧线,大楼就会为你舞蹈,似乎用你的body在弹奏一曲城市赞歌,欢畅无比,最后以一身大汗收场。

  艺术家用各种高科技和逆向思维转变着原本普通的画面:相片颗粒的放大,城市的倒置,铁笼里布满了小型的摄像头,一切都是暗喻,暗示着整个城市没有出口。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这样的风格,颠覆你的正常思维,挑战你的智慧。也可能是这样赤裸裸的展现完全迎合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偷窥欲。我看见现场的每个人都在用照相机捕捉着不会移动的影像,人和艺术成为不能逃脱的猎物,你在拍物,别人的相机里存着你拍别人的证据。在这里,没有完全的隐私,艺术变得公开化。

  城市会继续流动、融合。人会继续迁徙、扎根。不止是上海,以后将会在别处出现更多快城和快客。这次双年展脱离了枯燥的文本,动态地布置着展台,随处可见艺术的痕迹,在展现城市梦的同时,也让每个人都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梦里城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5 梦里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梦 2008-10-24 48256F32002924A6482574EA000372F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