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陈李新:
寻找爷爷的
148部著作
· 名家之后白马湖畔话先辈
· 夏弘琰: 教育家夏丏尊的孙女。
· 丰一吟: 漫画大师丰子恺的女儿。
· 朱晓涛: 文学家朱自清的孙子。
· 钱大绪: 书画艺术家钱君匋的长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朱晓涛: 文学家朱自清的孙子。
  匆匆赶来的朱晓涛先生一脸的兴奋:“我的爷爷1924年3月应聘到春晖任教,不久携家眷住白马湖,1927年1月才举家搬离去北京。我的父亲朱闰生就出生在白马湖。”

  在记者面前,朱晓涛谈起自己的祖父,随口便吟诵出《荷塘月色》的篇章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朱晓涛的父亲朱闰生就出生在白马湖畔,也就是《荷塘月色》中提到的闰儿。尽管这篇名作是朱自清去了北京以后才写的,但字里行间总让人觉得有些江南的风味韵致,文中那条“曲折的小煤屑路”就是从白马湖移植过去的。

  1924年3月一个“微风飘萧的春日”,朱自清踏上了通往春晖的乡间小路。春晖最让朱自清快乐的应数当时“邀集了一批气味相投的朋友执教。”他与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常常聚会闲谈,直至尽兴而归。当时夏丏尊、丰子恺和朱自清的住处背靠象山,面临白马湖,相互之间只有一墙之隔。朱自清在《白马湖》中回忆道:“我们几家接连着,丏翁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直到朱自清离开白马湖后,他还时时怀念当初在春晖的老友和恬静的湖光山色。

  作为名家后人,朱晓涛或多或少遗传了些祖父的文人气息。在《春晖》的首发式上,朱晓涛光是坐在会议桌旁就让人觉得颇有气质。整齐的衣着,微微含笑的脸让人觉得很是亲切。当然,他与文学的缘分也不浅,曾经做过记者、老师的他现在供职于扬州市文化局剧目工作室,还被南京市秦淮旅游局聘为“旅游文化大使”。早在2005年,他就来过这里,随后他又偕同父亲前来怀旧参观,毕竟他的父亲朱闰生就是出生在这里的。“这次百年校庆本来父亲也要一同过来,但因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最终未能成行。”朱晓涛遗憾地笑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4 朱晓涛: 文学家朱自清的孙子。 2008-10-24 浙江日报000142008-10-24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