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年过八旬,闵恩泽院士仍然像一个中学生一样孜孜不倦地学习。他一直在阅读《Chemical Week》、《Chemical Engineering》等十几种科学杂志,密切关注着相关学科和行业发展的世界前沿。除了自己分类保存,还复印下来,发给自己的学生。有时候睡到凌晨醒来,他就起床接着看书、想问题,灵感突现便赶紧记下来。
“我50年的科研生涯是不断学习的50年。”闵恩泽说,“之所以能够在不同阶段、不同研究领域取得成果,首先就在于我一直都在发奋读书、不断学习、积累知识。”
早在1964年,闵恩泽因在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攻关时过度劳累,患上肺癌,被切除了两叶肺,并摘除了一根肋骨。后来患上胆囊结石,把胆切除了;因胆管堵塞引起了胰腺炎,又一次做了手术。即便如此,他从未放弃学习和研究,还常常谢绝一切娱乐活动,忙于收集和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甚至在外出时,还要带上一堆没有处理完的文件材料和参考书籍,利用乘车时间和工作空隙学习。
闵恩泽把终身学习视为自己成功的法宝之一,而这种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在几十年前就已养成。
就读于原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时,闵恩泽得以遇到很多学术大师,如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等专业基础课都是由高济宇、戴安邦等亲自授课,加上学校历来有很好的学习传统,自己又勤奋好学,他由此打下了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闵恩泽笑着说:“当时学校的管理是比较松的,但是学风很好,大家一有空就去图书馆抢座位看书。”那时候,学校所用的教材都是国外引进的英文原版,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自习掌握了很多专业词汇,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家的外语阅读能力,并为后来阅读国外论文资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除了外语,闵恩泽还强调中文的重要性,以及紧跟时代学习新技术、新事物的重要性。早在儿时,他就打下了良好的中文阅读和写作基础,这为他此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大家一定要学好专业基础课,一定要学好中文。”他说,“学好中文,论文就能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现在计算机得到普遍运用,大家还要学好这方面的知识。时代在变,国家的需求在变,科技在不断发展,所以大家一定要不断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闵恩泽的大学同班同学中,有4人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而且从事的研究领域相隔甚远。闵恩泽把这也归为勤奋的结果,正是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足够的支持与保障,成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