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新闻周刊·民间
3  4  
PDF 版
· 嵊州农民自拍“伟人剧”
· 男子街头赏金求吻做广告
· 受灾“宠物”也有乐园
· 自卑男孩一天睡22小时
· 靠耳朵办起盲人网站
· 外来工捐遗体7人获重生
· 象牙塔内的焦虑
· 日本人“呐喊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象牙塔内的焦虑
■本报记者 陈惠 通讯员 右易
  近期,各类诺贝尔奖陆续颁发,让国人十分地关注。未来的诺贝尔奖,总是产生在我们的博士群体里。但是,光鲜的光环下,他们心里也有着困惑。这里,记者记下了一位浙大2005级工科博士生周敏(化名)的说法——

  静得下来吗

  周敏告诉记者,有人对博士了解不够,觉得硕士都读了,博士就接着上吧,慢慢地走进了自己制造的“悔”。

  “曾经一个朋友说,他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比如从南京坐车到上海,办完事后立即坐车回南京继续上班。但是,如果让他连续坐上两个小时却受不了。我听了深有感慨,好在一上午坐着看书对我而言还算是种享受。”

  周敏的朋友最终选择了一份做销售的工作,他离开象牙塔的理由是:只要能生活得很好,行行都出状元。“他了解自己。”

  “读博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对科研感兴趣,充分了解自身特点和未来的人生规划后,做出的选择才不会后悔。”周敏郑重其事地说。尤其做为博士得静下心来,需要耐得住寂寞。

  “部分人后悔读博,并非是金钱和时间投入太大,而是最后发现自我的价值不在于此。”接触几位读了一两年还是放弃的博士生后,周敏感触良深。

  高处不胜寒

  “担心毕不了业是每个直博生一开始就有的困惑,博士延期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谈及毕业的艰难处境,周敏早就做足了准备。

  从当初放弃就业机会、选择读博,周敏就开始了博士毕业论文的资料搜集。“虽然一直在和老师东奔西跑做课题,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的位子,始终是要面临毕业,尽早做准备总是没错的。”

  除了重头戏博士毕业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也成了博士毕业的一项硬性指标。直博第四年,周敏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刚刚够上毕业的标准。

  不毕业的压力真的那么大?“当然大了。”周敏说,博士四年,目睹了不少师兄、师姐面临“延期”还是“干脆放弃”的抉择,有的用了六七年时间才辛苦换来博士文凭。

  “前几年,同为一个导师的师姐,大着肚子准备毕业论文,熬得憔悴不已,最终还是没有通过答辩,现在还在延期呢。”

  即使是一个严厉的导师,有时候也只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导师有时候要见上一面也并不容易。“导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探讨,毕竟博士的研究方向是在导师也未知的领域了。” “高处不胜寒”的滋味,恐怕只有眼前这位女博士自己清楚。

  机会成本高

  “本科毕业,22周岁;硕士毕业,24周岁;博士毕业,27周岁”,在这个年龄表中,博士的起点比本科生晚了足足5年,而这五年,恰恰是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阶段。

  一次外资银行的宣讲会上,周敏听到的论断,虽然略显绝对,却让她深有体会。身边的不少本科同学,如今已经是单位的小领导,十几万元的年收入,有房有车,而自己却是一穷二白,还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前不久的本科同学聚会,也让她体会了前所未有的落差。 “五年下来,可能自己还只是个单纯的学生,那些曾经的同窗却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叱咤风云,这种差距是可想而知的。”

  博士学位对一些高门槛的工作机会有优势,薪水待遇也不会差。但谈及自己的职业规划,她还是有些担忧,“博士毕业基本上只能去高校和研究所,一些外资企业中硕士与博士的待遇差距并不明显,在外企招聘中我们也未必具有竞争力。”

  即便如此,周敏还是告诉我们,身边大多数的博士同学都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做好了准备。”

  难过油盐关

  硕士生的生活补贴是305元,博士生的生活补贴是345。这是浙江大学2007年之前的生活费用标准。2007年以后,博士生的补贴标准变更为1000元,说起这个变化,周敏称作是一次“量”的飞跃。

  过去每月345元的收入,基本上可以维持周敏在学校的伙食费。“基本上在学校食堂吃饭,如果要出去吃饭,那就得动用自己的私房钱了。”

  私房钱怎么来呢?周敏告诉我们,如果老师接下的横向课题够多,或许有一些助研收入,否则还得自找出路。“就是在一些自考、成人高考的民办院校兼职授课,每月大概可以获得1000多元的收入,再加上学校的生活补贴,基本上可以不向家里要钱了。”

  26岁,对一个女人来说是正当打扮的年龄,在周敏的宿舍里,记者难以在桌子上找到化妆品的影子。她打趣说,自己柜子里的衣服更新速度和蜗牛有得一拼。“已经到工作的年纪了,拿父母的钱去买奢侈品,难免过意不去。”

  不过和男生相比,周敏说自己还是觉得挺满足,而如果是有女朋友或是妻子的男博士,这1000元生活费根本算不了什么,许多人还要花大力气谋“生计”。“曾经就有一个师兄,为了赚到足够的生活费,一口气接下了四个学校的兼职,没时间搞研究,幸好导师予以阻止,但最终还是免不了延期毕业。”

  婚嫁令人愁

  “大专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研究生是赵敏,博士生是李莫愁,博士后是灭绝师太,” 当我向周敏提起网上的戏言时,本以为会杏眼怒对,不想她却平静地接受,并毫不避讳地让我帮忙留意合适男生。

  就在前一周,周敏参加了大学同窗密友的婚礼,还做了回伴娘。周敏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眼下要找个合适的太不容易了,男同学们要么已有女朋友,要么已婚,要么不着急找对象。即便要找,也早已将目光投向青春欲滴的师妹,比如‘黄蓉’和‘小龙女’。”

  “但是,在这方面男博士的压力还是会比女博士更大。”周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她身边的例子,“一位师兄,因为在博士阶段缺乏经济基础,女朋友觉得耗不起时间等待,无奈离他而去。如今,这位师兄毕业两年,在北京一家银行担任基金经理,具备了令人羡慕的经济基础,却错过了当年那个相恋多年的女友。”

  不过,像周敏这样有准备的博士生也不少,他们多数做足了晚婚的心理准备,决定在完成博士学位后,再寻觅配偶,“一切都顺其自然了。”

  “放弃读博的现象在人文社科专业基本没有,在理科占的比例也很小。但是,早在九十年代末,工科学生不爱读博士的现象已存在,一些直博的学生或是在读的博士生,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博士学位。”浙江大学学工部部长金海燕说。

  金海燕说,“有一部分人对研究感兴趣,但也有许多人是为了在进入社会前谋求学历资本,也有些人是在逃避社会。”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研究,如果一些学生对研究不感兴趣,放弃读博是理智的选择。博士生的出路主要是从事科研工作,现在的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比较充分,人生的规划更加理性了。

  金海燕认为,读博士的冷热门与专业关系较大。工科学生读博士机会多,但由于就业前景好,很多学生读出来还是往企业走,容易出现中途放弃读博机会的现象。理科和文史哲的学生读博后,这种现象很少出现,在社会上行业背景不明显,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相对最为对口,而从事这类工作拥有博士学位是起码的,而工程领域的工作一般硕士就能胜任。

  “理科和文科的老师从不担心学生不来读博,但是工科的老师却有时要发愁,工科的硕士学历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因此读博对他们而言机会成本太高了。从这些层面来讲,象牙塔并非贬值了,只是对不同群体,吸引力不同而已。”金海燕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民间 00015 象牙塔内的焦虑 ■本报记者 陈惠 通讯员 右易 2008-10-23 48256F32002924A6482574E90013B824[A1-陈惠≈B1-沈宇翔];浙江日报000152008-10-23000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