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资讯
3  4  
PDF 版
· 建设类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启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建设类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启示
——写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五十周年之际
  建设类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启示

  ——写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五十周年之际

  进入二十一世纪,浙江省建设事业突飞猛进,特别是建筑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领先全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确立。2007年,全省建筑业产值突破6790.3亿元,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全年实现利税398.6亿元,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在全省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雄踞全国之首的建筑业、充满活力的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市政公用事业和城乡规划、勘测设计业,不能没有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尤其是建筑业,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生产一线担当技术和管理骨干。

  以始建于1958年的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为主要基础发展而来的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后,院领导班子以不断创新的思路、敢于超越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抓住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大好机遇实现跳跃式发展后,及时将发展方式从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高,沿着“建设一流高职学院,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高级技能执业人才”的办学目标,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秉承“格物求新,致远求实”的校训精神,努力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为浙江打造建筑强省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鲁班传人。

  

  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的启示

  1958年,为培养土木建筑、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建立一所建筑类中等技术学校。当年9月,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在杭州市半山桥成立;同月,学校迎来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规划、给水排水等九个专业的560名新生。由于当年建校、当年招生,新生报到时,简易的校舍尚未竣工。校党支部带领全校师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边教学边和建筑工人们一起建校舍,开启了艰苦创业的办学史。1974年,在历经停办到复办、复办到撤销的曲折坎坷后学校重建。因原校区及校产已划归其他单位,实际上是白手起家新建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为尽快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在着手选址和基建的同时,借用位于杭州市保俶路的两层车间用房办学,次年恢复招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学校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在上级关心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得到调整和加强,管理机构得到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得到重视和强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和完备。1984年,学校试行毕业生有偿分配,《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均对此改革举措进行报道,社会反响强烈。改革使学校得到全面振兴,为日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并且成为浙江省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奠定了基础。

  定位准确、服务行业的启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以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在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特别是建设行业人才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培养建设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提出了“以建设类专业为主,根据社会需求适度扩大专业覆盖面”的专业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建设行业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养成为根本”为办学理念,紧贴建设行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培养目标的准确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培养计划的可操作性”要求,制订适合专业特点的教学计划,积极推行“双证制”。与此同时,在专业设置与建设、教学计划制订与实施等方面,充分发挥由行业主管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建立起依据岗位群需求制定教育质量标准的外部评价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达到98.63%,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对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在理论基础、职业素质、工作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称职率”达到了98%,取得了“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显著成绩。为数众多的毕业生已经成为浙江建设队伍中的骨干,其中不少毕业生参与的工程项目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等国家级奖项及“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等省部级奖项。居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对招生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一志愿报考率、录取率和高分率一直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创新模式、突出特色的启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对建设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创建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的“411”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鲁班传人为目标,以“追求工程真实情境、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理念,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三个阶段的能力训练,即4项专项基础能力训练、综合实务仿真模拟能力训练、顶岗实践与就业能力训练,分别采取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等与其相适应的不同方式加以落实。这些方式主要是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和工程项目跟踪实践;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仿真模拟实践;到工程现场顶岗实习,进行就业能力训练等。在整个能力训练阶段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11”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的运行实践表明,通过4项专项基础能力的训练,尤其是通过第二阶段仿真模拟综合实务训练,使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识读工程图纸、进行工程计算、运用施工技术、具备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生毕业后就业上岗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对学院进行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411”人才培养模式都被专家组认定为办学特色,受到一致肯定。2005年,“41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题研究被列为浙江省新世纪教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汇还编成《“411”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出版发行,该模式还作为全国土建类高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课题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介绍和交流,得到指导委员会专家一致好评,并确定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向全国同类院校推荐。《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等媒体曾进行报道。目前,学院正通过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完善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之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各个专业。

  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启示

  校企合作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并且具有“双体、双师、双证、双赢”四个方面的特色,即学院与企业作为两个育人主体共同承担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育重任;教师同时具有从事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指导的能力;学生同时取得反映学历水平、职业资格或执业能力的证书;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共享成果、共同发展。学院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合作关系,分别在施工监理、建筑经济管理、建筑装饰、园林设计、城市建设管理等专业领域共同确定培养目标、探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等教学内容。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学院提供实习场所和实训指导,保证毕业生顶岗实习和优先就业;学院教师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承担技术咨询、工程管理和员工培训等工作,校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学院已与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00多家在省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施工企业共同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与浙江省建筑安装总公司等9家大型施工安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程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甲级智能系统集成公司建立起紧密型专业实训基地。近期,学院还将与浙江亚厦装饰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办学合作协议,通过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开展文化活动、设立企业冠名“奖学金”等方式,架设学院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顶岗实习和就业环境。

  2008年初,学院在省建筑业管理局、省建筑业行业协会、省建设投资集团、萧山区建设局等4家顾问单位直接指导下,与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等4家科研院所、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26家大中型企业、11家职业院校共同筹建浙江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以期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突出整体优势和专业特色,形成以职教院校为主体、以行业为依托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职业院校适应市场的整体竞争能力,打造现代建设行业职业教育品牌。

  重视内涵、质量建院的启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实现发展方式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后,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通过改革创新狠抓内涵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学院位于杭州钱塘江畔的校园占地522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多元。现设有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城市建设工程和建筑4个系和基础教学、实验实训2个部,开设22个专业。学院目前有在校生近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7082人,拥有专任教师395人,高级职称教师146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76%,其中有54人取得了国家注册执业资格。学院设有50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包括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中外合作共建实训室,2个校企共建检测中心。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7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重点科研项目2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等教学科研成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和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均实现了浙江省高职院校零的突破。

  学院近年来还取得了一些荣誉。2005年荣获浙江省“平安校园”称号;2006年10月,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浙江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2006年12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1月,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仅两所;2007年和2008年,“兴天下建设、育现代鲁班”的“鲁班文化”项目和“心育系列”校园文化项目先后被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2008年8月,学院被列为“浙江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等。学院目前还是中央财政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部建设类高职师资华东片培训中心、中德合作楼宇智能化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牵头学校、浙江省高职高专建设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筹)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等。

  建设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建设厅等上级机关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建设十分重视。建设部、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建设厅等主要领导曾先后来学院视察、指导和调研,同时对学院的办学宗旨、特色工作等给予充分肯定。

  “融天下建设与心、担建设天下于肩”。我们坚信,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伴随着建设行业和浙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必将开创一个灿烂辉煌的未来。

  □ 文/徐卫国 陈少敏 哲建院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09 建设类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启示 2008-10-22 浙江日报000092008-10-2200016;浙江日报000092008-10-2200017;浙江日报000092008-10-2200013;浙江日报000092008-10-2200015;浙江日报000092008-10-2200003;浙江日报000092008-10-22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