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丽水资讯
3  
PDF 版
· 千秋通济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题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坝,这里有世界最早的立交桥。这是一处活着的国宝,是我国仅存的一座功能齐备的古老灌溉体系。它在奔腾的松阴溪中划出一道隽永的音符,在历史长河中奏响着千年不息的交响乐章
千秋通济堰
□文/鲁晓敏
  □文/鲁晓敏

  题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坝,这里有世界最早的立交桥。这是一处活着的国宝,是我国仅存的一座功能齐备的古老灌溉体系。它在奔腾的松阴溪中划出一道隽永的音符,在历史长河中奏响着千年不息的交响乐章

  千秋通济堰

  (一)

  距离丽水市区西南20公里处,有一座醇古淡雅的村落。陈迹斑驳的街巷,花窗月影的老宅,飞檐翘角的文昌阁,高大巍峨的牌坊,清清亮亮的渠水,构成了浓郁江南水乡情调的堰头村。

  一条笔直的古驿道穿过堰头村。驿道一侧临渠,密密匝匝的古樟林簇拥在渠坝上,仿佛竖起一道庞大的墙体遮挡天地。一阵阵訇訇的巨响由樟林外远远近近地传来,在偌大的空间中回旋,激荡,澎湃,产生出强大的落差感,有如千军万马在纵横驰骋。樟林尽处,浮现出宽阔的松阴溪,溪流上一道辽阔的彩虹在眼界之间降临,顿生抒意胸怀之气。这就是有着1500年历史的通济堰,它坚挺着脊梁,承受着前呼后拥而来的滚滚波涛,一股股激流飞涌喷泄,整片区域被水汽笼罩着,掠过一丝丝黏稠的气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历史横亘在山水之间,仿佛触手可及却又叹谓时光遥远。

  通济堰就这样在水中矜持地蛰伏着,没有长城的雄伟,没有宫阕的壮丽,通济堰外表质朴,甚至有些笨拙,它不事张扬地搏击在风口浪尖,逾千年依旧岿然屹立。

  时间可以将一切磨成齑粉。一些名垂青史的建筑早已灰飞湮灭,后人只能在史料中翻阅出一些壮伟的痕迹,通济堰则是流传有序,完整如初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让后人不断地发出怅叹。展望中华大地,如此遥远的建筑至今仍然功能完好的实属凤毛麟角,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坍塌了,大唐帝国的大明宫编织成风花雪月的故事了,天上之城的元大都早已零落成泥,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只剩下一副残垣断壁。只有像通济堰这样谦卑而又顽强的生命,巩固和把握着自己的价值,远远地超越了时代界限。南朝的风还贴着耳鬓呼啸,1500年的行程在通济堰一步之间就潇潇洒洒地横跨而过。

  南朝以前的碧湖平原,松阴溪在雨季经常泛滥成灾,吞噬成片的庄稼,大旱年景的松阴溪水白白地流失,大量农作物枯死造成绝收。碧湖平原的百姓苦不堪言,成批成批的迁移,造成碧湖平原人口锐减。于是,坚守故土的先哲们奔走呼吁,请求官府在松阴溪上修筑围堰,沿着碧湖平原开挖堰渠灌溉农田,利用堰渠湖塘分流洪水,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困绕千年的难题。

  南朝梁天监年间,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主持的大规模修堰行动拉开了序幕。历经千辛万苦,一道气势恢弘的大坝在松阴溪上拔地而起,它是人类智慧和毅力的杰作,更是瓯越农耕文化的滥觞。由此摊开,我们清晰地看到碧湖平原成为一只巨大的容器,通济堰就是容器的入口,水在这里从天然走向规则,从肆虐走向秩序,汩汩注入碧湖平原,流淌过一垄垄田亩,一座座村庄,一户户人家。这些昼夜不舍的水流,被先民收伏,一千多年来它不动声色,尘俗不惊,滋养着广袤的土地,开创了碧湖平原农耕文明的兴盛时代。

  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由大坝、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组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拱坝的科学设计减弱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拱坝改变了水流方向,使溪水沿拱坝圆心方向泄流,有效地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冲击。与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相比,通济堰的灌溉网络结构更加科学合理。通济堰布局成竹枝状灌溉网,23公里的干渠上分凿出48条支渠、321条毛渠,通过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大小概闸调节分流及利用众多湖塘水泊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系网。是我国仅存的一座功能齐备的古老灌溉体系。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通济堰上建造了一座立体交叉的石函引水桥,避免了泥沙堵塞堰渠,使渠水畅通无阻。就在不经意间,这座引水桥夺得了一项桂冠,成为世界最早的立交桥。这一项项的殊荣彰显了通济堰的历史文物价值,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宝。

  先民利用碧湖平原落差地势营建通济堰,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有条不紊地滋润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南部3万多亩粮田。一条条堰河,一道道沟渠,从这里出发,仿佛一条条细密的毛细血管从大动脉中衍生开来,滋养着碧湖平原,风调雨顺不再是奢望。通济堰俨然成为一位慈祥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碧湖平原。当年旱涝无常一去不复返,大量逃荒的人口重新聚集,人丁逐渐兴旺,生存的景象顺着毛渠一点点地衍生开来,万物竞生,谷物丰茂,出现了年复一年的丰收盛景,一座座村庄如项链一般串接着,碧湖平原呈现出勃勃生机。

  城头变幻旗帜,江山改换门庭,只有通济堰一成不变。碧湖先人熟稔了松阴溪的脾性,他们随波逐流,将桀骜不驯的松阴溪收伏得顺顺当当,在祖祖辈辈的碧湖人眼中,通济堰就是一座永恒的神祉。人类已经走出了农耕文明,进入工业化时代,即便如此,通济堰还是通济堰,它的延续功能使它无论身处任何时代,面临任何环境的变迁,它都处世不变,宠辱不惊。

  (二)

  在通济堰一侧,现存一座詹南二司马庙,庙里立着22方碑文,先人饱蘸笔墨记录着历次修堰的事迹,这是一方方在历史中无限骄傲的政绩。这些碑凝聚着各个朝代散落的历史音符,当它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犹如唱响一部修堰的宏大交响乐章。

  碑文中不乏南宋范成大、明汤显祖等大儒的刀工斧刻,更多的是历代朝廷命官和乡贤的手墨,他们延续着通济堰的文脉。范成大《通济堰规碑》和南宋绍兴八年县丞赵学老绘制的《通济堰图碑》及其他图碑,图文并茂,是研究通济堰历史和管理制度最珍贵的实物资料。汤显祖的《丽水县修筑通济堰记》碑文笔力宏大:“经纬世业之谓才,遘会世机之谓时。取天地之力,极五行之用,开塞利害,减益盈固,早算旁拮,时察颖断,非才莫可以也……”洋洋洒洒千余字,在碑中显现出磅礴的气势,这方碑在他所有的碑文中不算是最出彩的,却具有非常的历史意义。字字珠玑,点评到位,汤显祖的碑文在雄浑中带有一丝文人的怡情雅致,经过千年依旧光华闪烁。还有那么多的碑,他们将历史气息留在了这里,一驻千年,绵延不绝。

  历史过于遥远,一些碑文上的字迹已经漫漶而无法辨识,透过这些碑文,追溯通济堰的源头,我看见了先人们清晰的面影,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

  “嘿呦嘿呦嘿呦嘿呦……”高亢、绵延的号子从松阴溪的河床上响起,划破清晨灰蒙蒙的薄雾,雾破处,钻出一群体魄强健的先人,群情激昂,他们在河床上卖力地劳作着,将竹、木编成的框架,填塞进石块,逐渐累积成一方庞大的坝体。施工现场一片人喧马腾,这是一次盛大的聚会,从来没有那么多人丁在此集中从事工程建设,丰收的祈盼化作劳动的感召,他们一路排开,从坝底到坝顶,从干渠到支渠,一片忙忙碌碌,到处是挥汗如雨,坚毅的脸庞洋溢出坚定和自信,坝体每向前延伸一尺都留下了他们的艰辛和热切。指挥修堰开幕式的是詹南二司马,历史给了他们主持修筑通济堰的机会,他们踌躇满志地站在大坝上,令旗一挥,先民们由此踏上了碧湖平原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的千年征程。

  明王廷芝《通济堰志》碑文记载:“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司马詹、南二氏始为堰,是岁暴悍,功久不就。一日,有一老人指之曰:过溪遇异物,即营其地。果见白蛇自南山绝溪北,营之乃就。”

  詹南二司马自衔命筑堰以来,每次筑好的坝址都因水流湍急被冲毁而一筹莫展。传说白龙化成老者指点詹南二司马,看见神异之物游过之处即为坝址。二司马正在疑惑之际,一条白蛇在宽阔的水面蜿蜒地划出一道弧线,他们立即按照白蛇游过的路线筑坝,成功地横截溪流,筑起了宽逾半里的大坝。此一说为神话,不足信。历史上一些宏伟的工程都会伴随着神奇的传说,以体现出工程建设者的声孚众望。至于是什么方式让大坝筑成拱形,已经成了一个深邃的谜,二位司马是否真得到了某些神异的启示已经不得而知了,作为武将能够心细如发丝地观察事物实属难能可贵。他们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从事的惊天伟业,竟然建造着世界上最早的拱型大坝。今天,我们所知国外最早的拱坝是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另一处是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通济堰拱坝比爱尔其拱坝和邦达尔多拱坝的历史足足早出1000多年!通济堰是一座从激流中坚定站立的历史丰碑,在世界水利发展史上出尽了风头。

  每一个朝代都会留下一些里程碑式的建筑,昭示着那个时代的风采。南北朝纷杂的战争和政权的频繁更迭,造成生存环境的险象环生。詹南二司马能够苦心孤旨、义无返顾地将精力倾注在此,在南北朝的确是个异数,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能够留下这一叹为观止的工程,令人始料不及。在浩大的史籍中没有留下詹南二司马只言片语,甚至没有留下名字,这并不影响他们雄赳赳的伟岸形象。司马在南朝是军职,他们守护相对偏远的瓯江流域,并没有因此而懈怠,相反,他们一改横刀立马的形象,扛起了铁锹铁钎,为民做主的责任感使他们懂得碧湖平原对于土地资源极为匮乏的浙西南山区百姓的重要性,他们下决心修建完备的水利工程治理洪涝灾害。于是,率领士兵走向了波涛激涌的松阴溪,发动沿岸的民众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历经数载的风风雨雨终于在历史长河中横贯出一座宏伟的水利工程。

  詹南二司马通过通济堰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水利史中坚实的地位,他们主持修建的通济堰福泽千年,他们的官德和博爱庇护了一方百姓,赢来了一方的富庶。使得广褒的碧湖平原成为瓯江流域农耕文明的源头之一。通济堰的辉煌从昏暗的南朝开始点燃,犹如一座高高矗立的灯塔照耀了此后1500年的漫漫长空。

  时间整整过去了663年,在通济堰的历史上,出现了第3位功勋卓著的人物,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当范成大来到丽水任知府时,通济堰已经年久失修。乾道四年(1168),范成大开始了主持整修通济堰的大业,垒石筑防,浚淤通塞。为完善管理制度,范成大亲自制定和撰写《通济堰碑》20条,记言14行,以告来者。时人评价:碑文言简意赅,书法直逼宋四大书法家之中的苏轼、黄庭坚。《堰规》一直沿用了数百年,这是一部极其珍贵的水利法规,是祖祖辈辈碧湖人遵循的法典。在范成大之前,一定还有诸多的修堰者,他们湮没在史籍中,而范成大则以他的政绩和诗名赢得了民心。这条堰使得范成大拥有了文学成就之外最大的政治资本,相当于白居易之白堤、苏轼之苏堤一样光耀史册,足以让后人津津乐道。白堤、苏堤可以成为西湖的精髓,通济堰也一样可以成为瓯江流域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

  同样让人吃惊的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翻修通济堰不是发生在大气磅礴的盛唐,也不是发生在财力丰沛的北宋,而是处在金元夹缝中的南宋小朝廷。当时任参知政事要职的龙泉人何澹,为了使大坝千秋永固,免除乡人劳役之苦,提高灌溉功效,他上书朝廷调洪州兵3000,花费了3年时间对大坝进行大修重建。何澹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这件本可以让他彪炳青史的工程,由于他的大是大非而变得黯淡,但无论如何,后人不应该忘记这个为了通济堰做了宏伟贡献的乡人。他的晚年以对故乡的恩施作为心灵上的救赎,当他扛着铁锹走上大坝的那一刻,一颗真实的心灵安放在了故土之上,那是他生命的分水岭。何澹的功过是非在这条大坝上逐渐清晰起来,他的民望在这条大坝上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现在仍保留完好的通济堰石砌拱坝,就是何澹主持重修的。大坝采用千株大松木嵌入河床作为坝基,由于松木浸泡在水底永远不会腐烂,是名副其实的“千年不烂水底松”。通济堰由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何澹又命令筑起36座炼铁炉,将炼成的铁水浇铸在块石预留的阴榫内,使得石头环环相扣,块石像铆钉一般钉在河床中,石坝形成一方坚固的整体,经千年惊涛骇浪而历久弥坚。此两项特创的筑坝技术,是大坝永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千年的修堰史是永不停歇的脚步。顺着时光流逝,通济堰向着永恒的方向步步延伸,向着精神的核心节节进展。

  通济堰的精神核心,即人文的、自然的、民生的、和谐的、博爱的,寓意宽广。通济堰让那么多的人千古流芳:詹南二司马、关景晖、范成大、何澹、樊良枢、刘延玑等等。留下千秋功业的政绩与文人的理想相暗合,他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进,他们克己奉公,以百姓苍生为己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们的名字镌刻在庙宇之上享受着后人的膜拜。在这些父母官的周围,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治理水利的专家存在,他们韬略过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精心辅佐上司,历史照样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还有更多的芸芸众生,他们锲而不舍,前赴后继,展现出了他们的智慧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将战天斗地的精神与通济堰纽系在一起,他们仿佛大坝上手手相牵的基石,一块一块铆接着拱卫大坝,他们将自己的悲壮艰辛和信念立命在修堰史上,筑起了另一座气势更为恢弘的通济堰。

  (三)

  千年历史的尘嚣渐渐散去,时光似流水从指尖悄然划过,当年那嘹亮的号子声早已沉寂,通济堰在滔滔的溪流中依旧保持着气宇轩昂的丰姿。一处浩大的文化遗产总是由众多风景名胜众星拱月一般地托起,通济堰的周围散落着星罗棋布的盛景,古木萧萧的山麓,幽幽静谧的村落,渔舟唱晚的瓯江,它们和古堰相得益彰。这是一幅没有卷轴的水墨画,这是一幅没有画框的油画,这种由衷的田园风光和历史景致是我们现代人所期盼和梦寐以求的。

  奔流不息的溪水呼唤着,一群群的游人来了,他们压抑了许久的野性,在这里敞开怀抱尽情游玩。游客中夹着这么一些人,他们和古堰一见如故,背着画夹从城市中风尘仆仆地赶来,有站着,有蹲着,有坐着,一心一意地描摹着眼前的风景,他们的方向一致,那条古老的堰坝在眼际不停地延伸。这群人换了一茬又一茬,10年,20年,他们不停地描绘着,苍翠的青山缩进了画布,奔腾的溪流停顿了,威仪的堰坝在浪花中若隐若现,原本是暮气沉沉的古堰变得朝气蓬勃。大港头、堰头、保定、碧湖,俨然就成了19世纪初法国南部的巴比松,丽水的巴比松油画在古堰诞生了,阳光,溪流,青山,原野,皆成了古堰的铺垫,古堰又催生了丽水的一大文化品牌,衍生出了古堰画乡。丽水的巴比松油画横空出世,茁壮成长,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松阴溪越过了通济堰,与龙泉逶迤而来的大溪交汇,瓯江敞开了博大的胸襟,有了大江大河的雄浑气魄,水面陡然宽阔,浩浩荡荡地向着大海奔涌而去。放眼展望淼淼800里瓯江,从通济堰开始书写出最精彩的篇章,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精华层面。十里画廊,空气清新毫无纤尘,江水绿如翡翠,白鹭翩翩翻飞,两岸山峦相对出,山环水,水绕山,峰回水转,葳蕤的植物沿江疯长,挥洒出江南漓江的淋漓流丽。锦绣峰岭和婀娜清江留给文人无限的灵感,接纳了一拨又一拨的文人雅士驻足吟诵,段成式、李邕、秦观、范成大相继在此为官,他们用文化的脚步丈量着瓯江两岸,灵动的诗篇响彻在流淌不息的江涛中。秦观的经典之作《千秋岁》作于琵琶圩,“花影乱,莺声碎”这样的好词响在耳畔。这里有被誉为江南第一摩崖石刻的南明山、三岩寺摩崖石刻群,留下葛洪、李邕、米芾、沈括、赵孟頫的真迹。一幅人文与自然情景交融的山水长卷徐徐摊开,我们不由地感慨江山竟如此隽丽,人文竟如此瑰丽。

  目光由远及近,一轮浩大的夕阳浮游在江面上,粼粼的波光升腾起一丝丝沉沉的暮蔼,涤荡着千秋通济堰。我站在烟波江岸,陡叹乡关无觅处。突然有了一种想法,若干年前的某一天,众多的先贤也曾在这里驻足,当然心境不一,我是发思古幽情,他们是为了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我有了一种和他们不期而遇的感觉,有了一种精神文化上的殊途同归。一千年外的光阴静静地漫过我的头顶,通济堰宛如一道通途,一头衔接今天,另一头搭建在气象浩瀚的远古苍穹。

  

  

  

  注:

  (1) 本文资料援引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通济堰》(2008年2月版)

  (2) 2001年,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丽水资讯 00016 千秋通济堰 □文/鲁晓敏 2008-10-22 浙江日报000162008-10-2200012;浙江日报000162008-10-2200021;浙江日报000162008-10-2200020;浙江日报000162008-10-2200013;浙江日报000162008-10-2200009;浙江日报000162008-10-2200014;浙江日报000162008-10-2200010;浙江日报000162008-10-2200015;浙江日报000162008-10-22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