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品牌周刊
3  4  
PDF 版
· 王宝强式的郜 银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苦水中泡大的一位企业家

  今年才33岁的郜银河是安徽人。2008年4月,他荣幸地参加了由杭州市工商联组织的非公经济企业家第五期中央党校培训班。现在是浙江郜鑫企业总裁、杭州桐庐安徽商会会长、杭州桐庐诚信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16年的创业历程,他与著名影视人王宝强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在苦水中泡大的。

  18岁那年,也许是穷人孩子早当家的缘故,望着列列火车昼夜风驰电掣般地北上,郜银河的脑海里就产生了与同龄人不同寻常的凡响,通过借、凑、拼好不容易积攒了300元现金,执意要到日夜思念的北京去试一试。为了省钱,郜银河买的是站台票,站在火车上,几天几夜没得合眼,到后半夜实在困了,郜银河就找来几张旧报纸,垫在过道上,躺在上面,一双脚只得伸在别人的座凳底下,这些他都毫不在意。

  郜银河的创业故事确切地说是在火车上开始萌发的。那时,他一直站在火车上闲着,在别人座凳下面的旮旯边,偶然发现了一本《亚洲首富李嘉诚》的杂志,内容主要是介绍李嘉诚创业发家的故事。

  他聚精会神地看了杂志上详细介绍李嘉诚开始创业的细节。李嘉诚创业之初流浪街头卖过报,也做过茶馆的小服务生等,是如何如何的艰难困苦,后来又是如何如何的一个一个克服,最后成为亚洲首富,这使郜银河恍然大悟,自己只要努力拼搏,永不放弃,白手也可以创大业,穷小子也可以变富商。

  火车到了北京,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郜银河,下了火车简直就傻了眼,没有方向,没有熟人,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就连问讯也是徒劳的,可是他想起李嘉诚创业发家的情景,精神就振作起来,胆子也特别大起来。

  当时,尽管郜银河心里没底,但他还是坚持在茫茫人海中流浪和寻觅,想帮别人做一份事情即自己吃得消的活,哪怕是没有工钱,只要有饭吃,白干也行。可是几天下来,别说活儿没有找到,连身边300元现金也花得只剩下4元钱了,他又想起李嘉诚创业发家的故事,就买了4个馒头,充饥了2天。要知道郜银河也是娘生的,4个馒头要吃2天,可想而知他当时的窘迫,当时的4个馒头与如今他开的奔驰轿车又蕴涵着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呢?

  天无绝人之路,吃光了4个馒头,柳暗花明又一村。郜银河找到了一家在北京的温州小餐馆。这个温州老板为人很好,很讲良心,不仅接受了郜银河为其餐馆打工,管饭吃,而且每月还给几百元的工钱。在这温州小餐馆里,郜银河十分卖力,再苦再累也不会叫出声来,终于学到了做海鲜的手艺。一年多后,由于拆迁,这家小餐馆也随之消失。

  在北京,有了一点门路的郜银河,又找了另一家餐馆,这家餐馆老板的人品就比不上温州老板好了。一次,在炉台前烧菜,郜银河意外地被滚烫滚烫的油严重烫伤,痛得他在地上直打转,那个老板怕挑担子,只是马上给了郜银河几千块钱,就把郜银河给打发了。

  没有了活干,郜银河身处逆境,每当有困难,郜银河总就要想起李嘉诚。每当车到山前之时,郜银河总能以胜人一筹的魄力作出决断,他把一年多打工赚来的辛苦钱加上自己身子被烫伤老板给的几千块钱,加起来一共有8000块钱,破天荒地在北京王府井开了一家北京城里最小的刀削面馆。

  当时,郜银河心里想,只要比在别的餐馆打工强一些,有一点工钱就行了。在刀削面馆,郜银河不分白天黑夜地干,里里外外独自一个人撑着,他推出吃一碗刀削面,同时送一盘凉菜的方式,十分受顾客青睐,生意立即红火起来,一天要卖出刀削面100多碗,一个月收入达3000多元。

  刀削面馆有了起色,郜银河又迈出了一步,破茧化蝶,接着又在北京开起了一家自己的餐馆,炒菜、喝酒、吃饭等服务项目比较齐全了。由于他特别能吃苦也特别善于经营,翌年,郜银河有了积蓄达40多万元。后来,郜银河的眼光又瞄向了北京江燕酒楼,“蛋糕”开始逐渐做大了。

  日历翻到了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由于需要,酒楼的房屋给拆了,政府一次性补偿给郜银河现金200多万元。

  从小在家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家徒四壁的现实,这些都没有成为郜银河闯荡世面的怨言,反而被郜银河作为创业发家的精神支柱,勇往直前的原动力,这是一种什么品质?这是一种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品质;这是一种不畏艰难、奋起直追的品质;这是一种艰苦创业、勇于攀登高峰的品质。他常说:“父母给我儿时艰辛的经历,是我一辈子的无形资产;没有艰苦的经历,就很难取到李嘉诚的‘真经’。”

  有了经济实力后,郜银河严格要求自己,诚信经营,生意就越做越大。2001年,由于经营煤炭生意,郜银河来到了美丽富饶的富春江畔桐庐县。由于桐庐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吸引着郜银河,他就在桐庐建立自己发展企业的大本营,除了经营煤炭行业外,郜银河涉足了矿山、地产、餐饮、名品总代理等行业,企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二)浙江唯一的“徽商”会长

  郜银河企业做大了,可他没有满足。他看到近些年来,在桐庐和杭州周边地区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安徽老乡,在像他当年那样起步创业,并且势头越来越看好,而且绝大部分又是年轻人,充分显示出现代徽商的魅力,如果把这股力量汇集起来,该是一件多么大的功德啊!他常常与同行共勉,“自己才30出头,创业的路还刚刚开始,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打折扣,就是人的良心不能打折扣”。为人良心要好,要与人为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他认为,成立杭州桐庐安徽商会至少有3大好处:一是可以使所有在浙江经营的徽商有了自己的组织,就像有了港湾一样;二是使所有在浙江经营的徽商的信息可以得到互通、互补;三是使所有在浙江经营的徽商一旦遇到不测可以携手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郜银河的这个既超前又大胆的设想和愿景,通过杭州桐庐县工商联合会的热情牵头,立即得到桐庐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于今年3月26日正式成立了杭州桐庐安徽商会,这在浙江省开辟了先河。

  改革开放30年,徽商遍布浙江大地,为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桐庐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一大批现代徽商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但是与温州、义乌、萧山等地的发展相比较,桐庐发展的差别就大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桐庐对于浙江来说是一个小地方,在经济社会发达的温州、义乌、萧山等地都没有出现“安徽商会”,却在桐庐冒出了一个“在苦水中泡大的企业家”——郜银河,立志要为徽商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投下2000多万元,买下大楼和地盘,除了自己公司用房外,专为杭州桐庐安徽商会建立总部,把“杭州桐庐安徽商会”8个金光闪闪的大铜字矗立在屋顶最抢眼的地方,而把自己的办公室安排在最不显眼的一楼,这正是郜银河16年来创业的一贯风格,也是郜银河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接触员工、勇于站在前列的博大胸怀的充分体现,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完全彻底的“徽商精神”。一、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二、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三、审时度势、出奇制胜的竞争精神;四、同舟共济、以众帮众的和协精神;五、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

  杭州桐庐安徽商会的诞生,不仅让在浙江创业的所有徽商看到了希望,看到温馨,看到了人性,更使郜银河“100个想法不如1个行动”的语录,在实践中得到有力的印证。

  (三) “4个馒头吃2天”难忘怀

  有了千万资产的郜银河,可以作出多种美妙的选择,但他至今依然像当年初出家门时那样,十分的节俭。因为,郜银河始终不会忘记当年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上,自己手攥4个馒头要熬过2天的情景。以致他在生活中养成了节俭的良好习惯。

  有一天中午,郜银河把自己的奔驰轿车停在了一家小面馆门口,由于工作忙,坐下吃了碗面条当中餐了。这时,几个年轻人也坐下吃面条,看着郜银河既年轻又和蔼的脸庞,就与郜银河开起玩笑来。

  “老板不在家,你们当驾驶员的可轻松了?”几个年轻人随口说。

  “可不轻松,中午只得吃面条了。”郜银河回答说。

  在这些年轻人眼里,门口停着的奔驰轿车十有八九是大老板的,看着郜银河如此年轻,又一个人在吃面条,毫无疑问是司机了。

  又有一次,一位从省城来的朋友来到他的办公室,聊这聊那,朋友为郜银河如今取得令人折服的业绩感到无比自豪。兴奋之余,郜银河起身从冰箱里拿出唯一的一个橘子,一边将橘子分成两半,一人一份,一边说,他这个人不会准备吃的东西的,于是他和朋友哈哈笑出声来。

  如今,郜银河还是那样俭朴,当了老板别人根本看不出一副老板的架子和阔绰。但在该花钱的方面,郜银河从不吝啬。郜银河自己的企业做大后,每当谈论起创业的艰辛,他很是感激李嘉诚,他十分敬佩李嘉诚,有关介绍李嘉诚的书籍,只要被他发现,他不怕贵,也不怕多,如今已是满满一书架了。除了阅读,还坚持做读书笔记,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目前,正处在创业黄金时期的郜银河,永葆本色,致力创新,企业连年上台阶。今年又投资3600万元,在安徽宿州合资创办宿州市鑫盛轧花有限公司,新建6万纱锭以及第一年产1万吨皮棉轧花生产项目。顾名思义,郜银河这位企业家,真的是郜(高与郜谐音)银河,高深莫测,他一边忙着上项目,一边却在谋划着未来更大的发展目标,计划把自己的企业总部和杭州桐庐安徽商会总部一并迈向更大的发展平台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这就是王宝强式的郜银河,现代徽商的杰出代表。

  □ 熊冰/撰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品牌周刊 00005 2008-10-18 浙江日报000052008-10-18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