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英语爱好者:你用过什么教材
· 特级教师:观念随着教材变
· 英语学习:改变我们的生活
· 史晓卿:
方寸印中
“品”《三字经》
· 80后中学生:李磊和韩美美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史晓卿:
方寸印中
“品”《三字经》

■本报记者 张品方 李月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千个人读《三字经》,或许会有一千种读法。

  在宁波鄞州,43岁的东钱湖人史晓卿选择了别样的方式——篆刻。

  日前,史晓卿以明代赵南星著《味檗斋遗书·教字二书·三字经注》为蓝本,完成1062字的篆刻,一句一印,刻354方印章。

  

  篆刻人生自幼始

  从石刻艺术角度来看,史晓卿生在鄞州是幸运的。这里古为鄞县,从来就不缺乏翰墨文人。在东钱湖畔,盛极一时的史氏家族,在这一带遗留了南方石刻的极大群落。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先生也生于斯。即便是如今,在西泠印社,有8名社员均是从鄞县走出去的。

  为学者,必有初。史晓卿从小就生活在这种氤氲氛围中。幼受庭训,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抄写《三字经》。取东钱湖水蘸作墨汁,挥毫青石板上。不分字体,边写边等字体晾干,如此往复。上世纪80年代中叶,在浙江省第一届书法新苗大奖赛上,史晓卿竟然获奖,还受到评委孙正和老师的赏识。受其熏陶,书法日渐见长。

  在日中青少年举行第一回友好交流书法展上,正在读高中的史晓卿也想去试一试。这一次,孙正和建议他写大字,遒劲且大气。史晓卿一连写了3遍“源远”,意为日中关系源远流长,隶书、楷书、行书各一遍。最终,他选择隶书“源远”参赛,一举拿下第二十届高野山竞书大会“文部大臣奖”。

  获奖后,孙老师建议他研习篆刻,“治印学者,须先攻文字之学与篆、隶、楷、草之书写”,沙孟海年轻时正如此。这个建议令史晓卿顿觉新鲜:篆刻《三字经》会否别有风韵?兴致正浓的史晓卿,立即买下几块印石、一本吴昌硕印谱和一把小刀,开始临摹,并将印花分别寄给孙老师和西泠印社鄞县籍社员卢石臣斧正。他们一眼看出刻刀有问题,线条没有质感,建议买把大一点的刻刀。师徒之间的书信往来,开始了史晓卿的“篆刻人生”。

  知印即人始识卿

  执刀如执笔,讲究翰墨情趣。史晓卿取径秦汉,博取明清诸家之长。在各种流派中,他选择汉印、古鉩为根本,尤其推崇清朝赵之谦的印文,如“鲍厉哲印”、“石堂惜墨”。在他看来,印文干净,想必其人心性亦澄净。

  如负薪,如挂角。一路研习下来,不觉已十余载。史晓卿的刀法遇到了一个问题,冲刀、切刀、复刀等各种刀法相辅并用,但总有“一方死印”的感觉。正如大多数后来者研习篆刻大家的作品,却走不出大师的影子。上世纪90年代,史晓卿将作品送到西泠印社参加展评。在展评上,他结识了西泠印社老社员高式熊先生。高先生的一个示范,令史晓卿记忆犹新:一刀下去,崩裂处任由它,不多加修饰。

  史晓卿对篆刻艺术的认识豁然开朗,“何字宜独立、何字宜靠边、何处宜密、何处宜疏、何处宜紧、何处宜舒展、何处可肥、何处宜瘦、何处宜长、何处宜短”,正所谓“疏处走马,密不透风”。至此,他的创作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朱印文“老之将至”中,“将”字用小篆裁体,线条以古鉩为主,拙朴之中透着历史厚重感。

  这一次,他的作品入展了。在他看来,这是西泠印社对他篆刻风格的肯定。

  随后,他的作品参加全国第八届“群星奖”、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与人合作编写的《鄞县名胜印谱》、《诗品刻石》、《碑铭撷英》等也相继出版。

  方觉气韵谱三字

  史晓卿的篆刻生涯,正是为了“遇见”《三字经》。

  1997年秋,时供职于鄞县县委宣传部的史晓卿,篆刻艺术已自成一体。在县政府召开的古籍研讨会上,他建议挑选地方古籍出版《鄞县名胜印谱》。随后,他邀请到西泠印社八位鄞县籍社员加入队伍,并请来刘江、高式熊和余正三位篆刻大家担任顾问。1999年,这本书出版了,篆刻界对它的评价是“现代篆刻艺术史的一颗红宝石。”

  这次的古籍挑选,史晓卿想到了《三字经》。这本国学读本,世传为鄞县人王应麟所著。当时,“养在深闺”的《三字经》并未为鄞县人重视,他觉得可惜了。读着“人之初,性本善”,句句折射人生哲理,这种给人启迪的内容,正是史晓卿认为篆刻艺术所应表现的,“方寸之间,尤须精炼。”

  史晓卿一口气用稿费换来550方寿山石,潜心研习《三字经》。在他家顶楼的楼阁,专门设立绿野斋工作室。白天公务缠身,只能晚上创作。印石磨平,粗砂皮磨一遍,细砂皮磨一遍,微砂皮还要磨一遍。三字一刻,还需讲究方寸布局饱满,常常是一字刻坏,需磨平印石,重新开始。如此下来,一年只能刻上30方左右。直至今年7月,354个印蜕全部制作完成。接着要完成印石的边款拓制工作。

  边款拓制更非易事。一方边款先用连史纸覆盖,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涂湿连史纸,接着用宣纸或餐巾纸吸其水份,然后将拷贝纸复盖其上,用棕老虎在拷贝纸上刷,一连刷2-3遍,才能刷透。然后拓包蘸墨,使其受墨均匀,干湿适度。在连史纸上轻轻扑打,一遍好后,再扑第二遍,直到乌黑发亮、字迹清晰为止。等墨迹干透后,然后轻轻揭下。这样,一张拓片才算完成了。

  最近,这幅鸿篇巨制终于完工,明年1月出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史晓卿:
方寸印中
“品”《三字经》
■本报记者 张品方 李月红 2008-10-17 48256F32002924A6482574E1003480D3[A2-张品方≈B1-杨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