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资讯
3  4  
PDF 版
· 浙工大:
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创新源
· 一个院士带动了一个学科
· 浙工大专利成果
产业化成绩令人瞩目
· 浙工大有门选修课专门讲励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工大:
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创新源

文 孙江丽/图 李俊
  浙工大:

  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创新源

  文 孙江丽/图 李俊

  浙江工业大学是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3年。55年筚路蓝缕、开拓进取,工大人把一所普普通通的中专学校建设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工大人勇立改革开放的潮头,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坚持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华美乐章。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办学水平稳步提升,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成为浙江省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

  1978年的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的前身)是一所单科性的教学型的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层次为专科—本科,其中本科专业8个,学科门类1个即工科。如今的浙江工业大学已经是一所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在2002年已经形成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完备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科涵盖理、工、文、法、农、哲学、经济、医药、管理、教育10大门类。有61个本科专业、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MBA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中国港澳台学生招生权。现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3万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万余人,留学生400余人。

  就人才培养而言,量的扩张固然重要,但是,质的提升和特色的凸显更是关键所在,浙工大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放在首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人才培养已多层次、多元化,学校根据自身的定位担当起了培养能够引领和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的历史使命。

  为此,学校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专业结构布局合理、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学校根据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目前61个本科专业中三分之一以上直接与浙江省的四大主导产业(机械、电子、化学和医药)相关,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与浙江经济的互动作用日益彰显;软件工程、信息管理、环境科学等专业也与建设数字浙江、绿色浙江等经济发展战略相呼应。

  为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模式,相继推出了弹性学制、学分制、双学位制、复合型专业、一体化双专业、创新学分、导师制、一页开卷、四选(选专业、选课程、选进程、选教师)、人才立交培养等多项改革

  举措;同时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建设,近三年获2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4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4个省重点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33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不断完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拓展体系,实施学生创新导师制、科研助手制度、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制度,建设学生创新基地、构建学生创新团队、设立学生创新基金,2008年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学校。近5年,学生课外科技竞赛获国家级奖项的达42项,获省级奖项的近300项,全校学生共获授权专利110项;在2005年第9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的参赛成绩列全国高校第11位;有2位同学先后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2006年国际(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浙工大学生团队获得特等奖。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为了帮助大学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健康就业,浙工大着力推进个性化服务,突出人文关怀,逐步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新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就业率、升学出国率均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作为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浙工大已经为社会输送了约11万毕业生,他们正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对接浙江区域经济,

  成为实施“两创”战略的重要科技力量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学校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发展,从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变,浙工大的科学研究工作有效对接国家科技战略、有效对接我省区域科技创新重点、有效对接企业科技需求,紧密围绕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科技创新,搭建创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积极实施“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多专利”的科技工作发展思路,构筑起具有浓郁浙江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成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一支重要科技力量。

  学校坚持以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依据,遵循“抓重、扶新、布点、创新”的原则,以“按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的思路扎实推进学科建设,构建了一个结构合理、相互支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一批国家级(培育)、省级和校级重点学科。学校已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浙江省级重点学科21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9个、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浙江工业大学努力建设高层次科研平台,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3个。

  雄厚的学科基础、科技实力和有效的科技发展战略,催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学校先后有27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2006年,学校被SCIE、EI、ISTP三大索引机构摘录的论文数在国内高校的排名分别为第46、54和40位。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浙工大申请职务发明专利523件,申请量居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名第五位的江南大学之后;授权专利203件,授权专利总量居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名第六位的天津大学之后。2007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2.78亿元。

  学校积极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重视科研成果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水平和层次,已经与全国1000多家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与省内20多个地方政府全面合作共建创新载体。学校科技成果的高转化率一直来为社会所瞩目,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作出了贡献。如沈寅初院士带头研发的井冈霉素、虾青素等微生物生产工艺,张立彬教授带头研发的设施农业配套小型作业机,刘化章教授带头研发的A301、ZA—5型低温低压氨合成催化剂,徐振元教授带头研发的年产3000吨高质量毒死蜱技术,苏为科教授带头研发的用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替代光气、氯化亚砜等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氯甲酰胺等5个系列产品的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等,都已经实现了较大规模的产业化,为促进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贡献。

  以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

  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根本保证。浙工大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突出教师在学校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师资培养和人才引进理念,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考核与聘任并重的方针,构建了一支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制定“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依托创新团队建设,造就和培养一批学术功底厚、综合素质好、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以特聘教授岗位制度、重中之重学科高水平人才招揽计划为抓手,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力度,开拓多种渠道做好柔性引智工作,汇聚优秀人才,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群体;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实施成规模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计划,努力营造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这些年,学校每年都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师资的培养和引进。

  为了吸引海内外人才集聚到高水平团队中来,学校制定了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提出了“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团队成员+团队顾问”的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即以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创新平台为依托,以新一代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核心,聘请高水平学者为团队顾问,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方向,组建一批优秀创新团队。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急需人才、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和其他承担教学科研任务教师四个层次的师资引进培养体系。

  学校1791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教师30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6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62人。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次、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入选各类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22人次、浙江省特级专家4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浙江省特聘教授6人。这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精湛、锐意创新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

  在近些年浙江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浙江工业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展望未来,学校改革和发展依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国高等教育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浙江“两创”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当前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自身的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上层次上水平。但是,无论前行的路上还有多少坚冰和难关,都挡不住工大人昂扬奋进的步伐。浙江工业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齐心协力,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为早日建成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2 浙工大:
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创新源
文 孙江丽/图 李俊 2008-10-16 浙江日报000122008-10-1600015;浙江日报000122008-10-1600003;浙江日报000122008-10-1600010;浙江日报000122008-10-16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