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传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通报近期省委主要工作情况
· 我省启动“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 蓝图更美 干劲更足
· 桐乡“风光产业”异军突起
· 医改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 紧密结合浙江实际把中央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省农村基层干部热议十七届三中全会——
蓝图更美 干劲更足
  本报10月14日综合消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为广大农民清晰地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在我省引起了强烈反响。我省农村基层干部坚信,在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民必将进一步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本报记者 谢国平 通讯员 国海 佳磊发自舟山定海——

  “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国今后农村改革、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十七届三中全会列席代表、舟山市定海区干■镇新建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金红,正忙着向村民们传达全会精神。

  “这几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和措施,给农村带来了很多的实惠,我们老百姓都拍手叫好。这次中央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一个指导性文件。我认为,实质就是一句话,就是要让今后农村发展更健康和谐、农民未来生活更美好。”

  余金红说,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有了巨大的变化,新建社区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但是因为要防老、防生病,村民不敢随便消费。在农村,一人生病、全家致贫的现象也还存在,因此这次全会提出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无疑是农民的福音。

  通过学习中央全会精神,余金红对今后农村的发展充满信心:“全会提出的六大目标和作出的三大部署,全面描绘了农村未来美好图景,勾勒了新一轮农村改革路径图,我们农村基层干部听后很振奋,农村的又一个春天来了。”她告诉记者,借三中全会春风,新建社区决定一抓社区集体经济,搞活社区的物业,壮大集体为民办实事的实力;二是抓老百姓经济,利用社区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生态游等,“让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沈建波 通讯员 李晓鹏发自桐乡濮院——

  全国劳模、桐乡市濮院镇红旗漾村村支书周阿龙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规模化种粮。他不仅自己成了种粮大户,还带动全村种植3400多亩粮食,村里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9700元。

  “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阐述,好像在我心里打开了一扇窗户。”站在稻浪涌动的晚稻田旁,周阿龙说,全会提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让他更加坚定了带领农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信心。

  今年,红旗漾村将通过土地流转,把在广东创业的江西农民请来承包种植“高温蔬菜”——在高温环境下,也能种植四季时令蔬菜,丰富市民的菜篮子。该村还将适时完善规划,成立专业合作社,打造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周阿龙说:“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只要真抓实干,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本报记者 秦军 通讯员 梅丰发自湖州吴兴——

  这几天,湖州市吴兴区章家埭村党支部书记汤水根每天都要关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相关新闻。“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很多支农惠农政策,有了这些政策,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改革开放以来,章家埭村从一个负债累累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7万元、生态环境优美、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的先进村,成了湖州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全会围绕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对农村制度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这一系列制度建设,无不让我们心里更加踏实,也更有动力了。”

  汤水根表示,今后,村里一班人一定要借助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进一步激发老百姓自主创业的激情,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蓝图更美 干劲更足 2008-10-15 48256F32002924A6482574E20048BA76[B1-霍建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