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现代服务业:浙江经济新引擎
·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党委班子由党员直选
· 临海出海渔船有了“保护神”
· 安得广厦六万间
· 桐乡“风光产业”异军突起
· 我省启动“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 在学习中推动实践
在实践中深化学习
· 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现代服务业:浙江经济新引擎
本报记者 苏 靖
  紧贴工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和商务服务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左右。

  促进中心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杭、甬、温三个中心城市(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基地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占到75%以上。

  切实保护好1500万亩标准农田,确保3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做强做优蔬菜等10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主要动植物种子种苗等10个农业高科技产业。

  ——摘自《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全省上下从未像现在这样热衷于谈论服务业。《决定》让各级政府和企业从中读出了服务业不同寻常的分量。

  在浙江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为什么把发展服务业看得如此重要?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最需要、最有可能发展什么样的服务业?各地推进服务业发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思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省发改委副主任黄勇,请他对《决定》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构筑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至关重要

  黄勇说,浙江经济能否实现健康发展,关键还在于能否构筑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格局。这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要着力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也就是《决定》中提出的“三个着力改变”,即着力改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工业支撑的状况,着力改变我省工业主要处在低端产业和低附加值加工环节的状况,着力改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低和比较效益低的状况。另一层意思,就是要使服务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传统工业、传统农业逐步转向现代工业、现化农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格局由“二、三、一”转向“三、二、一”。

  黄勇的课题组对发展服务业的意义进行过深入研究。他说,服务业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自主创新的“助推器”、节能减排的“生力军”、区域竞争的“原动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我省的经济总量,而且有利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这将使我省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促进“工业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从而使反映经济发展的GDP变得更“健康”。

  《决定》将“加快发展服务业”摆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的首要位置。黄勇说,这也意味着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领导干部过去的“弦”主要绷在工业上,这次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弯子”是转得比较大的。《决定》明确,力争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这个目标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从中充分反映出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信心和决心”。

  转型升级必须依靠服务业大发展

  为什么如此重视服务业?这与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关。回顾我省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阶段,黄勇总结,上世纪80年代,浙江依靠体制改革先发优势,使生产力得到解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浙江凭借与国内消费结构层次相吻合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得到新一轮高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消费品工业快速发展,产能趋于过剩,浙江又抓住了中国加入世贸的机遇,依靠灵活机制和一定的产业基础,使过剩生产能力以外贸出口的方式释放到国际市场。可以说,浙江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的。

  去年以来,国内、国际形势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来自原材料、劳动力、资金、国际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尤其对像浙江、广东这些经济结构以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出口企业为主的区域造成较大冲击。从当前看,我省依赖的经济增长条件已经发生逆转;从长期看,资源要素、环境容量的制约已成定局,粗放增长难以为继。而要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就必须把过去重生产的运作模式,转变为重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的运作模式,也就是学者们所说的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这个过程不会自动完成,必须依靠服务业的大发展。

  黄勇认为,发展服务业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创新性较强的行业,突出对工业发展有较强支撑作用的行业,突出具有传统优势的行业,突出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我省根据实际确定了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商贸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作为十大重点发展的服务行业。

  对于我省各级政府来说,如何抓服务业还有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借鉴国内外经验,黄勇提出了一些思路。对于产业集聚发达的区域,可以考虑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科技服务等服务业;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可以规划建设类似于杭州的黄龙商圈这样的微型CBD;还可以因地制宜引导设立总部经济、创意经济、外包服务等服务业集聚基地。即便是经济不够发达的区域,也可以发展一些基本服务功能,如商业网点、医疗服务,并根据自身优势发展跨区域的行业如生态旅游等。他同时认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一方面,要引导制造企业摆脱传统观念制约,转向“购买服务”;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扶持服务供给方,鼓励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较高质量的服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现代服务业:浙江经济新引擎 本报记者 苏 靖 2008-10-15 浙江日报000022008-10-1500004;48256F32002924A6482574DE00335059[A1-苏靖≈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