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文教科卫新闻
3  
PDF 版
· 千年文化田野飘香
· 金奇个人作品
音乐会昨上演
· 排舞俱乐部
· 美丽杭城上演浪漫故事
· 明星身价悄悄降
· 吴山庙会周五开场
· 中国高校要“抱团”迈向世界一流
· 邀请市民共睹当代大学生风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千年文化田野飘香
松阳“种”出3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报讯(记者 聂伟霞 通讯员 杨庆华 丁根明) 金秋时节,松阳农民正喜尝累累文化硕果。近日,松阳“农民文化遗产节”专场演出在松阳市政广场开锣,31个非遗文化精品轮番上演,近万名群众赶来观看。

  随着一阵激越的鼓声,一只气宇轩昂的“雄狮”突然跃出,追逐着红色的绣球,时上时下、忽左忽右……操纵“雄狮”的叶家礼老人说,这是松阳民间绝技“绳舞狮子”,失传了数十年,现在是第一次重新与观众见面。“‘绳舞狮子’是利用绳子来操控迷你型‘狮子’的,在其他地方很少见,现在已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老人骄傲地说。

  “参加演出的节目,都是在‘种文化’活动中重新挖掘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松阳县宣传部部长李忠伟说。千年古县松阳,蕴藏着许多文化瑰宝。“种文化”活动激发了松阳农民的文化创作热情,全县农村各类文化活动层出不穷,许多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瑰宝被保护、挖掘、整理,目前,已挖掘出3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著名诗人白居易《长恨歌》里诗句把观众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唐朝。“嗒、嗒、嗒”,随着一阵清脆的竹板声音,以笛为主奏,配以二胡、大胡、大鼓、中号铜锣,古朴而典雅的古乐悠悠飘来。观众都凝神屏气倾听着。

  “从来没听过如此文静飘逸的古典乐曲,这就是传说中的古代宫廷仙乐《霓裳羽衣曲》吧。”站在一边的一位年轻人说道。

  今年66岁的叶万芳老人说,这就是流传民间的《霓裳羽衣曲》,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霓裳羽衣曲》在道家祖师叶法善家乡松阳卯山世代相传,迄今保留着原汁原味,松阳民间又称此曲为《月宫调》。属宫廷音乐,加上岁月尘封,年代久远,此曲难得几回闻。在“种文化”活动中,叶万芳老人组织村里十几位老人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目前,《霓裳羽衣曲》已经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刘建超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不但能品尝到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餐,而且这些文化瑰宝还在民间生根开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12 千年文化田野飘香 2008-10-14 48256F32002924A6482574CF002E9F5A[A2-聂伟霞≈B1-周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