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媒体点击·体育新闻
3  4  
PDF 版
· 股市动荡
黄金能否为王
· 中国代表团收获第六金
· 反兴奋剂“堡垒”中的科学家
· 新一轮世界杯足球赛预选赛
在世界各地打响
· 如何绕过美国金融危机的险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反兴奋剂“堡垒”中的科学家
——
  位于北京奥体中心院内的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并不起眼。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这座红灰的小楼是一座堡垒,实验室负责人吴侔天与他的团队在这座堡垒中,以精密的科学仪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严谨不倦的工作态度为武器,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捍卫两个奥运会的纯洁。

  国际奥委会医学与科学部主任帕特里特·沙马什博士负责监督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项目。他对吴侔天的业务能力相当推崇,称北京实验室有一支“梦之队”,而这支“梦之队”的领头人,便是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副主任、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实验室负责人吴侔天。

  吴侔天50多岁,有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严谨与低调。当记者要求采访他时,他却一再表示,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功劳应该记在整个团队身上。

  两个奥运会期间,吴侔天和他的团队承担了巨大的工作量。平日,作为得到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认证的实验室,北京实验室承担中国运动员和一些周边国家、地区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工作,每天的检测量在四五十例左右。而北京奥运会4700多例检查和残奥会1000多例检查,样品检测全部在这个实验室完成。实验室24小时运转,吴侔天与他的团队每天随时待命,等候检测样品到来,每天的检测量最高可达到300例。

  其实,北京奥运会之前,为了确保中国派出一支“干净”的参赛队伍,检测数量已经极大提高。而且,为筹备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吴侔天与同事们在奥运会前半年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工作。

  为北京奥运会,北京奥组委给北京实验室招募了90多名志愿者和16名境外专家。平时,实验室中的检测人员大约有20人。吴侔天说,在他的实验室中,他年纪最大,但他手下的年轻人毫不逊色,不但学历高,水平也高,“奥运会的时候工作非常出色,与境外专家的合作也很融洽”。

  虽然谈到自己的时候非常谦虚,但提到业务,吴侔天自信中带着严谨。

  奥运会前,多起兴奋剂丑闻爆出。体育运动的尊严与奥运会的纯洁都面临挑战,因此北京奥运会的兴奋剂控制备受关注,北京实验室的工作凸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

  为确保奥运会兴奋剂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中国投入巨资,建设新实验室,购置与租借先进仪器,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而吴侔天与他的团队,则保证了精良的“软件”环境。

  “只要世界上其他实验室查得出的违禁物质,我们都能查。”他这样充满信心地告诉大家。

  吴侔天和他的团队在对检测生长激素的研究上正做着自己的努力。如何获得可靠的生长激素检测方法是全球性问题,国际奥委会为此专门组织GH2000课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和世界其他实验室投入很多资源与时间进行研究。中国的研究获得了很好的抗体,在探索生长激素检测中迈出坚实一步。

  但在吴侔天看来,对科学的追求永无止境。“问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们即使取得了一点成果,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理由,更何况离项目的目标还很远。”他说。

  现在,奥运会落幕,北京实验室又回到了日常的工作状态。吴侔天说,不论奥运会前后,他和他的团队都要一如既往地认真进行反兴奋剂检测。“以后的路还很长呢,因为反兴奋剂是长期的、持续的工作。”他说。 新华社记者 马向菲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体育新闻 00008 反兴奋剂“堡垒”中的科学家 2008-10-13 浙江日报000082008-10-13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