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资讯
3  4  
PDF 版
· 长兴在转型升级中“强筋壮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长兴在转型升级中“强筋壮骨”
  长兴县,位于太湖之滨,地处苏州与杭州之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太湖明珠”之美誉。

  在创业创新的奋进大潮中,今年以来,长兴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今年以来长兴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使得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攀升。

  长兴县的工业、农业、服务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不断“强筋壮骨”。

  面对今年以来因为人民币汇率上升,出口困难、市场需求减弱的困境,长兴县为什么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县委书记刘国富说:“这得益于多年来长兴县坚持走高效生态农业道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带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即使面临逆境也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占得先机。”

  长兴

  在转型升级中“强筋壮骨”

  以改造提升、产业延伸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受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汇率波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作为长兴县传统产业的纺织服装、水泥业、蓄电池产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为此,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狠抓技改投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大产业链的延伸,扶持引导企业通过提升产品结构,加速转型升级,有效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目前,全县已全面展开对落后的喷水织机的淘汰,截至7月底共淘汰喷水织机4125台。同时,主要生产大有光彩色涤纶FDY、绣花线等的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项目成功落户长兴,填补了该县纺织业的空白,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近120亿元,对长兴县新型纺织业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长兴县传统的耐火行业目前已整改169家企业,改造完成窑炉118座,223个烟囱全部拆除,初步解决了该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

  除了通过技术改造、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长兴县还通过提档升级、延伸产业链,把一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能耗、污染严重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产业,转变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环境影响小的集约型发展产业,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蓄电池产业由原来的单一铅酸蓄电池向铅酸类和镍氢类、锂离子类等新型电池类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从电动自行车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延伸。机电行业正在向多领域快速拓展,汽摩配件、电器制造、节能灯等新兴行业发展势头趋好。新材料方面,由原来简单的卖石灰到现在的石灰石深加工,特别是国和公司在原有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利用自产超细重质碳酸钙生产化工用的特种板材,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

  除此之外,长兴县的循环经济也得到了良好发展。生活垃圾焚烧热电工程、中水回用工程、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发电改造工程实施顺利,有效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以招商引资推动转型升级

  

  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家宏观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招商引资无疑是最有利于、最能迅速调整一个地方经济结构及转型升级的一步棋。

  近年来, 长兴县狠抓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着力引进一些行业带动性强、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低、环境影响小的大好高项目,以增量效应和行业龙头示范效应来推动转型升级。

  今年8月,海信集团与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美国惠尔浦公司,在长兴县共同投资9亿元,启动年产100万台冰箱和200万台洗衣机的项目;总投资1.586亿美元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江森公司的动力电池项目,以及浙大中控、努奥罗、九川电器、中钢新型石墨材料、天能、超威等一批大好高项目,也已相继签约落户长兴和扩大再生产;17个千万元以上汽配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此外,长兴县还先后引进了长兴伊通、浙江特拉、长广时代、湖州台荣、浙江瑞高五个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型墙体材料项目,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密、资源利用效率好,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它们的建成投产,扩大了长兴新型墙材在全国的知名度。

  2008年上半年,长兴县已成功签约大好高项目20个。优质资金的注入、优质项目的引进,有力促进了长兴县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长兴县电子电器、机械汽配、新型墙材和新型纺织产业集聚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以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制约企业发展的要素很多,有资金、土地、管理,以及核心的技术等。规模企业要继续快速发展,就必须迈过这些坎。

  “近年来,长兴县除了在资金、土地上为企业提供方便,帮助企业家提高管理水平,还狠抓技术创新,一是通过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产业技术,迅速提高长兴县制造业产业技术素质,另一方面,还非常注重消化与吸收,在消化与吸收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的步伐,研制开发出自己的高端生产技术,从而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长兴县县长章根明说。

  长兴县在帮助企业提高核心技术能力的同时,以创建科技强县为抓手,以创新平台建设和实施产学研项目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有力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

  长兴县相继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了“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长三角)”和“农业科学试验站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共同成立了“长兴粉体与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与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合作共建了“上海—长兴技术转移服务接力中心”;与瑞典卡尔马地区共同筹建“中国长三角·欧洲波罗的海地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投入3200万元建设的浙江省第一家县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长兴科技创业园已孵化和在孵化企业达到120多家, 规划投入6400万元的长兴科技创业园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近两年来,长兴县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近300项,累计新开发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2项、新授权专利244件。今年上半年,长兴547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87.76亿元,同比增长30.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9.49亿元,同比增长54.4%。

  

  以产业联动推动转型升级

  

  长兴县在推动转型升级时,两手并抓,既大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同时也猛抓现代服务业,有力推动了产业联动的模式。

  长兴县把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两轮并转”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业外包发展,重点突破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和市场建设,增强工商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总投资4.6亿元、占地360亩的综合物流园区今年以来顺利开工建设。一大批领军式的龙头物流企业在政府的重点培育下茁壮成长。

  围绕“培育资本市场,优化金融生态,打造金融强县”战略,长兴县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积极引进和组建各类新金融机构,重点培育、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倍增效应。在原有工、农、中、建、农发行、商业银行的基础上,新组建5家银行单位、2家创业投资公司,扶持发展了10多家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服务。仅今年上半年,全县担保公司就完成了133笔、总计1.6亿元的担保贷款,有效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长兴明天更加灿烂

  改革开放以来,长兴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增长的“长兴速度”和新农村建设的“长兴经验”。长兴县在经济发展中,“好”、“快”结合,使得行业结构不断优化、集群集聚态势趋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在经济转型升级中赢得了“轻盈转身”。

  如今,走进长兴县,到处是一片勃勃生机。

  在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下,动力能源、新型墙材、电子电器、新型耐火、特色纺织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长兴县已先后被授予全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基地、“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中国耐火材料之乡”、“中国节能灯电容器之乡”、“浙江省电动助力车用蓄电池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浙江省蓄电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等称号,蓄电池产业跻身“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

  如今的长兴县正在不断探索走资源、环境、效益协调发展之路,以调高、调优、调强为主线,实施电子电源、新型材料、家居服饰、机械制造、食品医药、特色化工等“六大工程”。

  长兴县新的块状经济优势迅速放大。

  县委书记刘国富深有感触地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长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是顺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激烈区域竞争的必要途径、是事关全县新一轮发展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县域经济的竞争,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力;产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产业的层次,谁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早走一步,各类优势资源就会流向该区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兴正处于“弯道超越”的关键时期,为此,长兴县的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如今,长兴县已成功地从宏观调控的压力中“倒逼”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成功实现了自我超越,推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长兴已把目光瞄向了更高的经济发展目标,准备在更高的起点实现新的飞跃。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2 长兴在转型升级中“强筋壮骨” 2008-10-13 浙江日报000122008-10-1300008;浙江日报000122008-10-1300012;浙江日报000122008-10-1300013;浙江日报000122008-10-1300010;浙江日报000122008-10-1300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