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启动
· 新昌工业企业“转身”高新经济
· 大熊猫为什么是“黑眼圈”
· 杭州湾跨海大桥昨起通货车
· “老农村”的“金点子”
· 绍兴县多渠道助农增收
· 西方七国集团宣布
应对金融危机行动计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老农村”的“金点子”
——访我省“三农”问题专家顾益康
本报记者 杨军雄
  顾益康,1947年10月生,浙江宁波人。作为知青务农10年。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现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三农”发展组组长、浙江省农经学会会长、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曾任省农办副主任。他的“三农”理论研究成果曾多次获省部级大奖。

  顾益康是一个忙人,在担任省农办副主任期间常常奔波于各地农村进行调研;现在到了省政府咨询委和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专事研究工作,依然不得闲,记者好不容易才约好了采访时间。

  在这位忙人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数次受邀进京参与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而且有好些建议被采纳写进了“一号文件”。

  “这不是我的本事有多大,而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让浙江农村改革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不断地创造出新经验。”

  农村税费改革

  ——黄宗羲故乡率先破解“黄宗羲定律”

  浙江是全国最早开始农业税费改革试点的省份之一。顾益康说,从2000年开始,我省实行农村“费改税”,取消了各种政策外的收费和农村教育集资、屠宰税、乡统筹;2002年起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通过这些改革,农民年人均税费负担可降低34元。

  34元,对绝大多数浙江人来说可能并不起眼,但对欠发达地区农民而言却不一样。顾益康当时进行扶贫政策调查时就发现,这些地区的不少乡村干部反映,每年征收这点钱很不容易,常常因此和村民发生矛盾,成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一大难事。

  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2002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停征农业特产税,2005年开始全面停征农业税。浙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停征、免征农业税的省份。浙江农民由此每年减少20亿至30亿元税负。

  顾益康感慨地说,两千年的“皇粮国税”在浙江一朝破除,作为黄宗羲的故乡率先破解了“黄宗羲定律”,这必定会载入史册。

  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起草中,顾益康带着浙江的改革成果向中央提议:对有条件的地区减免农业税。这一建议最后被写进了“一号文件”。200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我国又加速农业税减免进程,到2006年全面免征农业税。(下转第二版)

  记者感言

  浙江农村改革与发展能走在全国前列,除了因为有“敢想、敢冒、敢做”的农民群众,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领导干部,还因为有顾益康这样的“参谋队伍”。

  (上接第一版)

  实施“千万工程”

  ——农村人有了和城里一样的好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涌现了不少经济强村,吸引着许多省外客人前来考察。当时,顾益康经常陪同他们去这些示范村。

  在顾益康眼中,这种经历并不好受,因为和示范村相邻的那些村,基础设施落后、村庄环境糟糕。一些人事后总结:“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是垃圾村,走过几十个垃圾村,最后才找到示范村”,这显然与浙江省的发展水平极不适应。

  2003年,省委、省政府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整治村庄环境,改变农村面貌。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一大批传统村落变成了靓丽的农村新社区。

  在顾益康这位“老农村”眼里,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就是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动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也能像市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同时在农村还保留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人居特色,还有泉水叮咚、清水荡漾、稻花飘香、绿篱农舍等靓丽的乡村景观。乡下的环境不比城里差,农民也有文化,让农民有幸福感而没有失落感,有自豪感而没有自卑感。看到这些,他由衷感到欣慰,因为其间他也参与了我省相关文件的调研起草。

  2006年,浙江的“千万工程”再一次受到中央的关注。后来出台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将这些内容归纳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中。

  培育新型农民

  ——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减免种植、养殖专业学生的学费。

  这又是源于浙江,为浙江农民所熟悉的内容。

  随着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素质低的矛盾日益明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速度放缓,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遇到困难;同时,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难。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迫在眉睫!

  就在人们苦苦寻求答案时,衢州作为一个样本“冒”了出来。2003年,衢州市以职教为途径,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的意愿,由政府“埋单”培训农民。衢州的目标,就是要将农民培养成为到“进城市是合格市民,进企业是熟练技工,回农村是新型农民”。顾益康陪同中农办领导把衢州经验总结为“新时期农民讲习所”在全国推广。顾益康等人及时总结了衢州等地的经验,省农办形成了正式的政策建议。200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到2007年,全省培训农民655.18万人。

  针对“有钱人不上农大,没钱人上不起农大”的状况,我省又率先在全国实施“就读农业技术类大中专生免交学杂费”政策。

  回顾浙江30周年农村改革发展历程,顾益康深有感触地说,浙江经验根本在于农民主体走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只有农民千变万化、才有浙江农村的千姿百态。只要坚持以“农民愿不愿意,农民赞不赞成,农民支不支持”为原则,今后浙江农村发展一定会更好更快。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老农村”的“金点子” 本报记者 杨军雄 2008-10-12 浙江日报000012008-10-1200032;48256F32002924A6482574B8001016AC[A1-杨军雄≈B1-霍建虹];浙江日报000012008-10-120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