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州,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金佩华还有另一个身份——湖州市市政府副秘书长。金佩华和其他25位浙大教师、干部被派赴湖州挂职以来,一直实践在新农村建设的最前沿,与基层老百姓结下深厚情谊。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浙大师生走出校门,用知识与技术服务社会,让更多的群众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专家教授走出实验室
探索共建新农村的“浙大模式”
大学之“大”,在于她不仅承担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重任,还肩负着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社会的使命。
浙大领导和师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必须坚持“顶天立地”,在重视现代科技前沿研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与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有机统一,良性互动。
今年3月,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龙泉市项边村,一个只有1400多人口的小山村,成为科技部启动的首批12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之一,引来首个国家级科技项目。项边村是“浙江大学龙泉市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的村级服务点,在浙大教授的指导下,当地农户成立了省内首个村级菌种研究所和黑木耳合作社。
学习实践活动,激发了浙大师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浙大已与省内不同类型的县(市、区)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兴海”等专题调研,建立健全“首席专家制”,通过合作共建研发、创新中心,建设产业基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开展各类培训等形式,积聚优势学科和优秀团队的力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现在,在项边村这样的偏远山村里,活跃着越来越多浙大知名专家教授的身影。他们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厂矿车间,为群众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在希望的田野结出丰硕的科研成果。一个又一个专家教授依靠广大农户、职工,带活产业,救活企业的故事在社会流传,浙大已成为不少城市、农村发展的科技后盾。
探索新型发展道路
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在杭州,浙大与该市签署启动《杭州市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和谐杭州示范区行动计划》。计划涉及17个重点项目和6个配套项目,以杭州市为主投入200多亿元,双方共同打造以“概念浙大”、“湿地公园”、“孵化基地”、“水乡都市”为功能特征的试验区,探索名城名校一体化的新型发展之路。
在宁波,浙大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双方合作创办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分园、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三大合作平台,已成为浙大在宁波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
(下转第二版)
实践在希望的大地上
(紧接第一版) 如今,双方正围绕循环经济、海洋经济等新领域进行前瞻性的谋划,争取为当地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文化动力。
在湖州,市校双方有一份清晰的合作清单——建设1个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构筑科技创新服务、人才支撑、体制机制创新等“三大平台”,实施产业发展、村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等“八大工程”,推进100项以上重大项目。目前,浙大正在长兴县建设浙大农业高科技园区暨农业科学试验站,搭建更广阔的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的舞台。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当我省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迎难而上的关键时刻,浙大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积极探索市校合作,用科技、知识帮助地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他们把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浙大学习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对浙大服务社会的厚望,落实为一个个具体行动;把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和成果体现;借学习实践活动的东风,为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英雄有用武之地,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场所推广。”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常务副院长骆仲泱教授感受最深的是,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教师们更加理解了“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大学”的深刻涵义。“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浙大的科研成果实现转化,转化中又发现新的课题再进行研究,实现了科研与服务的有效统一。”
日前,刚刚通过论证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项目,正是浙大长期对太湖流域苕溪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对全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具有深远意义的科技攻关项目。浙大地方合作处处长朱世强说:“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教育部倡导的‘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如今,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已成为浙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自觉行动。”
在希望的田野上成长成才
自觉肩负社会发展重任
学习实践活动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实践是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活水”。在浙大,不仅教师走出实验室、拥抱社会,浙大年轻的学子们也纷纷走出校园,在希望的田野上了解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今年“五四”前夕温家宝总理给浙大4名学子回信中提出的“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的谆谆教导。
“学习实践活动,是我们青年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课堂;更是我们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浙大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李佳道出了许多浙大学子的想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青年学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暑假,全校近万名学子组成千余支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基层,走进西部,用双脚丈量祖国的山山水水,用双手触摸农村土地的温度。青年志愿讲师团的百余名博士为企业做了40多场报告,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20多次。还有80多名浙大学生利用暑假等时间挂职村委会主任助理,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学习实践活动,让浙大这所百年名校不断收获进步和希望,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广大师生看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果。在浙大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结束时,广大群众对全校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评价满意度达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