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伦敦奥运,背后是7万多份的商业合同。布兰登·迪尼问,这难道不诱人吗?
他列举了一些伦敦奥组委已经签下的合同:网站的建设、手册的印刷、奥运村地图的印制、地暖设备、水处理系统、安全头盔的采购,还包括软饮料供应商、冰淇淋车的提供商、新鲜香肠的供应商,以及蛋糕面包的供货商等,名单都已经大致确定。
“事实上,还有很多领域中国企业都有机会。”他举了一个例子,已经拿到了伦敦奥运会徽章制作合同的,就是一家中国公司。趁着采访的间隙,他还特意打了一个电话,向同事证实了这家公司的中文名称是“华江文化”。据了解,这是一家温州人创办的企业,已经为好几届奥运会生产过纪念徽章。
迪尼希望,“华江文化”会成为一个榜样,带动更多的中国企业来去伦敦。他说自己的责任是,将伦敦奥运会可能带来的8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落到实处。“过去我们已经帮助了40多个国家的1200多家企业。”布兰登·迪尼说,他们的服务会包括帮助初到伦敦的企业寻找律师、会计师、房屋中介,甚至装修公司和电话公司。
据了解,伦敦奥运的相关建设、服务工作委托两大机构负责,分别是伦敦奥运筹建局(Olympic Delivery Authority,ODA)和伦敦奥组委(London 2012 Organizing Committee,LOCOG)。
这两个机构,前者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和奥运场馆的建设项目,而后者则负责与比赛本身密切相关的运动器械、奥运商品以及餐饮服务等方面的项目,两者彼此独立,各自在官方指定的网站上发布商业信息。
伦敦投资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要想争取这些商业合同,并不一定要求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中小企业同样有机会。由于中国能依托原材料、空间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英国较低的特点,企业在参与伦敦奥运商业项目竞争时有相当的优势。除此以外,因为还有不少大公司拿到一个大项目之后,会再分成许多小项目包给中小型企业,从而产生更多的需求与机遇。
和许多英国观众一样,迪尼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幅美轮美奂的“画卷”设计也印象深刻。他颇有些自豪地说,参与了“画卷”效果的设计与制作的奥运会图像设计供应商——中国的 “水晶石”公司,也是经他们帮助在伦敦落户的一家中国企业。
“目前,我们正在帮助‘水晶石’参与伦敦奥运会的竞标。”迪尼说,尽管现在谈论结果为时尚早,但是他透露这家中国公司“很有竞争力”。
迪尼和他的工作团队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他们将定期向中国的企业发送与伦敦奥运会有关的合作信息。这里面的内容很多都是由迪尼亲自编写的,包括已签约的项目、入选的公司,以及最新公布的招标项目、合同的价值、截止的期限等。
“像这样详尽的信息服务,是以前我们未曾接触过的。”浙江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这让他觉得伦敦的商机的确“挺近挺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