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布获奖名单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贡纳尔·冯·海涅手持一支试管,内装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改造过的大肠杆菌。用紫外线照射后,试管发出绿色荧光。
冯·海涅说,这种级别的发现“能让科学家的心跳比平时快上三倍”。
美联社援引哈佛大学医学和放射医学副教授约翰·弗兰焦尼的话评价说:“这一技术彻底改变了医学研究。研究人员第一次能在活体细胞和活生生的动物身上同时研究基因与蛋白。”
沙尔菲在说起自己的成果时,用词相当平实。他通过电话告诉新闻界,这一发现让研究人员“只需要看看动物体内出了什么状况,搞清楚这个基因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被激活,或什么时候这个蛋白被造出来,它要上哪儿去。它们都打着手电筒,告诉你它们在哪儿。”
居住在美国的沙尔菲说,自己没听到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打来的电话铃声,直到早晨一觉醒来上网看新闻才知道自己获奖了,“我完全睡着了,没听见电话”。
钱永健说,有不少科学家都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作出过重大贡献,他们原本也应与获奖的3人一道分享荣誉,“我知道一个奖项只能同时给3个人,评审委员会决定谁得奖一定十分艰难”。
除了应用于科学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还应用于艺术领域。应美国芝加哥艺术家爱德华多·卡奇要求,研究人员于2000年制造出了一只能发出绿色荧光的兔子。此后,研究人员造出了经过基因改造的绿色荧光猪,还产下了绿色荧光小猪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