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明显减速、国内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当前国内外舆论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上作出明确回答: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很多。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保持国民经济在更长时间内又好又快发展。
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是中国经济走势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以来,金融、能源、粮食三大难题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空前复杂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深度蔓延,国际金融持续动荡并呈现加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今天,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不可低估。
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仍存在突出问题。上半年突如其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等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回落;受到出口放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能源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股票市场震荡、房地产市场徘徊,金融领域的隐患不容忽视;特别是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有待根本转变。
疾风知劲草。尽管复杂多变的形势使今年成为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挑战异常严峻,但我们完全有能力驾驭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这样的判断,源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源于中央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和驾驭复杂局面的丰富经验,源于人们对经济良好发展基础的信心。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虽然遭遇重重困难,但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上半年经济保持了10.4%的增速,仍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物价涨幅在2月份达到高点后逐月走低,8月份回落到4.9%,明显低于许多国家两位数的水平;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夏粮连续五年增产;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长趋向均衡,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这一切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正在收到积极成效。特别是近期针对国内外经济发生的新情况,我国采取灵活、审慎、富有弹性的调控政策,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由上半年的“防过热、防通胀”转为“一保一控”。下调贷款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部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调增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等,增强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印花税单边征收、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增持上市银行股票等措施,有效提振了股市信心。目前,从资本充足率、 资产质量、资产平衡率等来看,中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国内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具有坚实基础。总的来看,国民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在30年改革开放中,中国经济连续30年9%以上的增长率,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中国奇迹”,目前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外贸进出口总额稳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这为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要看到,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潜力很大。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劳动力和资金供给仍然充裕,消费和投资需求持续增长的潜力还很大,市场广阔,企业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充沛。
更重要的是,多年来我们积累了应对风险的丰富经验,驾驭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宏观调控水平日益提高。3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大风大浪、激流险滩,比如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特大洪水的“双重冲击”、2003年遭遇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2008年接连遭受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袭击等,但无论是国内严重的自然灾害,还是国际市场动荡,都没有动摇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没有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各种不确定性超过以往。但眼前的困难是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挑战中仍然存在重大机遇,应对得好,就会给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新契机,从而推动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正因如此,在刚刚结束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上,来自世界近9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对中国经济发展寄予厚望,认为在当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和企业家座谈会上回答提问时所说,当金融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认真落实中央的部署,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特别是把握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提高调控的有效性、针对性、灵活性,就一定能够保持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推动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沿着又好又快的航向继续前进。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