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台州10月5日电 (记者 叶晖 路桥区报道组 徐雨薇) “这些日记本,就像一部‘纪录片’,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迁。”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田洋王村村民张士友,坚持每天写半小时左右的日记,至今整整写了66本日记。今天中午,记者在张士友家看到,把他的日记本叠起来,足有1米多高。
今年73岁的张士友,从上世纪50年代在部队当兵时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更是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写上一段“最有趣的一件事。”张士友说,虽然他初中也没毕业,文笔并不好,但不管喜怒哀乐,都会写在日记里。
翻看老张的日记本,家事、国事、身边事、高兴事、烦心事、有趣事扑面而来。这些文字,既是老张的个人自传,也浓缩着整个时代的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
1978年12月25日,张士友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中心工作转移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说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我坚决拥护!”
1984年8月28日,他写道:“上午,田洋王大队一队队长梁小普来找我,今日重新分田,包产到户。小普对分田到户政策还不理解,说怎么会有这种好事,以前搞互助组合在一起种过田,现在又分到户了,这不是倒回来走路了?”
1988年3月23日,张士友记录了一件让自己很“恼怒”的事:“中午,红坚叫我借二三千元钱给他做生意,我很生气,骂了他一顿。”红坚是老张的小儿子,身为厂长的老张觉得儿子的想法很给自己丢人。5月4日,老张又在日记中写道:“红坚还想做生意,他这一着棋是走错了,子大不由父啊!”
张士友告诉记者,当时,社会上出现一些“万元户”,让许多人“眼红”,厂里的一些职工也偷偷摸摸地干起了第二职业。但是儿子红坚也要“下海”让他很生气。他说:“现在办厂经商很吃香,可那时候还是属于被割的资本主义尾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此后的日记里,张士友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张士友笑着说,现在他的女婿和两个儿子都在家里办厂,生意比他当集体厂厂长时好多了,现在生活跟过去比起来,是天地之差,这都是托改革开放的福。
在老张的日记里,记得最多的还是菜价、城市、交通等变化状况。1986年4月25日,张士友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从杭州回家,早上6点10分开车,下午5点到,会士岭两辆车翻在路边。”而在2000年12月26日的日记里,老张记录了我省第二条高速公路上三线的通车时间,并写下:台州到杭州的时间,从11个小时变成了3个小时。
张士友退休后兴趣更加广泛,除了写日记,剪报、旅游,还是个“戏迷”。他时常去上海、宁波等地看戏,儿子、女婿争着去接送。
张士友专门做了个书橱,把60多本日记按时间顺序排放得整整齐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笔记本,大多是牛皮纸封面,小小的,纸质较差。80年代后变成了塑面,本子变大变美了,纸质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