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资讯
3  4  
PDF 版
· 钱江新城美丽绽放,杭州跨入钱塘江时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新城美丽绽放,杭州跨入钱塘江时代
  钱江新城美丽绽放,杭州跨入钱塘江时代

  赞美一座新城

  七年期待,终于如花绽放。

  在这个收获的金秋时节,杭州人民乃至全省人民翘首期盼的钱江新城核心区,渐渐掀起她的神秘面纱,向我们精彩亮相。

  回眸2001年7月1日,壮阔的钱塘江北岸,杭州大剧院在世人的瞩目下破土动工,标志着钱江新城建设全面启动。

  这是杭州城市建设史上的惊人一跃。

  “西湖时代”的杭州,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杭州城市的空间显得越来越小,城市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十分紧张,经济扩张与提升受到极大的限制。更何况,杭州又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仅在环西湖圈内,就有名胜古迹达220多处。“西湖”不能动,那么,发展空间在哪里?

  文明的延续需要强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需要巨大的发展空间。钱江新城,正是杭州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的“桥头堡”,是杭州城市发展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的主标志,是打造“杭州CBD、天堂新地标、服务业主平台”的主载体,是“生活品质、品质生活”的示范区。

  打开地图,这座新城的位置不得不让你赞叹决策者的英明。钱江新城正好位于杭州地理几何中心和交通中心。她,紧依钱塘江北岸,距西湖风景区仅4.5公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8公里。这片总规划21平方公里的土地,分二期滚动实施。而即将开放的核心区——由清江路、秋涛路、庆春东路和钱塘江围合而成的4平方公里土地,则是优选建设的重点区域。它被定位为长三角南翼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央商务区,杭州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重点发展金融、会展、商贸、文化、旅游、中介咨询等服务业。

  七年时间,协手共建。钱江新城的建设,得到了中央及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得到了省、市、区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鼎力支持和协助。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建设方针,钱江新城在建设中完善、发挥准国家级开发区体制优势,坚持“办事不出新城,资金自求平衡”原则,创新机制,艰苦奋斗,全力推进。

  目前,钱江新城总投资已达500多亿元,开发总量500多万平方米,新建道路36条、40多公里,绿化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引进各类企业、机构集团总部50余家,2007年实现新增税收近5亿元。

  七年不鸣,一鸣惊人。赞美这座新城吧!这座新城,初露端倪;这座新城,正在成长……

  新城数据,硕果累累

  重大工程建设:先后开工建设了杭州大剧院、解放路延伸工程(新城隧道)、市民中心、波浪文化城、城市主阳台、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庆春路过江隧道、沿江大道等15个省、市重大工程。铁路及东站枢纽建设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电信大楼、杭州市中级法院、消防指挥中心、中国棋院杭州分院、广电中心、江干文体中心等一批政府投资公建项目相继建成。

  征迁安置成绩:截至2008年9月,征用土地10000余亩,拆迁居(农)民3500多户,回迁安置1500多户居(农)民。为使广大被拆迁户早日搬入新居,在钱江新城重要区域规划建设55万平方米钱江苑安置小区及道路、学校等各类配套设施,上千户农(居)民搬进新居。2007年在钱江新城核心区新规划建设60万平方米的安置小区。

  招商引资成就:已累计签订招商合同资金200余亿元。引进中国香港华润新鸿基、新加坡凯德置地、绿城和中国香港九龙仓、广州高德等境内外企业集团50余家,将建设企业总部、高档商务楼、高星级宾馆、大型购物中心等50余幢,以及十多个精品住宅区,总开发量达到500多万平方米。其中,尊宝大厦、浙江财富金融中心、华润万象城等20多个社会投资的企业总部、商务大楼已先后破土动工,部分已经结顶进入市场销售;金色海岸、盛世钱塘、东方润园等高档住宅陆续投入使用。

  优秀队伍风采:钱江新城建设管委会(指挥部)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和干部队伍建设。全体干部职工以“当先锋、作贡献、创一流”为信念,发扬“特别讲学习、特别讲协作、特别讲效率、特别讲廉洁、特别讲奉献”的“新城”精神和“白加黑、5加2”的实干精神,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七年来,新城累计受到上级表彰100余次,其中获国家级大奖2项、省部级奖3项、市级奖98项,工程推进、队伍前进,较好地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打造“廉洁、优质、高效”钱江新城的任务目标。

  对外交流形象:先后组团出访欧美等发达国家考察城市建设和开发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多次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都市交流学习城市建设和开发的成功经验。已接待来自美、法、英、日、韩、新等20余个国家以及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成都、郑州等国内城市的考察、交流共500多批次,并与多个城市建立了良好关系,增进了友谊,扩大了合作,提升了钱江新城形象和杭州的美誉度。

  

  科学决策:

  重塑城市发展格局

  

  5000年前,杭州先民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打造了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这个城市杰作,并续写了“西湖时代”的辉煌。历史进入到21世纪,又一个千年机遇,展现在杭州人民面前。

  2000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在钱塘江边新建一座现代、大气,表证杭州国际化都市形象的新城,推动杭州钱塘江两岸的开发。

  2001年3月,萧山、余杭撤市建区,杭州市区面积从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为杭州从过去“拆旧城、建新城”的城市发展模式过渡到“保老城、建新城”的新模式、重塑杭州城市新格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现实可能。

  在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上,集中众多中外专家和群众的智慧,杭州市作出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重大战略决策。在钱塘江北岸,建设未来杭州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钱江新城,改变千年以来以西湖为核心的团状城市空间形态,转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网络化组团状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大生态带”大都市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推动杭州城市新的跨越式发展。

  杭州城市建设和发展阔步迈向“钱塘江时代”的历史之门,由此开启;钱江新城的建设鼓点,骤然敲响。

  

  超前规划:

  彰显开放大气特色

  

  规划,是龙头,是蓝图,是建设的“先行官”。

  七年来,钱江新城建设管委会(指挥部)坚持高起点规划,学习国际先进规划建设理念,充分借鉴国内外中央商务区(CBD)规划建设经验,将以城市新中心为核心的行政、金融、商务和文化服务功能,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功能,可持续的生态功能和高品质的居住功能融为一体,展现绿色、生态、环保与城市的繁荣相融合的现代化新城,突出“开放大气”的钱塘江城市景观特色,与“精致和谐”的西湖景观交相辉映。

  钱江新城规划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发展理念和杭州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特点:连接西湖与钱塘江的生态绿轴,筑就杭州城市行政文化轴线;下穿式的之江大道如蜿蜒长龙,融合了人车分流、交通休闲功能;轨道交通和地下空间的大规模联建、沟通,形成了具有新城特色的地下空间层;开放式的公共走廊的打造,为未来中央商务区活动提供了风雨无阻的空间;以生态走廊、楔型绿地、城市公园为核心的绿地系统和畅通无阻步行系统的营造,构成了新城生态、人性、动感的都市环境。

  七年来,先后完成新城一期15.8平方公里、扩容区块5.2平方公里及核心区地下空间控规、城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景观规划、亮灯工程规划等20余项规划设计编制,为新城高标准建设奠定了基础。其中,核心区控规获得省规划一等奖,核心区块地下空间控规获得国家级科技二等奖,核心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列为2006年度建设部科技研究项目,填补了我省乃至全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高起点、高水准的规划,成为钱江新城的最重要的资源与品牌之一。

  

  基础配套:

  先行一步海阔天空

  

  基础配套,被视为钱江新城建设的“命根子”。

  七年来,钱江新城建设管委会(指挥部)坚持基础先行,按照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的要求,先后实施了解放东路、庆春东路、凤起东路、望江东路、钱江路、富春路等三横十一纵主干道路、25条城市支路建设,总长40多公里。

  建设新城隧道及之江路、钱江路、富春路下穿等4条城市隧道,实现了新城和老城区的无缝对接。

  建设城星路站、江锦路站和市民中心站等地铁站及庆春路过江隧道,形成了高效畅通、立体式的综合交通网络。

  建设沿江1号、2号城市阳台、波浪文化城及规划市民公园地下空间,将为社会提供约4500个公共地下停车位。

  建设新塘河及上、下游取、排水泵站、管廊共同沟等设施,全面实施电力架空线“上改下”。

  核心区市民中心内的行政办公和集中办事中心及市法院、市检察院等一系列政府法律服务机构,方便市民和企业办事;沿富春路三个地铁站周围布局了杭州万象城、来福士广场、高德广场和波浪文化城等约50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设施,供市民购物、娱乐、休憩;杭州大剧院、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杭州图书新馆、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杭州青少年发展中心、文体中心向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已建成的新城实验学校、钱江苑小学,与即将开工建设的市妇女医院,将极大方便市民就学就医,提升生活品质。

  

  绿色理念:

  建设美好生活空间

  

  “绿色”,是钱江新城建设管委会(指挥部)始终坚持的理念。

  他们从“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的高度,引景入城、引绿入城,坚持绿化的系统性和网络性,注重商务功能与绿化功能的复合、建筑与景观的一体,着力营造充满诗意的环境空间;大力实施“环境立城”战略,建设绿色新城,以大手笔、大气势在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规划布局了“三园、两带、一走廊”为主的绿化空间——即市民公园、世纪花园、森林公园,城市阳台沿江景观带、富春路-新塘河绿化带和以市民广场、城市主阳台及市民公园为核心的绿色生态走廊,彻底改变了传统CBD高楼林立、一片“水泥森林”的建设模式。

  目前,钱江新城已先后完成世纪花园、森林公园、沿江CBD公园、市民广场及城市绿带等绿化建设约200多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市民公园和望江公园、运河生态公园等大型城市公园。

  致力于创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钱江新城还按高标准建设了一批品质高、环境优、绿色环保的高尚居住区。在新城核心区东翼运河区块两侧规划建设了约170万平方米的住宅,西翼上城望江区块规划建设了约150万平方米的住宅,可供2.7万户居住。目前已有金色海岸、东方润园等七个小区交付使用,数千户市民搬进了美丽的新家园。

  这个未来生态型、花园式的中央商务区,将为市民工作和生活营造一流的环境,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绿色新天堂,让市民真正共享生活品质之美。

  

  未来展望:

  崛起壮阔钱塘江畔

  

  2008年,又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重要年份。在中共杭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上,杭州市作出了《关于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决定》,提出围绕“一主三副六组团”格局和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目标,规划建设“20座新城”和“100个城市综合体”的战略目标,这标志着杭州进入了新一轮跨越式大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钱江新城,再次被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寄予厚望——她,要被建设成为20个新城的标杆和典范。

  这是钱江新城建设新的历史机遇,也是新的压力和挑战。对此,钱江新城的建设者们豪情满怀。

  今后几年,钱江新城将继续坚持准国家级开发区体制和“四高”方针要求,加快建设核心区,完成市民公园建设,确保市民中心等五大项目全面启用,尽快完善中央商务区功能;大力推进四堡区块和扩容区块建设,建成沿江大道,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渔人码头、运河隧道和钱江东路等一批新的重大项目;积极引进以金融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建设金融城,中央商务区功能日益强大;加快建设“城东新城”,基本完成铁路东站交通枢纽建设。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座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充分传承杭州历史文脉,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钱江特点、国际风格,现代大气的钱江新城将崛起在壮阔的钱塘江畔,引领杭州大步迈入“钱塘江时代”!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06 钱江新城美丽绽放,杭州跨入钱塘江时代 2008-9-27 浙江日报000062008-09-2700030;浙江日报000062008-09-2700023;浙江日报000062008-09-2700029;浙江日报000062008-09-2700008;浙江日报000062008-09-27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