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丽水资讯
3  4  
PDF 版
· 青田工业在转型升级中“强筋壮骨”
· 云和木玩牵手童话幼教
· 遂昌:困难学生每月领100元生活费
· 青田:投入2300万元提高教师工资
· 遂昌开启“创意旅游”大门
· 庆元与浙江林学院开展全面合作
· 庆元五年转移农民两万多人
· 梅山中学学生频获大奖
· 秋至农家收获丰
· 绿意环绕龙泉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面临困境求新求变 坚持不懈好字优先
青田工业在转型升级中“强筋壮骨”
  本报讯(青田县委报道组 徐晓军) 在创业创新的奋进大潮中,青田工业经济今年逆势飞扬:1~8月,青田实现工业总产值105.9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5.8亿元,同比增长35.6%,实际利用外资2304.8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7倍。这些数字再一次刷新了纪录,让青田工业在转型升级中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

  面对市场需求减弱的困境,欠发达县青田为什么能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县委书记王通林说:“这得益于多年来青田工业发展一贯坚持‘好’字当头,即使面临逆境也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占得先机。”

  坚持“好”字优先,青田在引资、选资方面从严把关,倾力打造“生态工业”,使产业布局符合转型升级要求。青田充分发挥自身地域优势,深入实施“接轨温州”战略,今年5月以来,青田与温州达成35个项目投资意向,投资总额29.3亿元,所签项目全部符合环保要求,且新引进项目亩产值在300万元以上,过去4年青田共向200多个有意落户、但能耗环保不达标的项目亮出“红牌”。此外,青田关停转产了117家造纸、小炼油、活性炭等产能落后的企业,为产业升级腾出发展空间。结合中西部开发,通过围滩造地、盘活闲置旧厂房等,在船寮、海口、腊口等地建立2700亩新型分类产业园区,新落户企业按产业定位实行“对号入座”。船寮镇戈溪村党支部书记何卓年带着村民代表跑了79趟温州,通过精挑细选,配合政府从龙湾区引进了一家环保型企业亚大特钢,从政府到民间,全面促进转型升级正潮涌青田“瓯江工业长廊”。

  为破解企业在资金、土地供应、项目审批、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难题,青田政企联动,克难攻坚,设立工业企业突出贡献奖和最具潜力成长企业奖,出台《银行业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中小企业六项机制”,力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成立“中小企业营销中心”,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今年7月以来,青田对企业信贷投放资金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亿元。选派40名得力干部进驻重点企业,面对面服务。最近一个多月,青田完成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达到18个,而此前半年只有8个。城建局干部刘景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半个月包办完成勘探、设计、环保、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手续,使曾因手续不全、搁置三年的“艺阳机械”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企业负责人王遇亮说:“帮扶干部的全程服务让我对企业的发展有信心!”

  青田工业在转型升级中赢得“轻盈转身”,离不开企业不断迸发的创新干劲。曾经被称之为“浙南木折椅生产基地”的祯埠乡,随着产业升级、产品换代,这一有着20多年生产历史的资源消耗型产业正悄然“变脸”,百分之七十的产品不再以木为原材,一年少消耗4000多立方米木材,相当于少砍1万棵大树。“凯乐金属”开发金属制品下游产品,以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今年产值比去年同期提高50%以上。安特仪表公司自主创新开发节能灯项目,通过企业原有健全营销网络,将研发的新产品成功推向国际市场,收获颇丰。而科技型企业“龙品生物”把企业变成了生产研发基地,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发“利用制革废弃物生产纺织用胶原蛋白纤维”的研究项目,使皮革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今年上半年,青田工业企业共投入资金4.5亿元,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造。

  企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使青田工业瞄准了更高的发展目标。今年青田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目前,青田正与浙江大学合作建设“华侨总部经济园区”,这一青田工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思维转变,将让青田工业经济在更高的起点实现新的飞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丽水资讯 00013 青田工业在转型升级中“强筋壮骨” 2008-9-27 浙江日报000132008-09-27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