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世界经济,一日三变。华尔街金融风暴乍起,全球经济景气指数骤降。
国内经济,不容乐观。中小企业“过冬”言论四起,经济下行趋势显现。
秋江水寒,鸭亦先知。
浙江经济,以中小制造企业为主体,两头在外、外向度高,最先感到成长的压力与烦恼,反应甚为强烈。
浙江,已在全国率先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挑战,自豪感与危机感并存——
当我们还在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浙江成为制造业大省而欣喜时,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微利润加工的现实已不期而至;
当我们还在为“浙货”远涉重洋、销往国际市场而庆幸时,反倾销调查、人民币升值压力、次贷危机影响等又接踵而来;
当我们还在为全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踌躇满志时,国际品牌却将生产基地建到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浙江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这次困难,不是在消费品匮乏年代,靠灵敏的市场嗅觉与快速的加工仿制就能渡过的,因为产能过剩与资源紧张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次困难,不是在封闭的市场格局中,靠走南闯北编织起来的初级营销网络可以渡过的,因为中国加入世贸已7年,国际市场就在家门口;
这次困难,不是在制造成本拼争的层面,靠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可以渡过的,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迎接这种挑战,不仅需要胆气与决心,更需要智慧与韬略。
(二)
230年前,一位叫卢梭的老人在他最后一本书里写道:“这个世界,一切都不过是潮涨潮落。所有事物都在变化,没人能担保自己明天还依然爱着今天之所爱。”
浙江人已经深切地感受到“潮涨潮落”和“爱与不爱”的警示意义:低成本、低附加值赢得的市场和财富,昨天还是引以为豪的浙江优势,今天居然变成了令人担忧的“路径依赖”,明天则有可能成为继续前行的最大阻力。
浙江人不得不思考一个严肃的命题:怎样突破“路径依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去赢得未来?
唯有解放思想,唯有改革创新。
改革,就是要敢于否定自己;创新,就是要勇于超越自我。
再次解析当下最知名的案例:一个中国制造的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卖10美元,而我们出厂价才1美元。这意味着产业链中价值最差的加工部分在中国,而品牌、产品设计、销售网络等创造的9美元价值都被美国人拿走了。
芭比娃娃,是美国创造、中国制造,别人得大利、我们得微利甚至可能不得利。国际市场的逼迫、加工利润的挤压、投机泡沫的破灭,让我们直面竞争的压力,也让我们作出不二的选择——转型升级。
转型,意味着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上游攀越;升级,意味着从贴牌加工获得的“第一桶金”,向研发营销的“大金矿”攀越。
困难有时真的是一部难忘的教科书:当股市与楼市不再风景独好,产业资本才会重新归位;当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日子不再好过,转型升级才会加快行动。
没有浴火,就没有重生。
(三)
环顾世界是为了开阔视野、看清局势,自我审视是为了解放思想、寻找出路。浙江要领跑,就必须超越自我。
超越,是为了浙江的美好未来。
眼下,浙江正处于人均生产总值由5000美元向8000美元到1万美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改革开放30 年来浙江发展的重要成果。浙江人民不会满足于此,浙江的目标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走在前列,创造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生活。这就要求我们不被以往思维定势遮住双眼,正确认识自己,勇于超越自我。
浙江的企业家是好样的。当马云宣布阿里巴巴已作好准备“扛过这个冬天”,当李书福以“冬泳”战略实施吉利汽车转型,当南存辉状告施耐德侵犯正泰知识产权并胜出……我们再次看到知难而进、亮剑突击的浙江企业家们在思考、在行动。在他们身上,我们感悟到了超越自我的坚定信心。
超越,是为了长三角的全面崛起。
中央提出,要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作为长三角的重要一翼,浙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时代角色。
认清了自身在整个经济区域中的角色与使命,浙江才有动力率先开始新一轮改革,率先实施新一轮创新。今年,浙江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标本兼治、保稳促调”总思路,出台了金融扶持、创新激励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政企联动渡难关的热潮,以加快“浙江制造”迈向“浙江创造”的步伐,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
超越,是为了中国的真正腾飞。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今天,中国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帷幕已经在全国各地加速拉开:由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三驾马车”协调拉动转变,由二产带动向一二三产协同带动转变,由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与创新转变。
中国腾飞,浙江有责。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就是要让制造业“先进起来”,让现代服务业“大步崛起”,让区域创新体系“构筑成型”。相信浙江的率先创新转型,会给整个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腾飞传递信心、智慧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浙江从资源小省成长为经济大省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创新史”,一部扣人心弦的“攻坚克难史”,一部有声有色的“转型升级史”。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浙江经济经历的每一次困难和挑战,都是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都是新一轮改革、创新、突破的强劲动力,浙江人民书写了一次次超越自我的精彩篇章。
(四)
经济转型升级,是智者的长跑、系统的创新。
从国际经验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各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美国经济的转型,靠的是一场新技术革命,靠的是知识经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技术创新中有80%是围绕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发展;
日本经济的崛起,源于石油危机逼迫下,进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由重化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
爱尔兰、芬兰,则是依靠高技术局部领域的重点突破,由农牧业和传统工业直接向软件与信息产业转型跳跃。爱尔兰成为世界第一软件业出口国,芬兰成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商,人均GDP超过日本、德国……
诚然,发达国家的转型路径,并非可以直接拷贝、拿来就用的。但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和借鉴有益的东西,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索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这种探索浙江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从“八八战略”到“两创”总战略,指引全省人民创新发展思路,争创发展优势,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向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节能环保、区域布局、协调发展等五个方面突破。既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又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既要做好存量文章,又要以增量带动存量;既要实现经济总量与效益的增加,又要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既要积极“走出去”,又要巧妙“引进来”;既要有经济总量的提升,又要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地改善民生。
转型升级是一个极其艰难、复杂与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无论怎样,浙江迈出的脚步已十分坚定。
转型升级,需要舍弃,需要专注。当一个个投资泡沫破灭,商海中投机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以智取胜的时代已经到来,“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的推进,需要拒绝曾经诱人的暴发机会,每个系统、每个企业把自己专长的主业做好、做精、做新。
转型升级,需要苦练内功,需要提升能力。当我们决心走上价值链的高端,就必须加快自身修炼,掌握新的生存法则,就必须学习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就必须在品牌创造、技术创新、渠道整合、资本运营上有新作为。
(五)
浙江转型升级的路径更加明确——
做强现有“蛋糕”,创新追求“自主”,制造追求“先进”。当今世界,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力战略基点,谁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谁就在发展上赢得主动。告别芭比娃娃式的加工车间角色,让“微笑曲线”向两边翘起,攀登先进制造业的高峰。
催生新的空间,培育现代服务业,突破创意产业。在生产性服务业、地方金融产业、旅游产业上寻求突破,大力培育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基地,推动三二一产业新格局的出现。当一部电影创造数亿美元票房收入,当日本动漫产业创造的收益超过整个汽车工业,我们应该相信,创意产业的回报是丰厚的,而浙江恰恰是文化之邦、人文荟萃。
浙江转型升级的底气更加充足——
经过30年改革开放磨砺的浙江精神,历久弥新、与时俱进,是5000万浙江人的共同气质,是浙江面对任何困难、坚持创业创新的强大精神支撑;
经过30年改革开放考验的各级领导干部,他们有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把握日臻成熟,他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30年改革开放洗礼的浙江人民,他们适应了市场的冷暖骤变,他们学会了应对每一次潮起潮落,他们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始终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创业创新,困难总会过去,明天一定会更好。
在东海之滨1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前人不负造化的垂青,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勤勉敬业,改革创新,创造了令人艳羡的今日浙江。
明日浙江的荣与光,取决于我们今日的思与行。
让我们一次次地叩问自己:思想够解放吗?行为够创新吗?
让我们一次次地告诉自己:转型升级才能赢得生机,超越自我才能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