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凯先生是地地道道的爱尔兰人,在过去30年里一直致力于这样的工作:帮助海外的企业去爱尔兰开展业务。微软、IBM、GOOGLE等公司要在爱尔兰设立其欧洲业务中心时,裘凯都曾亲身参与。
他的计算机学士学位是在爱尔兰科克大学获得的,后来裘凯又在都柏林大学拿到了MBA。2005年底,他从都柏林调任上海,出任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馆经济参赞。
9月17日下午,裘凯在上海商城他的办公室约见了本报记者。
记者:从一个曾经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软件出口国,爱尔兰抓住了什么样的市场或是行业的契机?
裘凯: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就像你说的,爱尔兰曾经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国。我们国土面积很小,不可能发展重工业,因为无法建立大型的生产基地;同时也不可能发展像汽车制造这样的产业,因为我们没有像中国这样大的市场。
1973年,爱尔兰加入欧盟。作为首批加入欧盟的国家,这给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我们先是实行力度更大的开放型经济,让各类的产业都进来。后来,一些产业经过了市场的考验,显现出它根植于爱尔兰的优势来,比如软件业,其实包括了整个ICT行业(信息和通信技术),另外兴起的还有制药、生命科学和国际金融服务等行业。
记者:那么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爱尔兰的优势在哪里?
裘凯:爱尔兰政府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在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软件专业,我们的学校教育总是能及时满足工业界的需求。举个例子说,当C++编程语言刚刚在很多软件企业使用的时候,爱尔兰的学校就开始教授这堂课了。1985年,微软在爱尔兰设立了分公司,它们最早做的也就是简单的软件复制这样的业务,现在那里绝大多数的雇员做的是研发工作。
归纳起来,爱尔兰的软件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85年以后开始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而最近10年的时间,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我们很幸运,遇到了“数字服务”兴起的浪潮,它创造了一些新的行业,这让很多软件企业发展壮大起来,有的完成兼并或上市。
记者:那么毫无疑问,软件产业已经成为爱尔兰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了。
裘凯:是的,这一点让我们很自豪。必须承认,它确实很赚钱。尽管我们的税率很低,但是软件产业还是给国家带来大量的税收。
你知道爱尔兰就是一个小岛,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商业气氛最浓厚的国家之一。那么多跨国公司进驻爱尔兰,服务的是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市场。2006年整个ICT产业创造了450亿美元的价值,我们有2000家企业,事实上从数量上看,大部分是爱尔兰的本土企业。
记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更关注本土的软件公司,他们在引领行业创新方面,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
裘凯:爱尔兰的软件公司一部分以生产系统集成类产品为主,主要面向国内及英国市场,另外我们还有一批很不错的公司,它们生产独立的产品。比如做手机无线应用的PUCA,做银行软件的NORKOM,做中间件的IONA,做嵌入式管理软件的S3,做图像应用软件的HAVOK,他们中的很多已经进入中国。
随着无线网络、3G技术的应用,一些爱尔兰软件企业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走在相当前沿的位置。像HAVOK今年获得了第59届艾美奖技术奖,这是美国电视艺术学院首次将这一奖项颁发给电脑游戏技术开发商。
记者:成为技术的领先者,似乎已经成为爱尔兰的国家战略。
裘凯:是的。我认为爱尔兰根据自身的特点选对了发展的战略。我们有这样一句口号,“求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品格”,整个爱尔兰就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目前成本较低的制造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以及中南美洲,我们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更高层次价值的产品。我们深信,这是爱尔兰经济持续拥有竞争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