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对于各级领导干部,都不会轻松,因为一场节能减排问责风暴正在酝酿……
为了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去年11月, 国务院出台新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方案及考核办法,将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重要依据,实行严格的“问责制”。数月后,我省也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对早已先行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量化。
这意味着,不顾环境容量,拼资源能源,偏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必将遭遇约束性指标的“红灯”。
对于我省各地领导干部来说,如何在这种新态势下带领群众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飞跃,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命题。
压力既来自节能减排硬指标,也来自资源环境的终极制约
“节能减排大考”的背后是资源环境的终极制约。对此,各地领导都有深刻的认识。
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宁波目前重化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3,已成为该市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领域。随着临港工业大项目集中投产,该市今后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单是“宁波钢铁”400万吨投产,将使全市GDP能耗强度上升7.6个百分点。他说,一定要将达标的压力转化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在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看来,绍兴产业虽以轻纺为主,但“轻纺不轻”, 绍兴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有300多家,占全省的1/5多,工业用电比重也是全省最高,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
发达地区今天的烦恼,就是欠发达地区明天的隐忧。自然资源禀赋优越的丽水,节能减排更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既要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要成为全省最好的生态屏障。”丽水市委书记陈荣高要求全市加快“补课”与“赶趟”,完成加快发展和加强保护的双重任务。
确实,无论对地区经济还是企业发展,一票否决的节能减排大考不亚于一场“生死考验”。
“一方面是能源供应趋紧,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电煤、成品油等资源处于紧张状态,另一方面是继续降低能耗难度很大,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困难很多。”省经贸委主任汤黎路分析说,今后三年我省需要年均下降4.7%才能确保“十一五”目标的实现。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3.5%左右。
另一方面,尽管过去三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效果显著,但全省废弃物排放量仍然居高不下,生态环境承载力基本饱和。与此同时,国际上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壁垒、低碳经济已深入到国际市场交易规则中,环境形象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形象。
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的有限性,决定我们在注重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同时,必须兼顾对资源环境的保护。
杭州市近几年来由于坚持“环境立市”不动摇,把节能减排减碳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生活,建设“清洁、亲水、清净、绿色、无视觉污染”的生态宜居城市,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改善了发展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按照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的说法,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是杭州最大的优势、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机遇存在于倒逼机制之中,存在于新的发展理念之中
节能减排大考,压力重重。但光明就在挑战中照耀新生。
“这是一种倒逼机制。”省环保局局长徐震说,“这将迫使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升,迫使我们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迫使我们淘汰高消耗的落后技术与产品。”
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都证明了这点。像日本,最近几十年产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非常快。其中,最大的两次进步,都有资源环境的倒逼因素在里面。一是石油危机;二是公害事件,全球“八大公害事件”有四件发生在日本。这两件事逼出了日本的能源技术、环保技术快速进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徐震告诉记者,目前全省第三产业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以降低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可以削减0.95个百分点左右。显然,只有发展方式转变了,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
“不转就要被淘汰!”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说,节能减排,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带来阵痛。工程设施需要大投入,严格的管理会增加企业的成本,结构调整需要淘汰落后的产能。但是,从长远来看,节能减排既是形成倒逼机制的源头,也是促进创新发展的动力,通过节能减排可以腾出环境容量,多上好的产业、好的项目、好的产品,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绍兴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建立工业行业能耗标准,率先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卡住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对298家“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低效益”的企业开展“关、停、转、搬”等整治。全市300家重点用能企业签下“军令状”,不达标者将交纳“超能耗资金”……
在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下,需要跨越式的发展思维。于是丽水喊出了“走山路、唱山歌、念好山字经”。市委书记陈荣高说,丽水必须致力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环境、人文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生态生产力,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
从丽水今年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可以看出其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7月,新出台的《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提出推进生态产业、生态集聚、生态设施、生态涵养、生态文化五大工程。该市还以主体功能区的理念为指导,把全市生态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准入、重点准入、限制准入和禁止准入四类区域,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该保护的严格保护好,该开发的集聚式、集约式、集群式地开发好。
节能减排大考,逼出新途径、新机制的探索。针对宁波市面临的减排压力,巴音朝鲁今年在全市提出,要牢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技术进步4个着力点,对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要积极鼓励发展,想方设法扶上马;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要提高门槛、严格控制,凡是达不到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对污染重、能耗高、长期违法排污、改造治理无望的“十五小”企业,要分期分批地淘汰。
“从资源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保护优化增长转变,让节能减排为经济发展插上循环翅膀、注入绿色动力。”对目前正在大力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等大突破大提升工程的宁波市,巴音朝鲁的设想正化为未来发展的机遇。
以“工业强市”为发展战略的浙中城市金华,今年也提出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科学发展,多管齐下抓节能降耗。除了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项目的新增,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外,金华还将加快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运用。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昆忠告诉记者:“要改变对传统工业化模式的依赖,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机遇观已在我省各地形成共识。面对节能减排大考,浙江正以此为动力促进转型升级,重建我省产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