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阵阵,胡琴悠悠,躲过盛夏酷暑的民营剧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搭台演出,给初秋的田间地头平添了一片姹紫嫣红。
入夜,在缙云县城关镇正举行民间婺剧“斗台”,三个舞台三台戏,同场开锣比演技。潇洒的台步、圆润的唱腔,搏得现场5万多名观众的阵阵喝彩。笔者在采访中获知,如今浙江农村一年到头都有戏,演出形式不下20种。
民营剧团已成为浙江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长年活跃在山区、海岛、乡镇,每个剧团一年演出在200至600场,平均350场左右。如以每场1000名观众计,浙江省登记在册的452个民营剧团,每年为农民演出场数达15.8万场,观众人数近1.6亿人次。民营剧团,正以一种草根精神悄悄地贴着地皮生长,如今,它已占我省农村演出市场90%以上的份额。
“民营剧团一年演出收入近4亿,这说明戏剧在农村是很有市场的。但在红火的背后,农民却依然遭遇着看戏难的问题。”省剧协副主席吕建华担忧地说。
就全省平均情况来说,每个农村民营剧团人员在30人上下,年演出300场,每场报酬2000元,452个团的全年收入是近3.2 亿元。就是说3.2亿元,是目前全省农村民营剧团保本微利的基本需求,摊到每个农民身上就是10元。
吕建华解释,这个数字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按6660元算,10元钱占其纯收入的0.1%,不高。二是浙江农村常住人口3500万,每人都出10元的话,就是3.5亿元,就可以使农村民营剧团有一个较好的生存发展所需的经济环境。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浙江农村演出市场还无法自筹3.5亿元资金,来为农村民营剧团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
“其实,农民看戏难并非始于今日。”著名戏剧评论家傅谨分析,民营剧团受到种种政策性限制,生存空间受到压缩。在我省许多偏远的地方,民营剧团还缺乏良好发育的必要条件。由于每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只能有一两个剧团,即使它们常年不间断地演出,多数村庄的农民也仍然无戏可看。
省城的剧团都到哪去了?不是年年都在“三下乡”吗?这些年,省财政平均每年对全省58个国营剧团投入了1.57亿元,送戏下乡为1万场左右。但是由于文化市场布局上的失衡,文化经营、服务单位往往集中在城区和重点集镇。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山区和海岛依然是看戏难,文化生活枯燥。
从整体上看,要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只把眼光局限于政府所属的少数国营剧团或者“三下乡”是远远不够的。专家们感叹,只有充分发挥现有的大量民营剧团的作用,并且尽可能地给它们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才是缓解农民看戏难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