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庆,中共党员,1953年出生,现任杭州市萧山区航民村党委书记、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30年前,朱重庆借钱起家创办村办企业,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共同富裕,把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全省“首富村”。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朱重庆的事业,几乎和改革开放同时起步。
回首当年,朱重庆说:改革开放教会了我两个字,一个是“闯”,一个是“富”——没有“闯”就没有“富”;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1978年5月,时任会计、年仅25岁的朱重庆,被群众推举为航民生产大队刚刚办起来的农机圆钉纸制品厂厂长。当年,朱重庆带领26名职工,居然赚了3万元!当时,航民村800多人仅靠400多亩地维持生活,人均年收入才100多元。
“农民要致富,办厂是条路”。朱重庆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当时我考察了苏南、绍兴等地的集体企业,认准了发展集体经济这条路。
几经商议,朱重庆提出,办印染厂可以赚更多的钱。萧山每天生产的被面加起来有1500条,如果把这些被面的印染业务都拉过来,每天就可以赚1500元的加工费。
办印染厂,至少需要12万元的投资。航民生产大队凑了6万元,又借了6万元。1979年,印染厂正式投产;第二年,实现产值40万元,利润14万元。
回忆当年的创业历程,50多岁的朱重庆依然激情满怀:“我的胆子和闯劲越来越大。这个胆子,首先是党的政策给我撑腰,还有就是对市场的分析。”
1980年底,朱重庆找到当地某银行的领导,拍着胸脯夸下“海口”:“你借给我60万元钱,我保证一年赚回30万!”朱重庆还一五一十提出条件:银行拿出60万元,其中30万元算借贷,每年拿利息;另外30万元算入股,每年分红。同时,企业帮助银行解决40名职工家属进厂。(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60万元投入后,航民漂染厂“如虎添翼”:1981年,实现利润38万元;1982年,利润超过100万元,成了萧山第一个“百万富翁村”。由于政策不允许,1982年银行从漂染厂退股。
就是凭着这股闯劲,航民村的企业闯到了镇外、省外甚至海外,产业也从印染行业延伸到了纺织、染料、热电、宾馆等行业。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航民村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人人都有工资领、家家都通自来水、路路都成水泥道……1986年,《浙江日报》以“乡村奇葩”为题,率先报道了航民村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共同富裕的故事。
朱重庆说,坚持共同富裕,是广大村民的朴素要求,也是航民村发展的一条经验。在农村,真正能做“老板”的有几个?绝大多数人的富裕必须依靠集体。
上世纪90年代,产权制度改革风起云涌,航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到了需要进一步理顺生产关系、转换经营机制的“关结点”。村党委经一年多的调研,反复征求全体村民意见,在改制中依然坚持了“多劳多得、共同富裕”的原则:航民集团3亿多元的净资产中,集体占56%股份,其余44%以实际“村龄”、“工龄”和贡献大小量化到个人。这次改制,既保证了企业发展的后劲,又使村民、职工、经营者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了富有活力的共建共享机制。朱重庆与其他职工和村民一样量化股权,没有额外多得一股。
这次改制,也为企业上市奠定了基础。2004年8月,“航民股份”在上交所顺利上市,成为我省村级企业上市第一家。
如今,航民集团已拥有21家企业、30亿元总资产,村民年收入接近3万元,成了全省的“首富村”。走入航民村,犹如徜徉在绿树成荫、鲜花处处的大花园。航民村党委书记、集团董事长朱重庆豪情满怀地说:我们要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继续发挥领跑和示范作用。
记者感言
在朱重庆身上,记者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创业创新的激情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说,激情,来自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激励;责任,来自于广大群众沉甸甸的期盼。
30年来,朱重庆和航民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坚持共同富裕,又不搞平均主义,实现了“全村没有困难户、家家都是富裕户”,营造了一个“充分就业+按劳分配+社会福利”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