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近期国际油价大起大落,走势扑朔迷离。本月1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盘价自今年2月以来首次跌破每桶100美元,大幅下挫至每桶95.71美元,并在16日以每桶91.15美元报收。此后国际油价强劲反弹,并于19日上涨6.67美元,收于每桶104.55美元。
国际油价大起大落后能否回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国际油价波动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指出,当前国际油价在每桶100美元上下波动实属正常。近期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导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下降,但石油供应商对生产能力的控制是近期油价不会继续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在全球经济走势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双方正在博弈中探索新的价格平衡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油价短期大幅波动仍将持续,但在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际油价将由“非理性向理性回归”。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国际油价将呈现持续下行的趋势,但仍将在每桶90美元左右的高位徘徊。
油价在高位徘徊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将使我国工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侵蚀企业和农民的利润空间。
以汽车业为例,今年以来,由于汽油的暴涨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汽车的积极性下降,汽车销售大不如前。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和运输大量使用柴油、化肥、塑料薄膜等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近年来,油价的飙升抬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食物价格持续过快上涨,成为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罪魁祸首”。
油价回归理性利好宏观经济。陈凤英预计,随着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下半年将会减少。“这对今年以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巨大的中国经济无疑是个有利信号”。
国有石油企业将是油价回落最直接的受益者。尽管油价下行将带来上游石油开采生产利润的减少,但由此带来的石油特别收益金的减少,特别是炼油亏损的减少将有助于石油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
随着炼油亏损逐渐减少,近期我国地方炼油企业已相继复产,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充足,今年曾困扰我国部分地区的排队加油现象消失。
新华社记者 安蓓 江国成 周英峰
(据新华社北京9月21日专电)